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金湖:老舊小區改造“改”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江蘇省金湖縣緊緊圍繞群眾所需所盼、所急所憂,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民生賬單”,努力創造良好宜居環境,“改”到了群眾的心坎上,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編制“時間表”一個不漏
據了解,金湖縣2000年前建設的小區有100個,普遍存在基礎設施嚴重老化,居住功能嚴重退化的問題,迫切需要通過改造提升群眾的居住環境,從源頭上解決居住老舊小區群眾的生活難題。
黨史學習教育中,該縣把提升老舊小區的“硬實力”作為補齊民生短板、增強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成立工作專班,對全縣老舊小區狀況進行“望聞問切”,編制“時間表”,繪好“路線圖”,多渠道籌措專項經費,對照省級宜居示范小區創建標准,結合小區實際現狀,融入特色文化元素,計劃利用五年時間全面完成老舊小區改造任務,確保應改盡改,一個不漏。
目前,該縣列入2021年改造計劃的16個老舊小區已全部開工改造,完成了工程總量的60%。
群眾“說了算”一改到底
“看著小區按我們自己的意願一天天變漂亮,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實事辦得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改什麼、怎麼改,得讓老百姓說了算。該縣積極順應群眾期盼,把群眾呼聲作為啟動改造的首要前提和和重要依據,轉政府“下單”為群眾“點單”,安排縣住建局黨委一班人帶隊直入小區,直面群眾,現場召開“民意板凳會”,圍繞解決雨污分流、公共設施老化、停車難等“硬任務”,廣納民意、問需於民,因地制宜制定“一區一策”。
在改造過程中,還主動邀請群眾參與方案設計和工程監督,協助矛盾調解,共同動員群眾拆臨拆違。公開招選信譽好,實力強的施工單位對小區路面、空中管線、地下管網、亮化綠化等進行“繡花式”提質改造,更新升級監控設施,齊心協力將一個個群眾心中憧憬的“設計圖”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景圖”,贏得了群眾的紛紛點贊。
當好“主人翁”一起共治
改造僅僅是升級“面子”第一步,如何長久維持好“裡子”成果才是關鍵。該縣針對以往改造的小區大都是沒有專業物業管理的無主小區,改造后缺乏長效管理機制,群眾自管意識淡薄,時間不久又出現“重歸於亂”的現象。主動扛起責任擔當,全面深查細挖“病灶”和“症結”,堅持建管並舉,扎實做好“后半篇文章”。
為此,該縣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拓展“紅色管家”做法,與社區居委會、小區原單位建立多方聯動共管機制,發動小區黨員成立業主自治組織,搭建議事平台,帶領群眾共享共治。結合文明城市創建,走進小區開展文明新風宣教,引導群眾從自身改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當好小區管理的“主人翁”,讓老舊小區“新顏永駐”,先后3個小區獲評省級宜居示范居住區。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小區自治,小區內亂扔垃圾的少了、車輛停放有序了、鄰裡關系也更加和諧了。(陳劍 胡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