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科创板开市三周年 为江苏带来了什么?

2022年07月25日07:56 | 来源:新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科创板3周年,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三周年。当日,伴随着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国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鸣锣上市,科创板“江苏板块”数量达到85家,稳居全国第一,在全国总家数(439家)中占比近两成;江苏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合计已达1.03万亿元,全国占比为18%。

三年来,江苏初步实现了科创板“首期有身影、长期不断线、将来成板块”的小目标,“硬科技”底色越发明亮。三年来,“科创板”为江苏带来了什么?

变化1:科创企业上市选择更多

科创板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回首开市三年,江苏板块伴随着科创板的发展不断壮大。而基础制度的改革、创新和完善,无疑是科创板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注册制下,科创板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和规模的企业,推出5套上市标准,允许满足条件的未盈利科技创新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一批此前难以登陆资本市场的创新企业、生物科技企业得以在科创板上崭露头角。

江苏证监局相关人士表示,科创板上市条件更具包容性,5套标准拓宽了科创企业融资渠道,让具有“硬科技”实力的企业有更多通道登上资本市场的舞台。

海通首席经济学家、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分析认为,通过制度创新,更多的科创型企业,尤其是硬科技企业可以借助于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在85家江苏科创板上市公司中,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未盈利科创板上市公司,无锡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红筹上市公司,常州企业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从纽交所退市三年后成功登陆科创板……

借助科创板上市制度红利,江苏高科技企业正不断涌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科创板共有40家企业首发上市时未盈利,江苏有5家,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其中,苏州普源精电投资有限公司2022年一季度已扭亏为盈。而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在上市前曾出现亏损情形,不符合其他板块连续三年盈利的上市条件,在登陆科创板后,收入、利润和市值均翻倍增长,行业地位也持续攀升。

“注册制下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给出了更宽松的上市环境,也鼓励更多的企业坚定走科技创新道路,利好像江苏这样科技‘成色’足的区域。”东吴证券投行质量控制部总经理刘立乾说,从企业特征看,江苏科技型企业占比极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全国第二;从结果看,江苏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长期位居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上市审核周期也在大幅缩短。数据显示,科创板成立三年以来,企业上市从受理申请到完成注册平均用时8个月左右。这意味着,越来越多企业加速跑入科创板,驶入发展“快车道”。

变化2:企业合规性愈发重要

注册制带来了上市门槛的降低和审核节奏的加快,相应地监管对“风险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截至2022年6月30日,科创板在交易所审核环节累计终止审核159家,整体淘汰率为23.01%。

注册制下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把原来的发行门槛转化为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上交所方面指出,注册制下的科创板审核,相关主体应各归其位、各尽其责。

从监管的角度来说,处罚的力度在加大。尤其是2021年颁发的新证券法,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出重拳用重典,资本市场行政执法效能不断提升。证监会多次举办新闻发布会表示将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尤其2021年以来,证监会、上交所组织开展现场检查,在多地随机抽查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部分企业撤回申请。此举不仅把好上市公司“入口关”,保障科创板高质量发展,也传递了压严压实中介机构把关责任的明确导向。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说,规范经营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刘立乾见过不少因为合规问题延期上市的企业,有的企业甚至因此错过上市机会。他认为,对于合规投入和关注不多的企业,未来一旦启动上市,将会带来诸多额外成本。“守法经营,是长远发展之道;不合规,则是水中月、镜中花。不仅上市前要付出更多,上市准备时间也可能被拉长。”

主营模拟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的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纳芯微”)很早就对接了资本市场。“早在2013年,公司接受天使轮融资开始,就非常重视合规管理。”纳芯微董秘姜超尚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公司对规范发展都非常重视,使得上市推进较为顺畅。

为了应对一系列新的变化与挑战,中介机构也需要主动积极适应注册制的新要求,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大成律所合伙人范建红说,在注册制下,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合规和信息披露被放在了最重要的地位,这也就对企业和中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认为,一套自上而下的合规管理体系,不仅可以防止因违法违规而导致的法律制裁、行政处罚、经济赔偿、商誉受损等风险,也会保障企业有序良性发展。

做好合规建设,也是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科创板已经成为江苏先进制造的“新名片”,而“合规”将带来更大范围的社会效益。“当区域的整体氛围都非常重视合规,无论是交易所还是投资人,都会在心理层面更信赖、青睐江苏企业,这样的影响细微但是深远。”刘立乾说。

再来看科创板的特性,其聚集了大量科技创新型、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专利”是核心资产和竞争力的体现,但也成为合规纠纷的“重灾区”。

江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韩奎国介绍,专利诉讼是企业IPO(首发融资)过程的一个重要披露事项。从科创板创立到现在,已经出现了多起因专利纠纷等问题影响企业IPO进程的事件。

比如,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登陆科创板前遭遇直接竞争对手的专利诉讼,上市前的两轮审核问询多个问题均涉及此事,在解决后最终顺利上市;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则因相关诉讼周期长且预计无法在审核时限内彻底解决,而终止科创板上市;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涉诉事项,出现在上市委审议会议公告发布之后,但是依照规则,其上市申请随即被取消。

变化3:“硬科技”企业有了大舞台

科创板有什么?除了资金,还有更优秀的人才、更好的技术、更大的市场。

证券代码“688001”,科创板第一股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当年,公司披露重组计划,拟收购苏州欧立通100%股权。从并购及整合效果来看,促进了主营业务整合升级,更增强了持续经营能力。2021年,公司拟发行可转债8亿元,投建半导体SIP芯片测试设备等项目,进一步丰富业务布局。”华兴源创董秘朱辰说。三年来,公司平板显示检测技术全面向OLED屏幕提升,并初步形成平板、半导体、智能穿戴三大主营业务板块支撑公司发展的良好格局,另外新能源车检测业务也顺利获得了美国以及国内多家造车新势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认可。

今年4月,苏州纳芯微登陆科创板,公司首发拟募资7.5亿元,超募了50.61亿元,成为2022年以来超募额最高的新股,募集资金将用于信号链芯片开发及系统应用、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我们这类做芯片设计的企业,培育人才梯队非常重要。上市后,明显感觉到年轻人尤其是应届生们,对我们的关注、认可度高了许多。”苏州纳芯微董秘姜超尚说,对人才的吸引和凝聚,夯实了企业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基础。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立志要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粉体材料应用方案的供应商,今年5月在科创板上市后,成功引进2名国外行业专家,帮助公司突破发展瓶颈。

江苏证监局相关人士说,借助于科创板,江苏一批关键技术攻关者,在多个“硬科技”领域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促进多项技术创新取得突破。

数据显示,从产业链布局上看,江苏科创板上市公司集中于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29家,高端装备领域20家,生物医药领域18家,新材料领域8家,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各有5家,共有23家为“专精特新”企业。

记者从江苏证监局获悉,三年来,85家江苏科创板共实现首发融资1004亿元,全国占比16%,再融资152亿元,全国占比37%,研发支出合计275亿元。

作为“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在首发上市不到5个月即推出科创板第一单重大资产重组,从受理到注册历时不到3个月;天合光能发行可转债52.65亿元,融资额位居全国第一。

江苏在科创板“试验田”成绩亮眼,也吸引了全国资本投资江苏科创企业。目前,江苏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合计已达1.03万亿元,全国占比为18%。全国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总市值排名前10的公司中江苏有2家,占比20%;首发市盈率排名前10的公司中江苏有4家,占比40%;总市值较上市首日增幅前10的公司中江苏有5家,占比50%。其中,天合光能上市不到500天市值即突破千亿元,目前已超1500亿元,排名全国第二。

在行业指数方面,全省分别有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入选“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和“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占比分别为16%和19%,吸引了全国资源进一步向江苏硬科技企业倾斜,为省内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变化4:“江苏板块”供给要更精准

2021年发布的《江苏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底,要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征的资本市场“江苏板块”,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江苏持续耕耘科技创新“试验田”,打造出“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实现从“团队孵化”到“企业孵化”再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一体化服务,并充分满足科技企业发展空间、技术研发、资本运作、人力资源、市场开拓、国际合作等方面个性化需求,培育了一批独角兽、瞪羚等高成长性企业。

“让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江苏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谋划科技强省建设思路和举措中,江苏注重处理好自主与开放、发展与安全、研发与应用的关系,着力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内涵型增长。

同样,在科创板这个“检阅场”上,江苏各设区市也不断比对标杆,补齐短板,为“江苏板块”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三周年之际,无锡企业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不仅为企业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空间,更为无锡加快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无锡正全面实施‘3150’企业上市倍增计划,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强化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持续做大金融规模、做优金融服务、做足金融文章,加快打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股权投资资源集聚区。”无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敏在隆达股份云上市活动中介绍。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无锡A股上市公司达到106家,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达到11家。

记者从南通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获悉,南通正不断借力外部资源加强服务,充分发挥企业上市联席会议及拟上市企业“白名单”两项制度,着力构建企业上市培育到上市后高质量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推动科技、产业及金融高水平循环作出贡献。

同样,泰州市紧扣科创主题抓培育,以全市科创企业库在库培育企业为重点,每年筛选一批优质企业纳入泰州市上市后备企业库实行动态管理,形成重点突破、重点推动、重点培育的上市后备梯队,优先支持硬科技、高科技、“专精特新”的优质企业上市。数据显示,泰州市在库企业常年保持在50家以上。

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理事长陈雯指出,在未来发展中,江苏应更加精准供给产业政策,鼓励探索差异化的区域产业政策。例如,苏南地区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从源头上抢占科技创新前沿;苏中苏北地区结合现有产业基础,鼓励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向高新技术领域拓展,探索符合自身发展优势的创新发展路径,举力打造江苏科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 本报记者 陈娴 崔昊

(责编:萧潇、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