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來到《人民訪談》。響水是鹽城的北大門,有“中國西蘭花之鄉”和“中國淺水藕之鄉”的美譽。2019年,響水縣所有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的年人均收入都已經達到6000元以上,所有經濟薄弱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已經達到了18萬元,響水縣也順利退出了省重點幫扶縣的行列。今天我們就走進江蘇響水縣,對話縣委書記顧雲嶺。顧書記您好,來和我們網友打個招呼。
顧雲嶺:各位網友大家好!
人民網:2016年以來,江蘇省實施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工程,各級黨委政府狠抓責任落實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深厚的基礎。顧書記,響水縣在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
顧雲嶺:2016年實施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以來,響水縣精准施策,精准發力。2017年在全省脫貧成效考核中,位列12個重點幫扶縣的第一方陣,2018年榮獲全省組織創新獎,2019年退出省定重點幫扶縣的行列。
第一是低收入人口穩定脫貧。截至2019年底,建檔立卡低收入戶17530戶50086人全部脫貧。第二是低收入戶“三保障”全部到位。截至去年底,全縣44名疑似輟學的學生全部勸返或者送教上門。低收入人口在縣內住院,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報銷比例從2016年初的7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先后改造低收入農戶C、D級危房3039戶,所有低收入戶全部住上了安全的房屋。第三是經濟薄弱村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16年初,省委確定我縣大有鎮康庄村等22個村為省定經濟薄弱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平均隻有4.9萬元,通過幾年幫扶,到去年底,22個省定經濟薄弱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全部超過18萬元,平均達到了32萬元,大有鎮康庄村達到了69.5萬元。第四是渠北片區的面貌顯著改善,渠北片區10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全部達標,4800戶13091個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全部超過6300元。第五是低收入戶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通過脫貧致富典型評比,使用技能培訓,黨員干部與低收入戶雙向承諾,大大激發了低收入戶干事創業的激情,激發了低收入戶的內生動力,低收入戶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
人民網:隻有精准扶貧才能精准脫貧,隻有對症下藥才能靶向治療。請問顧書記,響水縣對於低收入戶是如何做到精准施策,實現高質量脫貧的?
顧雲嶺:2016年建檔立卡識別初期,我們響水逐戶分析貧困戶致貧的原因,找准了病根子,逐戶落實幫扶措施,開好藥方子。以十大扶貧工程為抓手,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對有勞動能力的扶持創業就業,對沒有勞動能力的實施政策兜底,對因病因學因災致貧的全部出台幫扶政策,堅決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
首先是強化產業扶貧,我們堅持把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因地制宜,加快發展生豬、家禽、西蘭花、淺水藕、生態道路等特色種植業養殖業。通過“區中園”、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和能人大戶帶動,把低收入群眾融入到產業發展中來,多措並舉帶動低收入群眾脫貧致富。全縣通過產業發展直接帶動脫貧達到了4000多戶13000多人。
第二是強化就業創業扶貧,堅持把就業創業作為脫貧的重要途徑,優先安排低收入人口進入縣鎮村公益性崗位、農業生產基地、精准扶貧就業車間就業,組織低收入戶勞動力到縣內外企業務工。全縣先后有7000多戶23000多人,通過一個人就業實現全家脫貧的目標。
第三是強化資產收益扶貧,引導各個村居成立股份合作社,整合財政社會給的幫扶資金總額達到了2.4億元,我們把它分配到村集體收入當時沒有達到18萬元的136個村居,這些村居通過資本金入股縣屬的國有公司,然后實施光伏、標准化豬場建設等項目,形成長期穩定的收益,通過這些收益的分紅,確保每個村都能夠穩定收益達到18萬元以上。
第四是強化兜底扶貧,加強扶貧政策與低保政策的相互銜接,充分發揮扶貧資產收益分紅兜底作用。全縣共納入兜底保障低收入戶6000多戶13000多人。
第五是強化教育扶貧,全面落實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教育資助政策,累計發放教育資助3900多萬元,平均每名學生接受教育支出4300多元,縣財政還專門安排減免獎補資金680多萬元,為低收入戶家庭學生減免了校服費、住宿費,還有普通高中、職業高中的學雜費等等。如果這些子女能夠考取大專、本科院校,在校期間我們每年都獎補3000元、5000元。
第六是強化健康扶貧,我們出台了健康扶貧的政策,將低收入戶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個人繳費部分全部由縣財政繳納,低收入戶在縣內定點醫院就醫,我們實施了先診療后付費,免收挂號費。對65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免費送藥,將低收入人口全部納入醫療救助的范圍。
第七是強化康居扶貧,我們把精准扶貧與康居工程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相結合,全縣建設的新型農村社區對低收入戶優先列入康居工程實施,全縣先后改造完成建檔立卡的低收入戶,C級D級危房改造達到了3039戶。
第八是強化金融扶貧,我們自2016年以來,累計發放扶貧的小額貸款將近4億元,為低收入戶全額貼息,不僅破解了低收入戶實施扶貧項目的資金瓶頸,而且助推了低收入戶增收脫貧。
第九是強化保險扶貧,低收入戶參加普通種植業保險,所有保費全部都由縣財政繳納。2018年開始,我們縣財政還每年拿出500萬元為所有建檔立卡的低收入人口交納了貧困農戶綜合保險,最大限度地幫助低收入戶回避風險,減少損失。
第十是強化基礎設施扶貧,我們深入實施了基礎設施建設,支撐脫貧致富行動,先后投入了5.07億元,交易資金全部用於廣大農村和農民,讓他們走出一條運用自然資源政策助推脫貧攻堅的有效路徑。
人民網:據我們了解,響水縣在扶貧開發中有許多創新性的舉措,2018年還拿到了江蘇省的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請問顧書記,響水縣在脫貧開發工作中有哪些創新性的舉措?
顧雲嶺:我們也有一些體會,從扶貧隊伍建設到扶貧對象的識別,在拓寬村集體增收的路徑,到黨建扶貧等等這些方面,我們都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
首先我們組建了專職隊伍,強化扶貧力量。在2019年的縣級機構改革中,我們設立了縣政府扶貧開發服務中心,也是正科級的事業單位和縣農業農村局一起共同負責全縣的脫貧攻堅工作。在原有力量的基礎上還增加了6名事業編制。我們在每個鎮區也成立了精准扶貧工作辦公室,抽調4~6人集中辦公,在村一級每個村居都明確一名村干部作為扶貧專干,這樣就確保了縣、鎮、村三級都有專人做事。
第二點體會,我們創新識別程序,確保對象准確。我們對新增加的低收入戶,採取“一二三四五”識別法。首先就一張公告發到千家萬戶,第二是村組兩級評議,三是叫縣鎮村三級公示,從財產收入狀況、人口健康狀況、子女入學狀況、獨居老人贍養狀況四個方面進行甄別,全程實行農戶申請、村居初審、民主評議、鎮區審核、縣級復審五道程序,確保脫貧的質量。
第三點體會是引導村居入股,破解增收的瓶頸。我們積極引導各個村居成立了社區股份合作社,採取社會投資合作社配股,公司統一經營,集體固定分紅,政府監督管理的辦法,先后為全縣136個農業村居配股2.4億元。
第四點體會就是我們出台了激勵政策,穩定老農戶的收入。對沒有勞動能力,又不符合低保、特困供養條件的老農戶,我們鼓勵有贍養能力的子女給老人贍養費,鼓勵通過銀行來繳納贍養費,村居通過扶貧資產的收益給到20%的獎補。通過這一辦法,我們響水一共有1174戶1849人實現了穩定的脫貧。
第五是扶貧的車間,實現就近就業。三年內我們根據實際招用的低收入人口的數量,按照每年5200元為定額,依次來扣減企業應當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每吸納一名低收入人口穩定就業,我們還給予10萬元參與就業,免息貸擔保貸款,最高可以達到200萬元。通過這些優惠的政策,鼓勵企業設立精准扶貧就業的車間。到目前我們全縣已經設立了26家,吸納了1100多名的低收入人口,在家門口實現了穩定的就業。
人民網: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即將迎來脫貧成果的全面檢驗,下一步響水縣將圍繞哪些舉措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
顧雲嶺:下一步我們響水重點要圍繞“一個不少,一戶不落”做牢底線。首先是積極應對新冠疫情,推進低收入戶的穩崗就業。我們充分發揮扶貧項目消費扶貧帶動效應,高質量穩固脫貧成果。具體做法方面,首先我們繼續推進穩崗就業,增加務工收入。疫情發生以后,有一些低收入戶出去打工,遇到了困難,我們鼓勵縣內的企業,包括農業基地優先招錄低收入戶勞動力就業,引導低收入勞動力到縣外務工,持續挖掘拓寬村居公益性崗位。目前我們響水低收入人口務工達到了9129人,還比去年增加了606人。
第二,我們持續開展了動態監測,結合專項核查和前6個月的收入測算,將建檔立卡戶已經脫貧戶中人均收入略高於6000元的比較容易返貧的,以及人均收入略高於6000塊錢,但是因病、因學、因災、因新冠疫情、因意外事故支出驟增或者收入驟降的易致貧戶作為監測的重點,一共達到了571戶1800人,其中脫貧監測戶是529戶1697人,邊緣戶是42戶103人。
第三是定期開展收入的測算,及時補缺補短。在7月份收入預測的基礎上,我們對全縣所有低收入戶和經濟薄弱村去年度收入進行測算,提前研判低收入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否穩定超過6300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是否穩定超過18萬元,確保9月底之前所有的低收入戶穩定達標,12月底前所有的村集體收入穩定達標。
第四是加大消費扶貧的力度,拓寬扶貧的路徑,建設消費扶貧電商平台,鼓勵縣內各個預算單位的職工工會福利,通過線上線下購買扶貧產品,鼓勵五方挂鉤的幫扶單位,縣內的各類民營企業購買我們響水的扶貧產品,不斷提升全縣消費扶貧的購買額度。
人民網:解決相對貧困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既沒有先例可循,也沒有經驗可以參照,響水縣在構建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上有哪些探索性的做法?
顧雲嶺:結合響水之前的政府購買扶貧保險服務,我們主要從設立防貧風險的救助金,購買防貧保險,探索建立防返貧的一個長效機制。
第一,梳理出台繼續幫扶的政策,對於“十三五”脫貧攻堅的現有政策行之有效的部分,我們要繼續引用,需要完善的,我們還要加快提升,對不適應形勢要求的及時廢止,為明年的繼續幫扶要提供政策依據。
第二是設立防貧風險救助金,我們省以上防返貧的資金和獎勵資金一共達到2100萬元,我們入股了國有平台公司,也就是我們灌江控股集團,由這個公司來實施相關的項目,國有平台公司這個項目的年收益6%,實現固定的分紅,把分紅的收益來用於防貧風險的救助。對那些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戶因病因殘因災因學容易返貧的以及新增加的致貧人口,對他們進行臨時救助和兜底幫扶。
第三是購買返貧保險。省委駐響水幫扶工作隊投入了100萬元,為所有建檔立卡的低收入戶和邊緣戶購買了防返貧的保險,對患有大病、意外傷殘等重大支出給予賠付,以最大限度的幫助低收入戶規避風險,減少損失。
人民網:感謝顧書記做客《人民訪談》,也感謝各位網友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