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泰州海事:為泰州港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賦能加力

2021年09月27日14:12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保障“中國第一深度”海上風電項目風機安裝專用浮體拖航作業。泰州海事局供圖

泰州江水、淮水、海水三水交融。水,是大自然對這片土地最深情的滋養。而長江則成為溝通四通八達水系、聯通海內外、滋潤這方沃土的黃金水道。

作為全國典型的江河海一體化港區,泰州海事局轄區是長江江蘇段通航密度最高、航運最繁忙、監管難度最大的水域之一,也是黃金水道中航運現代化水平最高、經濟社會效益最為顯著的“鑽石區段”,總體呈現出“龍形水道、世界大港、鑽石中軸、祥泰之州、安全高地”五大顯著特征。

泰州海事局肩負著97.8公裡長江黃金岸線的“三保一維護”工作,全力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護水域環境清潔、保護船員整體權益和維護國家主權,是長江大保護的一支主力軍。

近年來,泰州海事局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立足“五示范一引領”發展目標,緊扣產業強市發展戰略,圍繞服務“大循環、大安全、大保護、大口岸、大船谷”,為泰州港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賦能加力,全力支持泰州打造“崛起中部的產業增長極”。

全國首個船籍港管理平台在泰州正式上線。泰州海事局供圖

發力“龍形水道” 搶抓港口航運經濟新機遇

長江泰州段是黃金水道“鑽石航區”的中心區段。泰州行政區劃內的長江水域,自上而下分別為口岸直水道、泰興水道、江陰水道和福姜沙北水道,四條水道蜿蜒盤旋,婉若一條巨型“游龍”,與“鳳城”泰州遙相呼應,盡顯“龍鳳呈祥”之態。

龍形水道頭部位於嘶馬彎段,是長江干流緯度最高、江蘇段航道曲率最大的航段﹔頸部位於口岸直水道,“三區兩口”通航要素集聚交織﹔腰部位於泰興水道與江陰水道,天星洲、孢子洲分列兩側﹔尾部位於福北水道,雙澗沙兩側擠壓,航道“窄中窄”“北港南灘”特征明顯﹔內港池、汊河口、捷水道等鱗次櫛比,形成龍形水道的關鍵分支,猶如犀利的龍爪。

長江泰州段岸線長97.8公裡,佔江蘇段的1/4,單邊岸線長度全省第一﹔規劃港口岸線72.5公裡,是珍貴的深水良港﹔水域面積近130平方公裡﹔泰州海事局管轄區與鎮江、揚州、常州、江陰、張家港、南通六地海事交互,為全省之最。

黃金水道帶來黃金機遇。《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推進長江航運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台,給泰州港口航運經濟發展提出新挑戰。伴隨著長江江蘇段在支撐長三角、溝通南北翼、互聯東中西等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泰州作為江蘇高質量發展中部支點城市,沿江版塊和船舶制造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過江通道作為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中的樞紐作用越來越關鍵,必將為泰州海事的發展提供新動能。

泰州海事局積極面對新挑戰、搶抓窗口期,明確到2025年,現代化海事強局總體建成。“十四五”時期,泰州海事局將進一步鞏固發展成果,乘勢而上開啟現代化海事強局建設新征程,在現代化海事強局建設征程中“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

今年上半年,泰州海事局積極履行“三保一維護”職能,各項工作按序時進度高效推進,重點工作落實有力,亮點工作不斷涌現,強局建設蹄疾步穩。共監管和保障17萬艘次船舶、1.8億噸貨物安全進出泰州港,同比增長12.96%和6.7%﹔進出口岸查驗1738艘次,外貿貨物1422萬噸,同比上升47.66%和19.58%。港口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省第二、全國第十,為泰州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交通支撐。

 

創新開展長江泰州段“船岸管理模范碼頭”評選。泰州海事局供圖

聚力“世界大港” 港口建設發展取得新突破

港城相依、港城一體是泰州發展的獨特優勢。

泰州擁有泰州、靖江兩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航線網絡遍布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到港船舶載貨量3.5億噸,佔長江全線的11.4%、江蘇段的15.2%,躋身全國第十四、全球第十八大港。

大港輪廓愈發清晰。進出港船舶艘次逐年攀升,2020年達到33.06萬艘次,居全省第三﹔開放碼頭31個,年均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口岸近3000艘次,外貿運量超2500萬噸,是泰州外向型經濟的重要支撐。

大船流量明顯增長。12.5米深水航道開通后,泰州“江港變海港”。2020年,萬噸級及以上進港海船2421艘次,5萬噸級及以上2285艘次,10萬噸級及以上167艘次,較開通前大幅上升,泰州港已經成為大型海輪進江的優選港、首選港。

大循環體量日趨龐大。2020年,大宗干散貨物吞吐量2.5億噸,佔比71.4%﹔危化品吞吐量2028萬噸,木材吞吐量310萬立方,是全國最大的木材進口集散基地。長江泰州段還承擔了江蘇沿江16%的煤炭、40%的散糧運輸,是重要的煤炭集散中心和全省糧食第一大港。

大江、大港、大口岸。泰州港口建設發展風正一帆懸。

為服務“世界大港”建設,泰州海事局在構建新型監管機制上爭作示范。強化海事信用管理,建立跨行業、跨部門信用聯合懲戒機制,30艘船舶被列入黑名單、黃名單。大力推進智慧海事建設,全面開展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設試點,深度挖掘國產VTS系統功能,上線運行靖江未來港海事指揮平台,5G、無人機、CCTV全港可視化等一批智慧監管手段投入應用,“信用+智慧”相互賦能、雙輪驅動的新型監管機制助力監管效能不斷提升。

在船籍港管理上,泰州海事局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該局著力打造船籍港管理“江蘇樣板”泰州先行試驗區,上線運行全國首個船籍港管理平台,集成全市60家航運公司和1128艘船舶靜態數據和安全運行數據,全面提升船籍港管理效能,在提升綜合治理能力上實現新突破。

加力“鑽石中軸” 推動航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長江江蘇段是黃金水道中的“鑽石航區”,泰州是地位突出的“鑽石中軸”。

泰州地處江蘇幾何中心,長江泰州段位於江蘇中段,“鑽石中軸”優勢明顯。這裡交通區位優越,地處長江流域A、B級航區結合部,日均最大斷面流量超2000艘次﹔上距南京145公裡,下據上海247公裡,接滬引寧、承南啟北作用突出﹔擁有已建、在建、規劃建設中的過江通道8座,佔全省1/5,是長三角北翼重要的交通樞紐。

這裡監管要素齊全,擁有碼頭89座,泊位總數303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74個﹔渡線4道,錨地4處,臨時停泊區4處,通江河口6處,取水口3處,內港池12個﹔擁有1家引航站,60余家船舶代理公司,是監管要素最齊全的分支局之一。

這裡航路航法多樣,“環島、下進上出、下進下出、環進環出”等多種航法並行﹔福北水道單向通航、泰興水道上下航路兩側分離﹔大船頂天立地,小船鋪天蓋地,形成了極其復雜的水域通航特征。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黨中央基於國內外形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積極策應中央決策部署,泰州海事局大力攻堅重點領域治理,在重點專項整治任務上爭作示范,積極服務構建大循環。

今年以來,該局貫徹實施《長江江蘇段船舶定線制規定(2021年)》,調整優化航路航法,服務進江海輪“大進大出、快進快出,直進直靠、直離直出”,讓黃金水道發揮黃金效益。上半年,進出泰州港的5萬噸級、7萬噸級海輪分別達到1238艘次、779艘次,同比增長7.2%和27.9%,真正實現了大進大出、快進快出。

該局還貫徹共建共治共享共贏理念,集中攻堅五項突出違法行為專項整治,創新開展長江泰州段“船岸管理模范碼頭”評選﹔建立健全“三無船”和非法浮吊長效治理機制,與轄區40家散雜貨碼頭簽訂“清零”承諾書,與106家航運公司和6291艘到港內河船舶簽訂配員信用承諾﹔實現長江泰州段“三無”船舶存量歷史性清零,結束長達40年的水上過駁歷史﹔開展“春雷行動”“清點行動”集中核查8次,查處各類突出違法行為2012起,實施行政處罰1258件。

目前,在該局努力下,實現長江泰州段內河船涉海運輸、無線電設備使用不合規、內河船舶船名船籍港標識不規范等先后動態“清零”,內河船舶配員不足、超載運輸等現象明顯改善,為服務大循環提供了強勁支撐。

推動海事政務自助服務站布設至碼頭一線。泰州海事局供圖

助力“祥泰之州” 世界“船谷”打造實現新提升

泰州河網密布、水系豐富,素有“七分地、三分水”之美譽。全市內河航道199條,通航裡程2550公裡,航道密度全省第一。

發達的水系造就了獨具優勢的臨港產業,構筑起對外開放的新高地。沿江布局了靖江經濟開發區、江陰-靖江工業園區、泰興經濟開發區、虹橋工業園區、濱江工業園區、泰州港核心港區六大產業園區,逐漸形成了以港口物流、精細化工、船舶修造、食品糧油等為特色的臨港產業集群,成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在泰州臨港產業中,船舶制造業可謂獨樹一幟,世界“船谷”的美譽名副其實。泰州沿江擁有船舶修造企業21家,以“雙子座”“七小星”為代表的全市197家配套產業企業快速發展,實現了80%以上的船用產品可在泰生產,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船舶制造全產業體系。全市年均造船完工量約1000萬載重噸,佔全球1/10、全國1/4、全省1/2。2020年,全省船舶修造企業總產值中泰州佔比近四成,穩居第一位﹔以40萬噸礦砂船、萬標箱集裝箱船、液體化工船、雙燃料油船等為代表的一批高技術船舶,從這裡“走”向世界,助力泰州成為享譽全球的世界“船谷”。

為服務支持世界一流“船谷”建設,泰州海事局創新建立新造船全流程監管服務保障機制,開發運行“船舶建造期間海事全鏈條監管服務動態系統”,累計監管服務新造船75艘,完成長江江蘇水域首艘在建船舶船圖一致性復核。該局開展試航船舶全過程監管對策研究,歷時近三個月,保障4艘無動力12200TEU超大型在建集裝箱船安全進江,先后協調86艘海巡艇和200余名執法人員,創下長江航運史上拖航長度最大、難度最高記錄,為地方創匯3.6億美元,貢獻稅收近4億元人民幣。

為助力世界一流“船谷”建設,該局積極開展全市造船及配套產業發展調研,編制《關於打造世界一流“船谷”擘畫高技術船舶全產業集群發展藍圖的報告》,為產業融合升級建言獻策,成為高技術船舶全產業集群發展的指南。全力支持集油散化兼裝特種船、全國首艘內河純電池動力集裝箱船在泰州建造,持續提升泰州高技術船舶市場競爭力。

該局還聚焦產業強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發放全國首批內河船舶“多証合一”証明書,登記的內河船舶實現100%發放﹔推動海事政務自助服務站科學布設和功能升級,首次延伸至碼頭一線,轄區站點總數增至8個,服務超1.4萬次,居全省第三﹔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諾、並聯辦理、預約辦理等便民舉措,推進海事一網通辦,30項政務服務事項、90%以上窗口業務實現全程不見面審批,政務平均辦結時限壓至法定時限的40%,新型政務服務模式初步構建。

優質服務,助推地方經濟發展。今年上半年,該局服務全市造船完工量41艘492.2萬載重噸,分別約佔全省、全國、全球的1/2、1/4、1/10,泰州新接訂單、手持訂單等多項指標繼續領跑全國。

致力“安全高地” 水上安全和綠色生態跨上新台階

泰州擁有97.8公裡長江黃金岸線,是江海聯運的重要樞紐,每年進出港船舶超過33萬艘次,水上安全監管責任重如泰山。

泰州海事局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舍我其誰的使命感,打出一系列創新“組合拳”,全力攻堅水上安全和綠色生態高地,推動本質安全水平實現新提升。

該局攻堅重點領域治理,高標准推進“三年大灶”,推動市安委會轉發《關於進一步明確長江泰州段港口碼頭單位涉水安全與防污染責任的通告》,明確船舶進港前“五核查”、出港前“三核查”等11項具體要求,以高標准監管提升船舶安全水平。

在事故預防預控上,該局動態更新風險隱患“兩個清單”,推動七圩-圩塘渡線渡船暫停渡運危險品車輛﹔組織轄區涉水單位召開春運、汛期等季節性安全例會,成功應對34次極端天氣影響,圓滿保障春運、“兩會”“七一”等重點時段水上交通安全,全年性、階段性、重點區位“三位一體”的事故預防預控體系日益完善。

近年來,長江泰州段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年均等級事故降至不到2起,等級事故與船舶流量比下降至萬分之0.06﹔年均組織開展水上險情救助近百次、救助遇險人員1000余人,水上人命救助成功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守護好長江母親河,是泰州海事人的使命職責。

長江泰州段擁有危化品碼頭17座,危化品作業品種83種,年均運量超過2000萬噸,其中LPG運量超250萬噸。此外,每天還有近1000艘船舶在轄區停泊作業,產生大量生活污水和垃圾,危管防污壓力與日俱增。

面對重重壓力,泰州海事局堅持科學監管,不斷提高履職能力,著力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有效維護了長江水上安全形勢穩定和沿江綠色發展。

該局創新建立船舶污染防治“泰州模式”,在泰興建成長江沿線首個船舶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示范港區,沿江所有裝卸作業碼頭100%具備船舶污染物自主接收能力﹔最早運行危化品貨主(碼頭)高質量選船機制,最早引入第三方開展專業化選船,全國首家試點LPG船舶專用選船檢查標准,到港危化品船舶安全標准顯著提升﹔率先開展船載危險貨物管理“江蘇模式”先行試驗區建設,指導申燃航運、德橋倉儲在系統內率先試點運行危化品船舶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強化船舶載運危險貨物日常監督檢查,保障5906艘次危化品船舶、1330萬噸危險貨物安全進出港。

該局還持續做優“一零兩全四免費”機制,推廣船舶鉛封制度,累計鉛封船舶2500余艘,實現體系內和本港始發船舶100%鉛封,位居全省首位﹔首創船舶污染物接收“末位問責制”,對8家末位碼頭進行通報、約談等懲戒措施﹔推廣長江干線船舶水污染物聯合監管與服務信息系統,嚴格執行船舶污染物“先接收后作業”制度。

在綠色港口建設上,該局聯合交通運輸部門推動沿江碼頭建成岸電系統120套,非危泊位岸電設施覆蓋率100%,岸電總容量2.24萬千伏安。上半年,船舶岸電使用位居全省第二。(何長飛)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