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探索都市近郊型数字乡村建设 南京浦口如何打造示范样板?

杨维琼
2022年07月06日17:57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搭建数字乡村大数据中心,打造数字大田、数字渔场等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构筑乡村社区治理综合服务体系……自2020年9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名单,南京市浦口区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正让数字乡村从梦想走进现实。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承担着“以区域性实践为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积累经验”任务的江苏,围绕数字乡村建设,出台了《关于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江苏数字乡村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南京含“农”量最大的板块,浦口农村区域占比近80%、农村人口占比超50%、农业GDP占比超过10%,当数字产业、数字治理、数字服务在这里落地生根,数字化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汤泉农场智慧大田。人民网 杨维琼摄

汤泉农场智慧大田。人民网 杨维琼摄

智慧农业解放生产力

将青虾饲料倒入作业箱中,启动起飞指令后,无人机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速度和轨迹在池塘上空稳步盘旋,清晰可见的饲料颗粒洒落在水面,不到一分钟的工夫,就能完成5亩虾塘的饲料投喂……在以女儿名字命名的可欣家庭农场里,浦口永宁共兴青虾特色产业园的青虾养殖大户蔡超谈起无人机的使用颇为兴奋。

蔡超是土生土长的永宁村人,自2000年开始,家里就承包了池塘养殖水产。2020年,受疫情影响,家里养的80亩青虾滞销,在江苏省农业机械公司工作的蔡超决心回家,成为新一代“养虾人”。

“7月中旬左右,虾苗就要长大了。今年,我们用无人机消毒、投喂料,家里的160亩虾塘半天就能弄完,效率是以前的10倍左右。”蔡超告诉人民网,得益于此前的工作,他对于农业基础设施比较熟悉,在了解到无人机的功能之后,立即出资7万元购置了相关设备。

“过去,7月到10月青虾养殖这段时间是最累人的,夜晚还要巡塘保证溶氧充足,真正是个‘辛苦活儿’。去年安装了溶氧监测传感器和微孔增氧设施,可以通过手机查看溶氧浓度并进行控制,现在养虾轻松多了。”蔡超笑着说。

以浦口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建设项目为契机,永宁共兴青虾特色产业园对2000亩数字渔场进行了智能装备升级改造。“我们实现了青虾养殖生产标准化、全产业链信息化覆盖和智能化控制,现在,每亩虾塘每年能省80元电费,饲养密度提高50%,产业园增收200万元。”永宁街道联合村团支部书记王晓豪介绍,目前产业园正在打造青虾物流基地,测试“低温+充氧”包装方法的运输成活率,未来将依托邮政网络构建青虾一小时供应圈,打通青虾销售产业链。

在距离永宁共兴青虾特色产业园大约12公里外的汤泉农场数字大田,农民弯腰插秧的景象成为过去时。6月底,由水稻插秧机插下的秧苗正茁壮成长,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上,满目绿色令人赏心悦目,自动灌溉系统、杀虫设备分布在农田四周,仅需一部手机就可在家里操作。

数字大田的打造得益于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农芯研究院”)搭建的一套智慧系统。“我们针对水稻、小麦规模化生产需要,开展稻麦轮作关键环节农机无人作业技术示范应用,实现了水稻和小麦耕、种、管、收等关键作业环节‘无人化’自主作业。”该研究院项目经理王欢表示,相关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水、肥、药节约可达10%至15%。

据悉,农芯研究院坐落于位于浦口区的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公共创新平台,该中心是农业农村部批复建设的全国首家现代农业产业科创中心。

东葛社区数字乡村综合治理平台。人民网 杨维琼摄

东葛社区数字乡村综合治理平台。人民网 杨维琼摄

数字治理激活基层神经末梢

“乡村第一线,治理最末端”。在浦口区永宁街道东葛社区指挥分中心,进门左手边的数字乡村综合治理平台格外醒目,屏幕上,网格地图动态展示社区内的人、事、地、网格等各类数据。监控大屏每30秒轮换一次监控点位,71个监控探头远程巡查,环境监测、疫情管控、防汛抗旱等信息清晰呈现……

基层负担过重、居民诉求上报渠道少,这是乡村治理中的普遍问题。浦口区在永宁街道东葛社区试点打造网格化智慧云平台,探索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自平台运行以来,通过监控远程发现问题上百起,也化解了很多矛盾纠纷。”该社区党总支书记朱远刚介绍,指挥分中心还为两辆四轮巡防车配置车载移动探头,数据可以实时回传至指挥分中心,便于社区掌握实时情况。

乡村的事归根结底是群众自己的事。东葛社区在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中,除了打造基于大数据应用的“乡村大脑”外,还建立了村社数据平台,同时搭建线上平台对接居民需求,建立基层问题处置反馈闭环流程,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村里老人小孩喜欢到健身广场锻炼身体,但是这些健身器材比较破旧,有安全隐患。今年6月,我尝试着在东葛社区数字乡村综合治理平台APP上反映,没想到很快就得到回应。从反映问题到新器材安装,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这办事速度是真的快!”东葛社区居民王有梅略带拘谨却掩饰不住激动。

王有梅的诉求工单到了社区调度中心之后,社区立即将其派给东葛社区居委会第二网格员。“网格员到现场了解发现,器材确实需要更换,随后村委进行了内部讨论,马上就根据预算进行整改了。”朱远刚说。

浦口既是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区,也是江苏省级新型农村社区数字乡村治理机制改革“试点田”。浦口区农业农村局数字乡村办主任杨基楼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介绍,今年以来,借力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统筹院士团队等科技研发力量,浦口按照“123N”数字乡村建设顶层框架推进都市近郊型数字乡村建设。“‘1’是一批数字基建,‘2’是制度和技术两个保障体系,‘3’是数字产业、数字治理和数字服务,‘N’是多个信息化应用系统。”

浦口数字乡村大数据可视化决策指挥中心。人民网 杨维琼摄

浦口数字乡村大数据可视化决策指挥中心。人民网 杨维琼摄

以补短板推动见成效

都市近郊型数字乡村整体架构的建设成果,在浦口数字乡村大数据可视化决策指挥中心也可窥见一二。数据中心三屏并立,智慧农业板块,农业物联网装备371组、认证农场10家,大田种植、设施园艺、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以数据柱状图呈现;美丽乡村板块,共享村庄13个、旅游景区22个,康养文化、楚汉文化、非遗文化等关键词跃上屏幕……既有直观的数据和场景分布,也有以图形、图像、词云等呈现的各类数据分析结果。

基础数据的整合共享,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数据底座及决策依据,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加速器。据王欢介绍,浦口大数据中心目前已对接20余个省市区信息化系统,整合区内47个相关单位涉农数据,数据量达4000余万条,形成了以农产品透明供应为核心的浦口智慧农业体系、以聚合和普惠为核心的一站式“三农”服务体系、以社区为单元网络的乡村治理样板,初步打造了适合浦口农业农村健康发展的都市近郊型数字乡村示范窗口。

数字乡村建设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技术能力和人才体系。杨基楼深切感受到,目前基础技术能力与相关人才依然短缺。“农业人才本身就紧缺,既懂农业又懂数字技术的人才就更加少了,这也是亟待突破的瓶颈之一。”他告诉人民网,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在数字农业方面投入了不少资金,但这种投入是持续不断的,而且对自身的运维和再开发的投入要求也很高,因此,其需要具备持续可靠的技术能力和人才的支撑。

据悉,目前浦口区农业农村局数字乡村办已经组织了1000人次的培训。“既给领导干部做系统培训,也给农民群众做业务培训,包括智慧系统、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以及电商的操作流程等。”杨基楼表示。

如今,新时代的城乡差距,正从基础设施差距转向数字素养差距。杨基楼认为,乡村治理的数字化需要促进信息化与乡村治理的深度融合,补齐乡村治理的信息化短板,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这项工作的难点之一是数字化意识和素养的提升问题。留在乡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数字化意识和素养不高,因此也需要做大量的引导和教育工作。”

(责编:张瀚天、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