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南京玄武:筑牢中心城區防疫屏障 切實解決居民身邊問題

馬曉波
2021年08月08日13:26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南京市玄武區孝陵衛街道居民在網格員的指導下填寫告知書。玄武區委宣傳部供圖

“多虧社區及時協調幫助送醫,否則后果不堪設想!”想到幾天前的一幕,家住南京市玄武區新街口街道唱經樓社區的王婷(化名)仍心有余悸。

祿口機場疫情發生初期,南京市域非綠碼孕產婦等特殊群體如何孕檢、就醫政策還未明確。王婷有祿口機場經停史,懷孕不久的她腹痛不止,之后又出現了下身出血的情況,這讓一家人都慌了神。“7月24日,我們聯系社區尋求幫助,很快就有身穿隔離服的工作人員帶我們到醫院就診,判斷是先兆性流產后,第二天便進行了手術。說實話,彼時相關政策還不明朗,社區街道反復對接后,幫聯系上了醫院,讓我們很是暖心。”王婷說。

疫情當前,玄武區為激勵黨員干部在防疫一線擔當作為,相繼推出多項舉措,其筑牢中心城區防疫屏障的決心,與其切實解決居民身邊問題的態度獲得了市民的廣泛贊譽。

落實責任,把好基層每一道關口

“請出示你的健康碼,測量一下體溫。”7月31日下午,在玄武區新街口街道成賢街社區老虎橋32號小區門口,兩名“紅馬甲”志願者配合小區門衛,對進入小區的居民、車輛逐一進行檢查。人民網現場注意到,小區大門外的空地上設有一套桌椅,桌上放置著居民尚未取走的外賣﹔桌椅一側,還放置著一個黃色的廢棄口罩回收桶。

這一場景,正是玄武各居民小區疫情防控工作的縮影。“玄武區是老城區,老舊小區多、管理類型多、硬件條件差。疫情發生以來,玄武區非常重視社區防控,把責任落細落實到最后一個關口、守牢最后一道防線。”玄武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馬千山介紹,玄武現有居民小區566個,其中市場化物業管理小區207個,區國資平台托管小區232個,街道托管小區79個,單位自管小區48個。目前,所有小區均根據實際情況實施“一問五看九個一”防控工作辦法,分類進行管控。

此外,各個街道還有不少亮眼的“自選動作”。孝陵衛街道在第三輪全員核酸檢測補檢工作開展之際,同步推出“小區出入健康管理卡”,“定制”居民健康管理檔案,推動居民小區管控與核酸檢測補檢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您好,請問您是小區的居民嗎?請來填寫一份告知書。”8月1日下午,孝陵衛街道孝陵衛社區羅漢巷小區居民王文武在網格員的指導下,仔細填寫了一張告知書。告知書上附有一張表格,除基本信息外,還單獨列有核酸檢測與疫苗接種兩大類別,居民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勾選檢測或接種的次數。填寫完成后,再由社工對照信息,完善居民的“小區出入健康管理卡”。最終,社區書記光麗將管理卡交到了王文武手中,“上面有社區蓋的章,出入小區又多了一層保障!”

在孝陵衛街道銀城東苑社區,首批“小區出入健康管理卡”也已制作完成,發送至部分居民家中。社區書記龍悅說,社區60歲以上的老年居民數量超2500人,比例近三分之一,不少老人存在沒有智能手機、無法攜帶健康碼的情況。健康管理卡信息登記完成后,小區老年居民可以在該卡有效期間,通過刷“卡”進出小區。據了解,健康管理卡已在落實到孝陵衛街道各個社區。后續,相關經驗做法有望全區推廣。

玄武區一處集中隔離點,專班人員為隔離人員送上了生日蛋糕。玄武區委宣傳部供圖

暖心服務,解決集中隔離居民問題

8月2日晚,正在玄武區一處集中隔離點醫學觀察的鮑女士與兒子小王在門前收到了“愛心快遞”,這是一台功能齊全的平板電腦。再過3天,小王同學將使用這台電腦,與同學們一起參加學校組織的線上網課。

據了解,7月29日晚接到通知以來,玄武區成立由機關、街道、公安、衛健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同時按照防疫要求,對該隔離點進行改造,劃分“三區兩通道”。經過一整夜緊張籌備,7月30日上午,集中隔離點正式投入使用,於當天陸續迎來兩批轉運人員入住,共計113人。

每日一次核酸採樣、每天三頓餐品派送、每日定期環境消殺……“經摸排發現,隔離點入住的113名隔離人員中,有21名是學生。”該集中隔離點工作組專班負責人茅曉春說,21名學生來自江寧區8所不同的學校,小至幼兒園,大至高中。

“隔離后會不會影響孩子學習?”“家長能不能跟孩子一起住?”入住初期,隔離群裡議論紛紛。針對這一情況,工作組專班人員專門制作了二維碼,對未成年隔離人員進行信息統計,並將孩子們的信息反饋至所就讀的學校。學校班級負責人每天給學生打來電話,進行心理輔導。

8月1日晚上9點45分,工作組接到了房號3005的鮑女士的求助,“我兒子學校要上網課,沒有設備怎麼辦?”原來,鮑女士兒子小王所在的南京市秦淮高級中學,即將在8月6日組織開展面向高二高三的線上網課。工作組得知這一消息后,連夜多方協調,承諾第一時間將孩子學習設備籌措到位,安下了學生和家長的心。

當晚10點多,專班成員、南京市將軍山小學副校長潘勇聯系上了以前的學生徐雯。得知缺乏上課設備后,徐雯一口答應下來,“我家裡還有閑置的平板電腦,明天就給你們送過來。” 8月2日下午2點,徐雯驅車從江寧區來到玄武區。下午3點,在集中隔離點后門,徐雯將平板電腦交給了隔離點工作人員,“平板電腦已經格式化處理了,給孩子放心用。”

此外,集中隔離點工作組已與學校對接,待網課教材下發后,學校將第一時間安排專人送至隔離點,讓孩子在隔離期間也能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本來知道要上網課消息的時候,我和兒子都急壞了。”鮑女士說,隔離點工作人員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為孩子解決了設備問題,讓她十分感動。

對於隔離點工作人員的暖心服務,讓隔離人員也紛紛豎起了大拇指。有一名隔離人員在群裡留言道,醫護人員工作十分辛苦,想為他們買一些降溫貼。這些溫馨的互動,讓每日忙碌的工作人員也感到心裡“暖暖的”。

隔離不隔愛,更不隔斷關懷。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玄武區上演。筑牢中心城區防疫屏障的大環境下,“暖心”成為不少居民的最大感受。

“抗疫先鋒”行動黨支部在行動。玄武區委宣傳部供圖

政策引領,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

事實上,在疫情發生初期,不同社區在防疫落實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提升基層政策執行力,集中力量精准解決問題,還需要政策導向指引。近日,玄武在全區59個社區成立了59個“抗疫先鋒”行動黨支部,推動黨員干部全面下沉一線,讓黨的力量在一線統籌、資源在一線整合、作用在一線發揮。

每個黨支部由街道挂鉤社區的領導擔任支部書記,由社區書記擔任支部副書記,匯聚市區機關干部、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兩新”組織黨組織、青年志願者等多方力量,履行開展政策宣傳、參與值班值守、做好篩查保障、開展上門服務等多項職責任務,將黨旗插在“抗疫”一線,確保防疫工作沉底到邊,切實織密基層疫情防護網。

疫情發生以來,玄武湖街道聚寶山社區書記仲春一直“在路上”。從核酸檢測點的協調確定,志願者招募,四次核酸檢測的工作統籌安排,他24小時連軸轉,一步不停,從掃碼登記到秩序維護,隨處可見他的身影。仲春說,“為真正把群眾的需求轉化為工作的力量,臨時黨支部採取‘鐵腳板’‘嚴防守’‘技術防控’的方法,確保疫情防控的高效性,採取喇叭宣傳、網格排查、門磁隔離、‘關懷入戶’等措施,深入基層一線傾聽民意。”

人民網了解到,玄武區於近日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激勵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在防疫一線擔當作為的通知》,明確組織堡壘要鞏固在“防疫一線”,考核導向要體現在“防疫一線”,年輕干部要歷練在“防疫一線”,關心關愛要體現在“防疫一線”,先進典型要選樹在“防疫一線”五項舉措,進一步激勵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在防疫一線擔當作為。

根據職責分工,玄武區聚焦防疫指揮部及各專項小組、重點職能部門、街道園區以及國有企事業單位,重點考察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貫徹落實各項決策部署的情況,堅守崗位擔當作為的情況以及一線履職攻堅克難的情況。對在疫情防控中守土盡責、堪當重任、表現突出、實績明顯的黨員干部,將在年度考核、“兩優一先”評選表彰、職稱評聘與職務職級晉升中予以優先考慮,進一步彰顯鼓勵擔當、崇尚實干的鮮明導向。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敢擔當、推諉扯皮、弄虛作假、失職瀆職的干部,將按照相關條規進行嚴肅處理。此外,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經受住考驗、表現突出的年輕干部納為重點培養對象,其中特別優秀且符合條件的,還將優先提拔使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需要榜樣的帶動、典型的示范,為引領全社會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營造氛圍。”玄武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區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身為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責編:張妍、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