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國喜:脫貧成果豐碩厚實 長效機制先行先試

【查看原圖】
朱殿平 王新年 冷金明

人民網: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人民訪談》。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高質量鞏固脫貧成果,直接關系到江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戰略目標的底色、基色和成色。在此關鍵之年,江蘇將交出一張怎樣的答卷?答案,在基層。今天我們就邀請到淮安市淮陰區委書記董國喜做客《人民訪談》,和我們進行在線交流。董書記您好,歡迎您!

董國喜:你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人民網:俗話說“帶兵打仗,擺兵布陣是關鍵”。想請問董書記,為了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淮陰區是如何統籌規劃的,著力破解哪些方面的難題呢?

董國喜: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場硬仗,我想就是要把責任落實到位。我們把習總書記關於“五級書記抓扶貧”的要求牢記於心、貫徹於行,各級層層分工負責。區級承擔主體責任,重點做好頂層設計,充實區委幫扶工作隊力量,區四套班子領導挂鉤幫扶鎮村、聯系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區直部門主要發揮職能作用和行業資源優勢,提供實實在在的政策和資金﹔鎮街重點做好項目申請及初審、上報,協調業務培訓、人力調配、資金保障﹔村一級重點做好基礎性工作﹔紀檢監察機關重點做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的再監督,提升監督實效。通過層層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實現了“三個全覆蓋”:除五保戶以外的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幫扶結對全覆蓋﹔全區有脫貧致富奔小康任務的村,機關事業單位幫扶全覆蓋﹔所有幫扶項目幫扶全覆蓋。

二是怎麼打法的問題?圍繞兩個大目標——村增收、戶脫貧,主要堅持兩手齊抓、兩面出擊,做到全面突破。

在促進經濟薄弱村達標、低收入村增收方面,我們打好三張牌。第一,打好土地流轉牌。淮陰區深入推進土地耕作服務社建設工作,解決農村“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問題。截至目前,我們全區已注冊登記村級土地耕作服務社200多家,實現耕作規模15萬余畝,服務農戶近萬戶,村均集體經濟增收達到5萬多元。第二,打好固定資產收益牌。我們鼓勵和支持現存存量資產進行盤活,以出租的方式形成穩定的村集體經濟收入。我們相繼購買了城市名人酒店客房等固定資產,年收益統籌分配至經濟薄弱村、低收入村,惠及全區120個村。第三,打好產業項目牌。明確扶貧產業發展方向,形成了一批分布廣、收益高、風險低、可持續的特色產業。“十三五”以來,累計實施109個扶貧項目,2019年分配項目收益924.54萬元,2020年扶貧項目收益有望超過1300萬元。

在確保建檔立卡低收入戶脫貧不返貧、非建檔立卡戶不致貧方面,我們主要在四個方面做工作。就業增收上,一方面充分挖掘高新區、農科園等區內高層級園區平台所屬企業潛力,提供更多優質就業崗位﹔另一方面我們也充分運用產業扶貧項目承接、政府公益性崗位扶持等多種形式,提供更多兜底性就業崗位,優先吸納弱勞力低收入人口,以及“三無”(無法外出、無業可創、無力脫貧)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家庭成員就業,提升低收入戶務工經營性收入,努力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目標。在創業增收上,鼓勵建檔立卡低收入戶開展創業,加大創業貸款發放力度。“十三五”以來,我們通過政府貼息免息、扶貧分檔次創業貼息,發放小額扶貧貸款4.2億元,帶動了1.9萬戶次經營性創業增收。在政策增收上,主要落實農業“三項補貼”改革政策,完善涉農貼息貸款政策,降低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成本。在資產增收上,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喚醒農村“沉睡”的集體資產,讓農民獲得各類資產收益。

三是硬骨頭怎麼啃掉的問題。針對脫貧攻堅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這些群體,我們著重實施好“四大工程”。一是兜底扶貧工程。對“病殘孤老災”等困難群體和沒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低收入戶,我們主要強化“兩不愁三保障”,做到應保盡保,全部兜底解決。在教育扶貧工程上,我們建立學校、鎮街“聯動聯保”機制,實現資助政策與義務教育應享盡享,2019年各類教育資助達到1350多萬元,今年預計超過2000萬元。健康扶貧上,全面落實“兩降兩提”政策,城鄉居民醫保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個人繳費部分全部由財政承擔,實施低收入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實現“一站式”結算,還實施“先診療后付費”政策落實。安居扶貧工程上,以蘇北農房改善為契機,對全區1006戶建檔立卡危房戶實施了全面改造。

人民網:經過這幾年的攻堅,淮陰區在脫貧工作方面都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董國喜:好的,應該說我們取得的脫貧成果是豐碩厚實的。“十三五”期間,我區共有經濟薄弱村38個,截至去年底共有建檔立卡低收入戶27876戶、82391人。經過不懈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總結起來,概括為“123”。“1”,就是提前1年,我們提前一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2”,就是2個“100%”,建檔立卡低收入戶累計脫貧率100%,經濟薄弱村累計達標率100%,我們成功摘掉了“重點幫扶縣區”的帽子。3,就是3大亮點,一是我們榮獲了三項省級榮譽,分別是2017年度省扶貧先進集體、2018和2019年度省政府辦公廳“對完成年度計劃減貧成效顯著、探索創新有實質成效和重要經驗的地方”通報表彰﹔二是2017、2018、2019連續三年獲省考核獎勵資金1000萬元,是全市唯一連續獲此獎勵的縣區﹔三是脫貧攻堅工作連續三年位居全市前列,同時今年我區也被省政府確定為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六個試點縣區之一,為全省在這方面積極做好先行先試。

人民網:您覺得淮陰區能取得優異的脫貧成果,主要得益於哪幾方面的因素,又形成了哪些特色經驗?

董國喜:我覺得概括一下主要是:講政治、有情懷、重實干、講實效。這裡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骨子裡厚植為民情懷,聞令而動。我們在脫貧攻堅上,始終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做到中央、省市委讓干什麼就干什麼,不讓干什麼就不干什麼﹔始終做到辦民所需,堅持人民群眾需要什麼就干什麼,不需要什麼就不干什麼。這也是我們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根本。

二是打仗必須有一支能打仗能打勝仗的鐵軍,執行有力。我們通過配強專干、育強村干、建強基礎,來打造過硬的鐵軍隊伍。首先,在配強專干方面,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到村擔任黨組織書記或第一書記,讓扶貧隊伍更專、能力更強。在育強村干方面,強化“頭雁”建設,以省村書記專職化管理試點為契機,全面推行“六有六化”專職化管理模式,816名村干部取得任職資格認証証書,村干部、村書記持証率分別達45.1%和78.7%。在建強基礎方面,就是要抓脫貧攻堅與抓基層黨建、建強基層組織有機結合,不斷充實壯大基層的人才隊伍,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的隊伍保障。

三是整合資源和力量,破舊立新。資源整合上,主要是兩大抓手。一是設立區農業總公司,充分整合涉農資金,推動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加快轉型升級。二是設立1000萬元相對貧困基金,來有效整合區內各類基金。同時,接受社會各類捐贈資助,並以上級補助資金、扶貧項目收益作為補充,年度不足部分由區級財政進行追加。力量整合上,主要是兩大行動。一是開展“百企幫百村”富民強村行動。我們將127家企業與136個村居進行結對幫扶,實現企業和村、農戶增收多贏局面。第二,主要是開展“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在省委的統一部署和推動下,我們區積極推動企村有效對接,擴大合作聯建成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增添外力。截至8月中旬,我們全區248個涉農村實現對接率100%,共簽約項目161個,可以說“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已經邁出了重要一步。

人民網:我們說,“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想請問董書記,對接下來的工作我們有什麼樣的部署和安排?

董國喜:下一階段,我們將在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基礎上,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確保脫貧質量和成色,堅決做好“四個不摘”。一是摘帽不摘責任,做到責任不減。繼續堅持“一把手”負責制,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主動抓統籌、抓推進。同時,進一步壓實部門、鎮(街道)、村(社區)等各方責任,使大家既各司其職,又協同配合,共同推動扶貧開發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二是摘帽不摘政策,做到政策不變。我們完善“1+5+N”解決相對貧困制度體系,認真組織“回頭看”,加強貧困人口精准識別和動態管理,延續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等相關政策,持續發揮好保障作用。三是摘帽不摘幫扶,做到隊伍不散。繼續落實市、區、鎮、村工作人員和人大代表、能人大戶結對幫扶建檔立卡低收入戶,以及區內重點企業、各單位結對幫扶經濟薄弱村、低收入村這項制度,來保持幫扶全覆蓋、無死角。四是摘帽不摘監管,做到監管不鬆。進一步加強對扶貧項目推進、任務完成情況等方面跟蹤監督檢查,嚴格扶貧考核評估辦法,嚴防形式主義問題出現。同時,我們把扶貧開發工作與高質量發展考核、干部考評結合起來,推動形成全區上下狠抓扶貧的良好局面。

人民網:鞏固脫貧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是江蘇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淮陰區也是省裡確定的6個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試點縣區之一,請問董書記,我們在這方面都開展了哪些探索和嘗試?

董國喜:在2019年防貧防返貧機制先行先試基礎上,今年我們以省級試點工作為契機,深入探索和推進解決相對貧因長效機制,我們持續在“鞏固、銜接、提升”上下功夫,全力抓好防貧防返貧工作。

一是精確識別。主要是識別哪些人可以納入防返貧防貧人員的范疇,這裡面主要是確定好相對貧困兜底保障線,我們與低保標准保持動態一致。二是相對貧困扶貧開發線,標准線確定為人均年收入8500元,這是(參照了)淮安市農民人均年收入的中位線。低於8500元的納入相對貧困戶,低於相對貧困兜底保障線的我們直接兜底保障。

二是精細管理。首先是建制度,構建了“1+5+N”解決相對貧困制度體系,“5”主要是五項制度,N即各扶貧相關責任部門,系統總結我區脫貧攻堅經驗做法,推動制度再完善、流程再規范。其次是建體系,建立區鎮村三級扶貧網格員專業扶貧體系,全區9鎮4街道,248個涉農村以購買第三方服務的形式確定三級扶貧網格員,打通相對貧困階段幫扶的“最后一公裡”。第三是建平台,開發數字信息化工作平台、相對貧困戶微信申報小程序、淮安“陽光扶貧”系統淮陰區相對貧困戶信息管理版塊等,來增強申報的科學性、規范性和便捷性。

第三,主要是精准施策。對有貸款意向的,充分發揮小額貸款扶貧作用,引導3-5戶貧困戶抱團貸款,主動融入一系列規模生產中去。對有就業意向的,創造公益性就業崗位,積極推動就業,同時建立勞動力資源和崗位需求數據庫,在招聘職位上優先推介和對接。對有創業意向的,鼓勵優先參與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扶貧產業園、扶貧項目上去,進行生產與經營,優先享受各類機械化作業補助。對自主創業的、規模種植流轉土地的相對貧困戶,經營主體吸納使用相對貧困農戶家庭勞力的,都按照有關標准給予補助。

第四,是精心保障。主要是在哪些方面做好固底板的工作。我們出台了醫療、教育、住房、就業創業、產業扶貧、收入等6類幫扶措施,促進相對貧困戶主動對接鄉村振興、融入鄉村振興,除就業創業和產業扶貧外,其他四類都是保障性的工作。

人民網:好的,以上就是今天訪談的全部內容。感謝董書記做客《人民訪談》,也感謝各位網友的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董國喜:好,謝謝各位網友!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2020年09月25日10:02
分享到:
(責編:唐璐璐、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