学术评价体系改革重在人心

2021年06月06日09:06  来源:光明网
 
原标题:光明网评论员:学术评价体系改革重在人心

  近日,有媒体在报道全国政协举行“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多元分类评价体系”提案办理协商会时,再次指出当前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中仍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如岗位分类评价制度缺乏统一标准,教师绩效评价以“科研工分制”为主导;各高校以人才“帽子”、海外学历等为导向的分类激励机制设置差异较大,频繁考评加剧了浮躁氛围;发表论文、获得称号和重大课题的奖励过重等。

  总体来说,现今的评价体系“企业化”倾向明显,做学问成了“计件”工作。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改革初期至今,旧有的学术评价体系已经从一种促进科研创新的进步之举,逐渐变成了一种阻碍,昭示我们必须对其绝对化、简单化的量化标准开启更加深入的改革。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依据实际贡献合理确定人才薪酬,不得将人才称号与物质利益简单挂钩。”这对破除论文“SCI至上”,将科技创新、学术研究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起到重要的指向性作用。

  科研和学术的价值检验不同于工业化产品,任何单一指标都无法对它的多元性价值进行有效衡量,但其促发的功利主义和急功近利思想,却产生了很多学术泡沫,影响到学术研究创新的优良氛围。“计件”的结果,就会造成“件多为王”局面。但实际上,由此所成就的学术之“王”,也很难有称王的感觉,因为即使“王者”也很清楚其周遭不乏能人,不过是被卡在固定出口难以露头而已。

  学术研究机构特别是高校,作为文化发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主力军,肩负着我国各类各层次人才培养的重任。“通过工具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实现人们的功利目标”。对评价体系进行多元化改革,将扭转已经本末倒置的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考察国际上较为完善的科学评价制度,其中包括了工作制度、责任监督、奖惩回避等诸多内容,这些基本的制度建设是学术机构健康发展的底层支撑。

  我国相关机构目前不断建立、增删很多评价标准,但似遇到重重阻碍,像陷入泥淖般,一脚拔出则一脚深陷。也就是说,评价体系的建设重心,还有很大一部分功夫在评价之外。评价失灵,从根本上说是道德建设、风气养成没有跟上,所以客观标准很难奏效。对学术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价值的评价,绝非言词所能精确概括,这也正是其“微妙”之处。所以,论文以及学术评价不能回避道德建设问题,不能回避职业伦理涵养问题,更不能回避学术风气、学校(院所)氛围问题。

  如果形而上的表达,对学者来说,荣誉是最重要的一种评价,虽然它是最难以用客观标准来衡量的。这里的荣誉不是自上而下设置的一些头衔或者称号,而是通过努力,实现个体与社会融合,是整个社会授予学者个人的。我们崇敬的袁隆平院士等诸多有突出贡献者,他们的社会赞誉和奖状、嘉奖都有所不同。

  我们必须要建立一种学术道德和学术荣誉体系,它能影响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会压制个人为了金钱和职位去灌水论文或者学术造假,引导个人去遵守学术界的规则和原则。事实上,遵守规则和遵守原则是不同的,这就类似于遵守法律和遵守道德是不同的,法律只能维系最低的道德要求,规则也只能支撑最低的做人、做学问原则。但是如同遵从法律与道德是社会稳定的前提,遵从规则和原则同样也是维系学术体系健康良性发展的前提。对于学术不端者,如果整个社会认为这是一种可憎的行为,并用最严厉的道德措辞来谴责他,那么,距离实现我国对科研创新的强烈追求、实现成为世界知识中心的抱负也不远了。

(责编:黄竹岩、张妍)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