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沈 佳
通 讯 员 刘 飞
在全市率先施行“先诊疗后付费”人员前置精准识别、率先在医疗机构设立“扶贫病房”、率先落实住院费用政府托底保障措施……今年以来,我区把健康扶贫各项举措落实到位,精准到人、精准到病,有效缓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切实保障低收入人群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织牢织密健康扶贫全覆盖“保障网”,助力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突出精准识别,减轻贫困患者负担。“先诊疗后付费”制度自2017年6月25日正式施行以来,我区各级医疗机构全部建立了低收入人口就医绿色通道和“一站式”结算窗口。为做到精准识别、无遗漏,我区通过信息化手段读取患者社保卡,对人员身份进行精准识别,做到入院精准识别人员身份、在院期间禁止收取预交金、出院“一站”结算、离院报表统计上报,形成从入院到出院的完整流程闭环管理,切实减轻贫困患者垫资压力和医疗费用负担。截至目前,我区共有12821人享受该政策,涉住院总费用6019.93万元,医保结算4377.64万元,为五保户等贫困人口减免费用722万元。
强化签约服务,织牢基层医疗网。我区紧密联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要求,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健康体检所需资金纳入区财政统一保障范畴,确保建档立卡的116545名贫困人口全部享受免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健康扶贫网格化管理,为每个贫困户和特殊家庭成员确定一名签约家庭医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所有因病致贫返贫人员和65周岁以上老人每年开展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实时掌握贫困人群的身体健康情况,认真核实家庭状况、患病人员和病种,为健康精准扶贫提供有力保障。
提供精准诊疗,落实大病专项救治。我区优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罹患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乳腺癌等30种大病开展专项救治。截至今年6月底,已为3516人开展大病专项救治,发生救治费用1784.28万元,医保结算1307.93万元,使用救助金138.38万元。同时,对农村贫困人口中需要治疗的大病和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类救治,能一次性治愈的,组织区级专家集中力量实施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各乡镇卫生院在上级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保证贫困人口得到及时、方便、有效的救治。
信息平台助力,构建远程会诊体系。我区互联网医院建设全面提速,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9月底争取通过省、市验收,初步建成以区医院为中心、覆盖全区25家乡镇卫生院和316个村卫生室的区乡村三级远程会诊平台体系。在医联体内,区级医院专家通过区域信息平台对基层医生会诊申请进行在线问诊,并通过平台查阅患者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和检查情况,帮助基层医生进行诊断,提出治疗方案,在提升基层诊断能力的同时为患者看病提供便利。基层医院还通过平台对辖区内村医进行在线指导、培训。此举有效缓解了低收入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实施托底政策,惠民待遇应享尽享。我区出台建档立卡低收入群众住院医疗费用托底保障实施方案,建档立卡低收入患者在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等结报后,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自付比例超过10%的部分实施政府托底保障,确保低收入人口就医负担明显减轻,使他们的大病、慢性病得到及时诊治。同时,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控制基本医疗保障目录外药品使用比例,杜绝大处方和过度诊疗行为,努力将群众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控制在住院总费用的8%以内。截至目前,全区累计为6047人(次)实施费用托底,投入托底资金331.4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