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许琴) 9月3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出公告,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记者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程智、谢家珣、秦士铨3位南京保卫战牺牲将士被列入名录。
据了解,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的遴选,综合考虑了英烈的抗战事迹、牺牲情节和社会影响力等。这些英烈涵盖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个方面,包含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国民党抗日将士,民主爱国人士和援华国际友人等不同群体的代表。
据江东门纪念馆提供史料,程智,1907年出生,湖南醴陵人,早年读书时受进步思想影响投笔从戎,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4军51师151旅302团团长,率部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上海沦陷后,程智奉命率部撤至南京,驻守南郊及水西门外一带。12月5日起,程智所在的第51师与日军多次激战,仅在江宁淳化镇即激战三昼夜,日军付出惨重代价才攻占淳化。12日拂晓,日军集中炮火轰击程智所部防守的赛虹桥,以坦克10余辆、飞机20余架掩护步兵发起进攻。此时,程智右手三根手指被打断,血流不止,副官劝他退下。但他只稍作包扎又回到阵地,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30岁。2012年,程智的儿子程增孝将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一条军毛毯捐赠给江东门纪念馆。
谢家珣,江西赣县人。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1军87师补充旅补充团团长。1937年12月10日,日军第9师团先头部队开始进攻光华门,谢家珣在光华门战斗中阵亡。
秦士铨,湖南零陵人。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时,任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1旅1团团长。12月9日,日军第16师团对南京紫金山、中山陵、西山阵地分别发起进攻。日军第20联队进攻西山阵地,而负责防御这一带的为教导总队第1团,在团长秦士铨率领下担任孝陵卫、西山、中山门一带的守备任务。两千多日军连续进攻两天,仍无法拿下西山高地,直至12日中午攻占西山高地,秦士铨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