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項滿意率100% 淮安金湖力促民生實事落地生效
日前,金湖縣人大十五屆二次會議對縣政府2022年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打造美麗宜居小區、加強兒童關愛保護等六項民生實事滿意率100%,其余四項民生實事滿意率99.4%。去年,金湖縣堅持人民至上,投入資金約15億元,聚焦省市縣民生實事項目,全力推進、有力落實,交出了溫暖厚實的民生答卷。
城鄉美:改善人居環境,打造美麗宜居生活
金湖縣黎城街道平安路社區聚賢巷建於20世紀70年代末,年久失修,路面坑坑窪窪,加之沒有排水管道,一下雨就成了“積水潭”,附近幾百戶居民出行十分不便。
去年,金湖縣政府把包括聚賢巷在內的城區背街巷道“整容”工程列入民生實事重點工程,召集相關部門到現場察看,組織相關責任單位召開協調會,就改造方案、資金來源等問題進行現場會辦。如今的聚賢巷鋪設了高品質瀝青路面,實現了雨污水分流,環境大大改善,附近居民贊不絕口。
“大家都夸贊政府部門為老百姓辦實事,我們也緊緊抓住民生實事建設契機,著力解決老舊小區改造等難題。”平安路社區黨委書記鄭大海介紹,去年社區改造了2個無主老小區,今年還將改造2個老舊小區,讓老百姓的獲得感更實在。
去年,金湖縣堅持以便民、利民、為民、安民為目標,本著“缺什麼補什麼,差什麼改什麼”的原則,對造紙廠宿舍、刃具廠宿舍等14個地塊42個老舊小區的雨污水管網、道路硬化、室外照明、環境衛生等方面進行綜合整治,涉及75幢住宅樓1555戶,老舊小區實現舊貌換新顏,居民居住條件、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新改建龍騰廣場等5處公共廁所,實現廁所設施、功能、質量全面提升。在金北街道、塔集鎮、銀涂鎮、呂良鎮打造生態河道27條,提高河湖環境容量和調蓄能力,逐步恢復河湖生態平衡。新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15處、污水處理設施352個,涉及15個村174個自然組,接戶2201戶。
民心暖:做好民生保障,力解“一老一小”難題
小詩慧由於家庭經濟拮據,住在老舊房子裡。去年初,志願者經過摸排走訪了解到小詩慧的情況后,將她列入“夢想改造+”關愛計劃服務對象。2個多月后,小詩慧的家變得寬敞明亮。“感謝叔叔阿姨們給了我一個‘夢想小屋’。我一定努力學習考上大學,回報社會。”小詩慧感動地說。
共青團金湖縣委根據困境青少年實際困難和現實需求,聯合縣民政局、縣教體局等部門建立全縣困境青少年信息庫,篩選出有意願、符合改造條件的家庭,建成50個“夢想小屋”。
每間小屋完成房屋牆面、地面、頂面施工改造,配備床、書桌、衣櫃、台燈等家具和生活用品。“小屋竣工后,我們邀請第三方專業機構現場評估驗收並開展環保檢測,切實保障孩子的健康安全,目前,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夢想小屋’滿意率達100%。”團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切實做好跟蹤服務,持續開展常態化結對幫扶與關愛活動,實施愛心暑托班、“手拉手”公益課堂、點亮微心願等關愛項目,幫助困境青少年實現從“煥新小屋”到“煥新生活”再到“煥新精神”的轉變。
金湖縣堅持統籌解決“一老一小”問題,進一步整合養老資源,為189戶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強化照護老年人能力建設,滿足農村老年人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建成黎城標准化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開工建設塔集標准化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在滿足本地區部分失能及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向周邊鎮(街道)提供社會化養老服務。同時,落實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自然增長機制,社會散居孤兒、父母監護缺失兒童、父母無力履行監護職責兒童、重殘重病及流浪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准每月分別提高至1821元/人、1457元/人、1093元/人、911元/人。
百姓贊:聚焦群眾關切,優化公共服務供給
“可以和大城市同步看到最新的文藝作品,我們特別是家裡的孩子可高興了。”市民李先生介紹說。金湖文化藝術中心與江蘇省演藝集團、南京市演藝集團、蘇州芭蕾舞團、蘇州交響樂團和淮陰師范學院音樂學院5家單位簽訂合作共建框架協議,在節目引進、藝術普及、資源共享、創排孵化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南京市演藝集團話劇《雨花台》、開心麻花大戲《烏龍山伯爵》、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原創革命題材昆劇《瞿秋白》、加拿大原版全場互動親子劇《你是演奏家2·超級金貝鼓》等節目精彩上演。去年,金湖文化藝術中心主辦23場演藝節目,開展9次藝術普及教育活動,共計2萬余人次走進劇院,近1000萬名網友在線觀看。
教科文衛事業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對此,金湖縣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持續優化公共服務供給。為大力緩解城區居民首診需求,該縣新建黎城衛生院,設置床位199張﹔建成運行醫保服務站11個、醫保服務點148個,將參保登記、異地就醫備案、信息查詢、零星報銷等高頻次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基層醫保經辦服務站點辦理﹔縣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建成使用。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省級監測全市領先,金湖中學、金湖二中獲評市普通高中綜合考評“優秀單位”,金湖中專重建的四層40個班的教學樓投入使用。同時,該縣還集中力量常態化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文化惠民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楊尚 郭敏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