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三大板块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马晓波

2021年06月24日13:50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在党员全覆盖中创新学习形式,在属地特性中深挖红色资源,在为民办实事中践行理想信念……创新学习形式,提升学习效果,这是南京市栖霞区开展党史教育学习的一大特色。栖霞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它包含了行政区、大学城、经开区,各区域性质不同,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也不相同。行政区侧重服务居民群众、大学城侧重服务驻区高校、经开区侧重服务驻区企业。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栖霞行政区、南京经开区、仙林大学城三大板块始终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旨主线,认真贯彻上级部署要求,讲好红色故事、办好民生实事,纵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迅速展开,形成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

创新学习形式,提升学习效果

“冯老,我代表组织来看望你!”近日,南京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林广靠一行来到公司创始人之一冯延昌老人的家中。当102岁的冯延昌老人听到今年4月,公司最新研制的“空间站荧光显微实验装置”随“天和”核心舱飞天登上中国空间站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南京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离休党支部现有党员10人,其中年龄最大的101岁、最小的85岁,平均年龄90岁。林广靠说,向老党员们报告光学事业的发展,聆听他们的勉励,也是一场别具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

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据了解,南京经开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数均占总量80%以上,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园区实施分类指导,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企业延伸、向产业工人覆盖。此外,园区还组织召开“中青年干部领导力提升研修班暨百年党史专题学习会”,把学党史守初心和提升能力紧密结合,在重温百年奋斗的恢弘史诗中坚守初心使命、练就过硬本领、汲取奋进力量。

今年以来,栖霞区针对离退休党员,采取“线上+线下”送学上门及远程学习等方式,递送学习材料、解析材料内容、播放学习影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让每个党员的学习都不“掉队”;通过创新形式,用特色活动和多样宣讲浇灌“学习树”,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学出新境界、新成效。

在仙林大学城,22名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被纳入学习教育范畴,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法,既原原本本学习必读书目,又通过学习微信群及时推送学习资料,将“碎片时间”变成理论灌输的“黄金时段”。

此外,通过整合专家名师、党校教师、百姓名嘴、身边榜样等各方力量,栖霞打造7支宣讲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宣讲,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在不同党员群体中的“全覆盖”。目前,该区已开展各类宣讲近400场,覆盖2.4万人。栖霞区委书记、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仙林大学城工委书记黎辉表示,栖霞充分结合行政区、经开区以及大学城三区实际,让领导干部带头先学,并邀请专家深入基层宣讲辅导,力求全体党员在原原本本了解党的成长史、奋斗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深悟透党史,助推党史学习教育的氛围在栖霞更加浓厚。

中共晓庄支部第一任书记刘季平的女儿刘爽为“晓庄社区党史教育馆”揭牌。仇敏摄

深挖红色资源,多种形式展现

1927年至1930年间,在南京活动的众多党组织当中,有一支年轻的队伍,就是南京晓庄师范的师生们,其中石俊、叶刚、郭凤韶、谢纬棨、袁咨桐、姚爱兰、沈云楼、胡尚志、汤藻、马名驹等十位学生因参加爱国运动而遭到国民政府的逮捕。在狱中,他们坚贞不屈,最后血洒雨花台。

时过境迁,现如今,晓庄师范周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晓庄英烈”更成为栖霞区的一项重要红色资源。

“迈皋桥街道弘扬先辈传统,展示晓庄红星革命史和地区特色,对启迪后人在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后来人要继承先辈遗志,立足岗位做新贡献!”5月30日,中共晓庄支部第一任书记刘季平的女儿刘爽为迈皋桥街道“晓庄社区党史教育馆”揭牌,并分享了父亲当年的革命经历。这座利用社区办公楼建成的微型党史教育馆,是南京首个社区自建的党史教育馆,试运行以来,已接待全市3000余人次前往参观。

栖霞区委党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包括晓庄英烈纪念碑和十月广场是栖霞宝贵的红色资源,针对这两处红色资源,该区策划了书籍、舞台剧、网络电影、纪录片、广播剧、党史教育馆等近10种艺术表现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围绕“晓庄十烈士”光荣历史,除打造一座社区党史教育馆外,栖霞还通过出版一本书《沸腾的晓庄》、拍摄一部红色电影《晓庄1930》、制作一部纪录片《一面鲜红的旗帜》等“四个一”形式,让身边的党史“活起来”。围绕区域内其他重要红色资源,栖霞同样采用多种表现形式活化、延展。例如,围绕“中共策划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在笆斗山附近江面起义”,还将推出《南京江面上的壮举》书籍和纪录片。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区上下的重要政治任务,要坚持突出重点、深入学思践悟,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栖霞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负责人说,栖霞板块将坚持行政区、南京经开区、仙林大学城三区联动,充分利用好本区域特色红色资源,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学出坚强党性、学出信仰担当,确保取得实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57天即开工,南京仙林街道人闹心的 “空中蜘蛛网”要不见了。李昌吾摄

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

6月3日,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仙林新村北区居民刘化龙很是激动,他盼望许久的综合线路下地工程正式开工了。

仙林新村北区建于1998年,是一个拆迁安置房小区,也是仙林地区唯一没有管线下地的小区。近年来,随着城市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小区架空线数量不断增加,立杆上各种电线缠绕交错,织出一张“空中蜘蛛网”。“我家窗外就是密密麻麻的电线,看着很闹心。”刘化龙说。

“这些线缆容易受到大风、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既有碍观瞻,又会带来安全隐患。”仙林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金娣说,长久以来,未能对这些“空中蜘蛛网”进行整治,除资金问题外,线缆本身还涉及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江苏有线等单位,“这也是最棘手、最复杂的问题。”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当地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3月23日,在仙林街道的主动邀请下,南京市发改委牵头召集全市多个部门有关负责人来到仙林,就“杆线下地”等问题现场办公,各单位有了“坐下来”一谈的机会。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有了转机。5月18日,弱电线路下地项目率先开工;6月3日,综合线路下地工程开工。曾经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快速解决,还引来了栖霞区委书记、区长的关注。

“小区环境提升是居民的身边事,也正是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的事,‘杆线下地’项目的开工是推进为民服务走深走实的重要体现。”黎辉在开工仪式现场说。

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栖霞板块除了要求广大党员干群学深、悟透党史,更要求针对区域特性找准、走实,切实把“为民办实事”办出成效。

在仙林大学城,管委会针对仙林地区高校多、党员师生多的情况,通过联合组织活动,邀请高校专家上党课等多种形式,促进校地党史学习教育互融互促互动,全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在经开区,一项项实招正在助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圈。为解决红枫科技园企业出行难题,整合城建指挥部、城市管理局和新港高新园力量,协调交警部门属地街道,打通交通断头路,实现园区与仙林大学城中心区的通行时长缩短至10分钟以内;发布“新港小文”全新的企业服务品牌,通过网格化服务体系、画像式精准服务、产学研协同平台,全面助力企业成长;面对企业急需,推动营商环境V3.0计划,发布“助企十条”。

黎辉表示,要把坚持学习与实践同步推进,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梳理弄清“干什么”;领导干部“带头干”;普通党员“奋力干”。下一阶段,栖霞板块将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重要抓手,凝聚团结奋进的智慧和力量,更好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栖霞建设的现代化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责编:张妍、吴纪攀)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