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线上开放惠民 江苏全民健身这样“动起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3月万物复苏,正是锻炼运动的好时节。无论是家门口的运动健身,还是疫情影响下的“宅”家锻炼,全民健身,正成为江苏人健康生活的必修课。
对照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下称《意见》),江苏正以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推动全民健身向着更专业、更多元、更好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方向发展。从城市到乡村,全民健身设施场馆触手可及、开放惠民;从个体锻炼到群体健身,全民健身活动赛事井然有序、异彩纷呈;从线上到线下,全民健身形式多元、覆盖面广。打造健康江苏,江苏全民健身这样“动起来”。
开放+惠民,
家门口健身方便又实惠
在家门口走上几步,就能到达健身场所。城市社区健身形式多元,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在江苏,家门口的健身圈让百姓的健身需求有了保障。
《意见》中提到,要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据悉,我省向社会全面开放体育行业资源,建成体育公园(广场)1016个、健身步道1.2万多公里,同时促进全民健身与生态、旅游、科技等行业深度融合。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处闲置土地被改造成了占地约75亩的东城体育公园,公园内建有综合体育运动馆、标准足球场、2套健身路径以及300米长的塑胶健身步道。住在附近的市民徐福林开心地说,“早上买完菜、吃过晚饭后,随时可以来这里走一走、练一练,还能和老伙计们一起聊家常。”
体育运动既要便民,还要惠民。南京市玄武区华山饭店文体中心集游泳馆、多功能球馆、乒乓球馆于一体,经常来游泳的市民张瑾发现,通过“宁体汇”APP或公众号,可以享受政府惠民资金补贴,以折扣价入场。记者从南京市体育局了解到,“宁体汇”上线6年来,已覆盖南京惠民体育场馆219家,包含11个热门运动项目,除了享受折扣,还有场馆预订、体育资讯等多项服务。
目前,我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3.1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40.3%,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为93.1%,各项主要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省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综合试点工作,我省场馆功能更多元、运营机制更灵活。中央和省每年共投入7000多万元,支持100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组织公益体育培训等活动。到2025年,全省计划建设各类体育公园(广场)总数超过1400个、健身步道超过1.6万公里,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进一步扩容提质。”
普及+服务,
城乡同频高质量健身
《意见》中提到,要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完善农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城乡服务内容和标准统一衔接。在江苏,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正在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项目丰富、覆盖面广的体育社团,是普及推广全民健身最重要的一环。记者从省体育局获悉,目前全省共有县级以上体育社团3508个,在体育部门备案登记的健身团队数4.9万个,覆盖城乡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基本建成。
广场舞是群众体育的“主力军”之一,江苏省广场舞协会如今已实现了省内地域全覆盖,“‘公益培训大篷车’活动已进行了3年多时间,真正做到了开到哪里,把广场舞教到哪里。”省广场舞协会会长贺珍珠介绍,自2018年来,协会通过各类公益培训活动进社区、进乡村,每年平均培训各级广场舞骨干35万人。
普及全民健身,服务不能“业余”。扬州市游泳健身中心有一个“神秘”的小屋,这里是扬州全民健身益站。工作人员胡艳梅介绍,“小屋为市民提供血压、肺活量等12项体测,做完12项测试会生成一份报告,同时给市民提供包含运动计划和训练方法的运动处方。”记者从省体育局了解到,江苏已实现县(市、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全覆盖,建成省级以上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134个,每年为30多万人次免费提供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科学健身指导等服务。此外,我省还建成省市两级科学健身专家库,以及一支30多万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在群众身边提供科学健身指导。
线下+线上,
群众体育赛事多元丰富
联通城乡、线上线下,多元丰富的特色群众体育赛事,让江苏全民健身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由省体育总会、省篮球协会共同主办的江苏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简称“苏超”)是与粤超、浙超齐名的我国三大篮球业余联赛之一。“我们用赛会制决出前几名的队伍,然后采取主客场制,每年在省内不同地方比赛,很受各地群众欢迎。赛事同步在网络直播,去年在宜兴比赛,共有100多万人次通过网络观看苏超比赛。”省篮球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世林向记者介绍,目前各地都想申办苏超联赛,上场比赛的球员包括大学生、机关企业职工等各行各业的人,不仅参赛水平连年提高,更重要的是,唤起了很多人对篮球的热情,也间接带动了办赛的经济效益。
苏超联赛、省全民健身运动会、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魅力江苏最美体育”、老年人体育节等一系列全省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去年,全省由体育社会组织举办的有规模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超过了1.5万项次,参与人次785万。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下,借着冬奥会“东风”,各地还因地制宜地开展冰雪嘉年华、青少年冰雪训练营等冰雪活动。群众基础较好的传统体育,与新鲜的冰雪运动一起,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疫情影响下,各项线上体育活动为全民健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和可能性。从2020年起,省体育局创新举办网络全民健身运动会,目前已举办两届,充分利用线上赛的优势,打造“时时可参赛”的运动会,比赛项目由群众网络投票选定,去年共设41个项目,吸引近450万人次参与,近2600万人次关注。
未来,我省将继续深化区域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合作,打造“长三角”体育节、“大运河”主题系列跨地域联动品牌活动,推动南京都市圈、宁镇扬一体化、苏锡常一体化、淮海经济区等区域全民健身共同发展。同时,将进一步鼓励多元主体参与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 本报记者 姚依依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