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非凡十年|南通海門:“三鏈”融合推進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記者王繼亮
2022年11月02日14:12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2012年12月,總投資100億元的招商局江蘇船舶海工基地項目在海門開發區落地。十年耕耘,一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正在這裡加速崛起。

十年來,得益於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多重疊加機遇,大力實施工業強區和創新發展戰略,全力推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海門經濟總量接連攀升,在南通各縣區中率先過“千億”,特別是“十三五”期間GDP連跨4個百億級台階,先后獲評江蘇省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區、全國市轄區高質量發展百強。

招商重工海門基地。人民網記者王繼亮攝

招商重工海門基地。人民網記者王繼亮攝

黨建“內鏈”驅動產業“外鏈”

連日來,招商工業海門基地喜訊頻傳:先后完成LNG MARK Ⅲ型薄膜圍護系統模擬艙認証、與法國GTT公司簽署專利合作協議、CMHI-265項目主甲板搭載貫通……

當前,海門開發區依托招商局重工、中遠重工、海新重工等龍頭企業,發展了高技術船舶、海洋工程裝備、豪華郵輪等相關產業。如何順勢推進產業鏈式發展?海門區的一個做法是組建高技術海工船舶黨建聯盟,以黨建“內鏈”驅動產業“外鏈”一體運轉,助力鏈內企業信息資源共享,打通產業鏈上的供應鏈,進而做大做強產業鏈。

記者從海門區發改委獲悉,截至目前,該黨建聯盟已組建了7個產業鏈(集群)聯合黨委,集聚582個黨組織,建立254個“攻堅黨支部(黨小組)”,帶動上下游超3000家企業“強黨興鏈”。

此外,海門區聚焦產業鏈式發展,創新實施“一核雙鏈”鏈式黨建,為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厚植新動能。“紅色灣區”生命健康產業鏈黨建品牌,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相融共進、互促共贏。機器人產業鏈聯合黨委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產業鏈鏈主企業南通振康焊接機電有限公司已先后承擔科技部863計劃項目、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項目、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多個省部級項目,擁有專利近百項、發明專利十余項,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今年以來,我們堅持發揮產業鏈聯合黨委的‘核心引領’作用,全面激發了鏈式黨建賦能海門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海門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顧天運介紹,當地計劃到“十四五”期末,高技術海工船舶、工業機器人、現代家紡、生命健康等8條優勢產業鏈合計實現應稅銷售2000億元,有望成為海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支撐。

創新鏈”融合“產業鏈”

前不久,中興能源裝備有限公司牽頭修定和制定的兩項行業標准順利通過審查。目前,該公司已主導制定、修定9項國家標准和8項行業標准,還參與了10多項國家標准、行業標准的制定和修定。這不僅為企業在行業內贏得話語權,也為海門在創新賦能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60多公裡的江岸線,如今是海門科創最為活躍的地方。在海門沿江創新帶,重點打造了謇公湖科教城、東布洲科學城兩大“硬核”,以科創載體、科技產業、科創項目為重點,加大各類創新平台載體的招引與建設,集聚了生命健康產業、新材料、智能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新興產業。

近年來,當地深入推進“創新海門”三年行動計劃,多維度集聚創新要素,將上海、蘇南作為推動創新發展的主攻方向,加快企業科創動能轉化,形成了一批促進產業鏈穩鏈補鏈強鏈的“鏈主”企業和細分行業領域頭部企業。

歷時十余年培育,海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49.4%,較南通市科技創新主要指標目標高出3個百分點。今年以來,3家企業入選江蘇省新一輪“創新型領軍企業”,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3家,省級眾創空間4家,5家進入省級科創載體名單。

東洲英才創業周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王繼亮攝

東洲英才創業周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王繼亮攝

政策支撐打造完善“人才鏈”

人才聚,產業強。為支撐創新鏈和產業鏈的長足發展,海門區多年來致力打造頗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體系。

翟琦巍是海門區杰出人才,2018年通過“東洲英才創業周”活動來到海門,隨后創辦了江蘇碧雲天高新技術有限公司,累計獲得政策扶持資金近2000萬元。公司2020年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南通市雙創優企。“這得益於海門有完善的產業鏈和創新鏈、人才鏈。”他說。

記者從海門區人才辦了解到,近年來,當地量身定制個性化、有特色、可操作的人才直達政策,先后出台各類人才新政30多個,貫穿人才引進、培育、服務等各個環節,覆蓋從“頂尖”到“鄉土”、從“海歸”到“本土”各個層次,形成了城市與人才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新格局。

今年,海門區發布“人才新政”35條,優化升級涵蓋引進培養、鼓勵激勵、科創金融、服務保障等政策措施,為高層次人才構建覆蓋項目資助、生活津貼、創業空間、貸款貼息、上級配套、薪酬獎勵的全周期支持體系,將人才專項配套資金總量提高到2.5億元,對來海創新創業的高層次人才最高給予1000萬元項目資助、300萬元購房補貼和每月1萬元崗位津貼。

目前,當地已經成為“雙創人才”的集聚地,國家頂尖人才引進數、省“雙創人才”數五年翻兩番。今年,海門又有17名人才、2個雙創團隊入選省“雙創計劃”,新增省“雙創”數連續4年名列南通縣市區第一。

(責編:李靜曄、張玉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