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天气转凉。在启东市,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却热情高涨。
不仅要创,还要高分高质创成
早起晨练,在街角转个弯,不经意间就被静谧和绿意包围,满眼柳枝抽条,榆槐展叶,新花吐蕊。再走几百米,不觉又回到车水马龙的大街。
让行人“误入繁花深处”的,是星罗棋布的小游园。近年来,在城市建设的边角地带、道路节点、小区周边,启东见缝插绿,建起15个小游园。出门见绿、步移景异的园林景观越来越多。
2018年2月,启东入围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启东,就此拉开了新一轮的创建工作序幕。
按照“精品城市、精准建设、精细管理”的理念,启东把创建工作细化到具体项目,大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停车管理整治、农贸市场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20项重点攻坚行动。同时,市级财政逐年加大对文明城市建设经费的投入,围绕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形象提升、惠民工程等大力实施相关重点项目,每个项目均明确牵头单位、时间节点、推进举措和责任领导。
“文明城市不仅要创,还要高分高质量创成!”启东市委书记王晓斌说,要以志在必得的决心和扎实有效的举措深化推进创文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坚决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用“铁打的劲”,干好“绣花的活”
今年6月,启东城区紫薇二村开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老小区改造,居民们欢迎。可真正动工后,肯定有不少烦心事儿,咱得想在居民前头。” 紫薇二村居委会主任陆红梅说。
早在动工前,社区就通过电话问询、上门入户、张贴通知、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收集居民对于改造工作的意见。陆红梅说:“69栋居民楼,有202户给了反馈,这是我们推进工作的基础。”
“你们拆防护栏噪声这么大,我家老爷子生病,哪受得了这个?”3号楼的秦阿姨情绪激动。“你们先别开工,等我消息!”陆红梅闻讯赶到现场,跟工人交代后立即入户了解情况。
随后,陆红梅立即联系项目负责人,决定拆除安装同时施工作业,尽可能减少对住户的影响。事情顺利解决,秦阿姨连连称赞:“社区这样为我们着想,用实际行动暖了我们的心!”
用“铁打的劲”,干好“绣花的活”。今年以来,启东重点打造“幸福家园”,先后推动团结新村、南苑二村、东洲新村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同时,针对改造实际,制定并实施工作例会制度、工作督查制、疑难会商制等一系列制度,列出“任务清单”、排摸“短板清单”、公示“成效清单”,确保改造工作责任明确、落到实处。
为民利民,一个“民”字贯穿始终
启东市长江中学南侧的一块空地上,近20个停车泊位即将免费开放,这里曾是一处驾校练车场。练车场变停车场,背后是启东市千方百计破解“停车难”的积极探索。
2019年起,启东市利用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空地等增设停车泊位,将市区核心地段的练车场迁至城郊,腾出场地建停车场。一年半时间里,停车泊位新增近百个。这些停车泊位均将纳入城市智慧停车系统,将通过信息化管理设施,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民生改善,永远都是“进行时”。20多年前建成的南苑一村,屋顶漏水、排污沟堵塞、墙面浸水、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群众要求对小区主体和配套设施进行改造的呼声高涨。在启东市创文办、街道、住建局等部门的协调下,实施了屋面防水、供排水、外立面修补等20多项改造内容,为百姓送上一份沉甸甸的大礼。
类似变化也出现在街道转角、学校门口、屋顶天台,各类“边角料”资源充分利用。东海镇新造集镇利用河边空地将3处“垃圾山”变临河景观点;人民桥菜场对面的书报亭全部改造成公共停车位;启东市实验小学和交警部门在校门口划设家长接送区,打通校门口的“肠梗阻”……
民生保障,一个人都不能少。构建梯度化、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启东市不仅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提供救助,也将低收入“夹心层”群体纳入救助和保障范围。
家住启东北城区街道的徐亚辉夫妇是失地农民,都已年过古稀,被认定为低收入家庭后,得到基本生活、医疗等多项救助。徐亚辉说,政府时刻想着他们,让人心里暖暖的。
通讯员 黄欣美 记者 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