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25名院士齊聚“最強地級市”,蘇州何以能聚才?

馬燾燾
2021年07月15日07:20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韓啟德、王志珍等兩院院士在開幕式前合影。唐儉攝

“我的老家在陽澄湖畔,我曾住葑門外,在當時的江蘇師范學院附小畢業。我們這些蘇州人,雖遠離家鄉,卻時常憶江南,念蘇州,夢她的‘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史跡名園’。”7月10日上午,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珍在第十三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暨第二屆“蘇州科學家日”活動開幕式上,回憶起了她的“江南往事”。

與王志珍院士一同到場參會的,還有另外24名兩院院士。蘇州自古人文薈萃、英才輩出,兩院院士達135名,居全國城市首位。

在這場能讓25名院士同時現身的大會上,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再次向各路英才發布邀請,“蘇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條件成就人才。”

邁向“科學家時代”

縱觀蘇州2500多年建城史,更是一部人才史。在世界文化遺產滄浪亭中,至今還保存著一座名賢祠,收錄了596位歷史上為蘇州作出杰出貢獻的人才,其中八成名賢都是“新蘇州人”。

如今,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已成為蘇州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前十二屆累計吸引2.95萬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參會,引進落戶項目7287個。落戶創業項目中,年銷售額過億企業達到30家,上市企業4家,新三板挂牌企業12家。

但蘇州決策層頭腦異常清醒,對標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創新資源高度集聚的城市,蘇州的創新吸引力還不夠強。當前,蘇州正站在新的歷史發展起點上,肩負著“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面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正在加快建設展現“強富美高”新圖景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這都需要更多人才的助力。

2020年,蘇州把每年7月10日確定為“蘇州科學家日”,通過打造“蘇州科學家日、科學家蘇州日”品牌,向全球發出尊重人才、致敬科學家的“蘇州宣言”,讓全球科技人才感受“科學天堂、蘇適到家”的“蘇州禮遇”。

2021年初,蘇州市委、市政府又進一步提出推動蘇州產業由“工程師時代”邁向“科學家時代”,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度重視基礎研究、原始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

“蘇州科學家日為我們廣大科技人才和蘇州之間架起的這座橋梁成為蘇州最亮的人文科技品牌,凝聚更多科學家,特別是青年科學家,為蘇州產業發展帶來新的能量。”王志珍院士說。

針對留學人才,在本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上,蘇州也再次發布人才新政,對留學人才的專項支持再“加碼”,12條政策結合新時期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特點需求,重點聚焦增加留學人員回國就業機會、拓展高層次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發展空間等。蘇州市人社局局長朱正說,“我們無論是舉辦國際精英創業周,還是出台人才新政,都是為了匯天下英才,助力蘇州發展。”

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條件成就人才

人才既要引得來,還要留得住。開幕式上,“首席招才官”許昆林談到了蘇州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成就人才的“條件”:這是一座適合創新創業的城市,一座愛才重才的城市,也是一座優美宜居的城市。

在蘇州的產業體系中,涵蓋35個工業大類,167個工業中類和491個工業小類,擁有16萬家工業企業、近萬家高新技術企業﹔蘇州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產業均超萬億級規模,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導體、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加速崛起。

為了加速人才引進,蘇州每年都投入大量人才專項資金,年均增幅超過30%。同時構建完善平台載體,讓人才有更大發展空間。目前,蘇州擁有中科院蘇州納米所、蘇州醫工所等一批重量級研發平台,合作共建了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等一大批知名院校。據統計,蘇州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居江蘇第一。

許昆林現場表態,“我們持續聚焦關鍵節點、核心要素,努力為人才發展提供全周期、全方位支持。”

在科技金融的支撐保障中,蘇州專門設置天使投資引導基金、首期規模達到60億,推廣升級“人才貸”“人才保”等組合產品,全力支持人才成長。 據統計,蘇州全市備案私募基金產品1580隻,管理基金總規模超4000億元﹔2021年以來,蘇州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一,而全市32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有20家是領軍人才企業。

有空間、有平台、有政策,讓人才紛紛選擇蘇州,而宜人生態、人文底蘊、教育醫療等軟實力,更是讓人才傾心蘇州的加分項。

許昆林尤為強調,“在住房問題上,蘇州堅決貫徹‘房住不炒’的要求,綜合房價在同等城市中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同時,我們還大力推進人才公寓以及青年人才驛站建設,配套好‘一站式’生活服務,努力讓各路英才都來得了、留得下、住得好、生活愉快。”

正是如此宜居宜業的蘇州,不僅讓創新創業者傾心向往,也讓蘇州籍的院士對這裡魂牽夢繞。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