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宿豫:黨史學習教育在“身邊”

騎行隊沿宿豫區幸福大道開啟紅色游學之旅。衡怒攝
人民網宿遷7月14日電 如何打造“網紅式”的黨史學習教育陣地讓群眾主動打卡?如何開展寓教於樂的宣教活動讓群眾喜愛參與?如何將學黨史與辦實事有機結合真正讓群眾感到滿意?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堅持高標准起步、高質量推進,從群眾的角度出發,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紅色陣地,開展了一批主題突出、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活動,實施了一批群眾關切、改善民生的實事工程,大大增加了群眾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參與度和獲得感。
扮靚“身邊景”,寓教於樂得民心
白牆白瓦,荷藕飄香。近日,在宿豫區幸福大道上,一隊騎行愛好者的車隊正沿著宿豫區“幸福長征路”鄉村振興一號線開啟一場紅色游學之旅。打卡淮北江南展陳館等紅色教育基地,游覽烈士故鄉新庄鎮振友社區,體驗鄉村農旅美景衫荷園……在行走的課堂中,騎行者們深切感受到了在黨的帶領下宿豫鄉村振興帶來的巨大變化。
作為全國首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宿豫深入挖掘全區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創新推出情景式、體驗性、沉浸式的“一百四線”紅色旅游線路。即堅持“紅旅融合”,依托打造的“黨史小村”“紅色校園”等百個黨史學習教育示范點推出宿豫“紅色一號線”“我心向黨 紅動宿豫”紅色游學線路、“幸福長征路”鄉村振興一號線和二號線等四條紅色游學路線,引導廣大黨員群眾寓教於樂中學黨史、看村史、憶家史,點亮宿豫“紅色地圖”。目前各類黨史學習教育示范點累計接待集中參觀1250余批次,參學人數達到25.4萬人。
“唱支村歌給黨聽”宿豫區首屆村歌大賽現場。李凱楠攝
引導“身邊人”,分眾宣教聚民心
“雙茶棚下老少乘涼,十裡蔞花香,清風徐徐吹進新農房……”仲夏的傍晚,在宿豫區新庄鎮振友社區百姓大舞台上,“唱支村歌給黨聽”宿豫區首屆村歌大賽熱烈展開,來自全區各鄉鎮街道的11支代表隊帶著精心准備的原創歌曲開啟一場熱力比拼。舞台上,大興鎮代表隊深情唱響《蔞香茶棚》,謳歌黨帶領大興人民發展瓜蔞產業、振興鄉村致富鄉民的幸福生活。
鼓勵廣大黨員群眾用自己的聲音和情感表達對黨和國家的無限熱愛。“唱支村歌給黨聽”宿豫區首屆村歌大賽正是宿豫區廣泛群眾性宣傳文化活動的生動寫照。按照“七進十百”系列活動方案,堅持分眾化教育、對象化宣講、定制化學習,結合法定節假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宿豫區積極開展“‘一顆紅心跟黨走 百年風華正青春”暑期夜學課堂、“黨史學習超市”進千村等主題活動8180余場。同時突出青少年等重點群體,開展“周二無作業,童心學黨史”、“小手拉大手 一起跟黨走”等特色活動,打造“童心向黨 學在宿豫”黨史學習教育品牌。
宿豫區稅務干部向餐飲行業點對點宣傳最新稅收優惠政策。周毓弢攝
做好“身邊事”,實踐服務暖民心
“您看,如果按政策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所得稅可以比之前少交近140余萬元。”“太感謝了,我們之前都不了解這個政策。”今年年初,在江蘇蘇源杰瑞科技有限公司,來自宿豫區稅務局的“稅務管家”志願服務隊成員正在向企業宣傳稅收優惠政策。幾個月過去了,公司將減免的資金投入到新一輪的研發,大大激發了員工自主創新的熱情。
將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轉化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成效,推動資源下沉、服務下移。無獨有偶,宿豫區人社局組建“人社背包客”志願服務隊推動“仲裁調解進基層”,深入企業一線幫助解決勞動人事爭議糾紛﹔來龍鎮開通“便民巴士”志願服務車,深入田間地頭、村頭村尾為群眾提供農技培訓、文藝演出等20余項“點單”服務。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結合“我為黨徽添光彩”志願服務活動,宿豫區動員各部門各單位立足單位職能、結合本職工作,組織黨員干部組建特色志願服務隊188支。按照“七進十聚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方案,通過“進機關”“進社區”“進村居”“進學校”“進企業”“進商圈”“進家庭”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工作重心聚焦服務民生、基層治理、鄉村振興、文明城市等十大重點領域,排定推進區、鎮、村三級重點民生項目210個,增加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周家慧 司瑜 黃啟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