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白露”。此时,天气逐渐转凉,清晨时分水汽凝结,在地面和叶子上形成露珠,故名“白露”。白露已至,入秋还会远吗?今年会不会出现“秋老虎”?秋季养生你准备好了吗?来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本周仍有30℃以上高温 夏季气候成绩单出炉“温高雨多”】
俗话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往往被看作是闷热转向凉爽的重要转折点。但是据江苏省气象台预测,本周,江苏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普遍维持在30摄氏度以上,真正“入秋”还要再等一等。
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梅说:“本周气温还是相对比较高,像9月7日到9日的时候,我们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仍然在30摄氏度到34摄氏度这个范围里面。9月10日之后温度会略有下降,但是距达到秋季连续五天平均22摄氏度以下的这个标准,基本上目前来看,还相对比较难一些。所以离真正的秋天气温上来看,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随着“白露”的到来,江苏2020年夏季气候成绩单也正式出炉了。据江苏省气候中心统计分析,今年6到8月,全省总体气候特征表现为“温高雨多”。
江苏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肖卉说:“今年夏季江苏总体的降水量已经达到了1961年以来的第二高值,仅次于1991年。全省平均降雨量是813.7毫米,比常年同期是要偏多5.7成的。气温方面有比较大的波动,6月气温比较偏高。但是在7月,它创造了一个异常偏低的情况,达到了1961年以来的第二低的低值。今年的高温是略微推迟了,所以导致8月份的高温比常年要多一些。今年的8月的平均气温,也是较常年异常偏高的。”
专家表示,9月22号是南京常年平均入秋日,因此今年高温天气"余额已不足","秋老虎"影响也有限。
【白露时节饮茶、吃龙眼 秋季养生“身不露”“防秋燥”】
白露时节,各地都有哪些习俗呢?在南京,至今仍保留着饮“白露茶”的习惯;在浙江温州,在白露当天民间流行吃“十全白”,选出十种名字中带白字的草药和食材,与白毛乌骨鸡一起炖着吃;而在福建福州一带,则有“白露”吃龙眼的习俗。医生表示,进入“白露”之后,天干物燥,“防秋燥”是养生的关键。
江苏省名中医、泰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亚萍说:“这个季节我们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像百合、荸荠、藕汁,用沙参、麦冬、百合等去跟鸭子一起炖,可以来帮助我们来养阴润燥。”
由于昼夜温差大,民间有“白露不露身”的说法。医生提醒市民,外出穿着不宜过于清凉,以免着凉。此外,白露过后,夜就变得更长了,大家尽量要做到早睡早起,睡前可以适当泡脚,祛湿排寒,提高睡眠质量;同时注意加强身体锻炼,运动中及时补充水分。
(黎明 王从 泰州台 连云港台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