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学习社”为专业型干部队伍提供“源头活水”
近日,南通市海门区召开“逐梦东洲”学习社现场观摩会暨全区“七大学习社”季度例会,招商引资学习社承办此次活动。观摩会以提升招商实战能力为主题,设置了招商故事分享、业务知识竞答、推介模拟演练、专家指导点评和项目现场教学五个环节,为全区学习社日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去年以来,海门区委紧扣年轻干部个体能力结构差异,聚焦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在全区开展“逐梦东洲”练兵比武系列活动,组建公文写作、基层党建、经济运行、乡村振兴、信访维稳、征地搬迁、招商引资“七大学习社”,为同一系统、关联岗位干部搭建学习互促平台,打造优秀专业型年轻干部成长的“蓄水池”。
依托区级层面的智慧组工“干部云”平台,海门将学习社的优秀年轻干部以“标签”备注的形式在“优秀年轻干部管理”子系统中体现,并在基本信息中增加个性化模块,体现专业类型、优点特长等信息。同时,构建“集中培训、实践锻炼、跟踪管理、择优使用”的链式培养新模式,按照年轻干部递进式培养原则,将去年以来在学习社月度活动、年度调研、跟岗锻炼和交流竞技中的表现情况进行量化赋分,常态储备、动态更新一批学习社优秀专业型年轻干部名单,为科学选人用人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一年来,16名社员提拔至单位正股职岗位,学习社已成为海门区委发现选拔专业型年轻干部的重要载体。
据介绍,学习社推行“2+1”青蓝结对制度,为每名社员结对一名专业导师,导师在充分考虑徒弟个性特点、发展潜力、培养方向后,为每一名徒弟“一对一”制定培养方案,采取日常指导、示范指导、督促指导以及“我做你看”“你做我看”等方式,帮助徒弟掌握工作方法,锤炼工作作风。每年结对师徒共同领办一个调研课题,共同调查研究、组织策划、执行落实,年终形成调研报告,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决策参考。学习社的社长制定每月活动计划,针对机关干部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机会少,区镇干部实战机会多但不熟悉政策的问题,将社员分成机关、区镇两组,每组又按年龄段分成“85后”和“90后”两个学习小队,分组分类开展主题鲜明、脉络清晰、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活动,力争精准化培养专业型人才。
基层党建学习社社员郭丹灵去年转岗至正余镇党群工作局,此前从未接触党建工作,面对一年内改造镇党群服务中心的任务,愁到彻夜不眠。学习社的导师了解情况后,带着郭丹灵到全区各党建示范点参观,手把手教框架搭建,22次修改完善方案。如今,在师徒的共同努力下,正余镇机器人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已顺利完成改造。
根据部署,学习社每月按计划开展月度学习交流活动,通过专题调研、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情景演练等形式“比武竞技”,促使社员在切磋中“增知增智”。同时,根据社员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以及培养方向,分期分批、有针对性地安排到学习社牵头单位相关科室进行短期跟岗锻炼,期间不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助推社员在专业性更强的岗位上历练,培养更多高站位、善治理、有实招的专业型年轻干部。今年以来,“七大学习社”共组织43名优秀社员分别到17个牵头单位业务科室岗位跟岗学习,受到较好反响。(俞新美 丁玲 万林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