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继友向客户介绍他们的洪泽湖大闸蟹 人民网王奕澄摄
“这是母蟹的脐,你看圆圆的,再看下钳子饱满,就说明它成熟了。”61岁的董继友是淮安市洪泽区的螃蟹养殖户。正逢中秋遇国庆,大闸蟹上市,店里的销售量猛增,可让他这一家子给忙坏了,“多的一天能卖上千斤,少的也有几百斤”。
老董的螃蟹店在当地名声响亮,不少外地的客户过来下了高速就直奔他店里。“快递等会给你发走,路上有损伤都算我的。”老董一边接洽现场的客户,不时还有电话订单进来,“今天下单,明天就能端上餐桌,保证你新鲜。”他家的螃蟹,远的卖到过乌鲁木齐、深圳等地。
120多平米的门店,十几个玻璃池子,“左边是四五两的,右边是三两的,按照个头大小分拣在不同的池子里”。儿子董业春在忙着挑拣客人需要的螃蟹,旁边一面墙整齐堆放着印有“洪泽湖大闸蟹”的礼盒,红色、黄色、蓝色,“看你不同的需求,我们给你相应的包装规格”。
店铺门口,塑料桶里装着一瓶瓶冰块,白色麻绳整齐分段放在地上,儿媳妇朱菲菲和工人们忙着打包。朱菲菲有一项技能,5秒钟就能扎好一只蟹,“手指捏住蟹壳的两边,再把它的细爪钳固定住,一圈一绕就成了。”最近订单量大,朱菲菲每天都要扎上1000多只。
儿媳朱菲菲(右)在捆扎螃蟹 人民网王奕澄摄
“一年下来,我们三个门店也能赚个百来万。”说起自家店里的销售额,董继友用手指来回擦拭着手机屏幕,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如今,女儿负责经营一家店铺,儿子儿媳负责经营两家,他平时更多的是照管养殖公司的生意,一家人分工配合忙而不乱。
别看现在生活好了,渔民出身的老董过去也艰苦过。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曾经,他们一家人住在船上,在洪泽湖上靠捕捞为生,日子就像那渔船一样飘荡无依。
1994年开始搞螃蟹养殖,老董是洪泽湖畔第一批做这个的。他和几个朋友合伙,大家东拼西凑又借了十几万,押上了几乎全部的身家。“那时候一夜到天亮地睡不着,不知道有没有未来。”结果,第一年,老董就赚了8000多元,“那年头抵得上捕捞三年的收入嘞”。2003年,他牵头成立了高梁涧绿岛螃蟹合作社,着眼打造洪泽湖大闸蟹的品牌。如今,他们家有300多亩的蟹塘,还成立了公司负责销售,也帮助当地蟹农拓宽销路共同致富。
蟹农们碰到技术难题,大都愿意找老董请教。都是邻里亲友,老董能帮就帮,有求必应。53岁的孙有国家里原来条件不好,董继友把自己家的蟹塘划了90亩给他,还提供起动资金和技术帮扶,带着他一起搞养殖。几年下来,孙有国在洪泽城区买了房也买了车,彻底告别了贫困。
拿上黑色胶鞋,老董让儿子注意看下当天剩下的订单量,晚上他得和老伴儿一起去塘里捕捞,“要准备明天的螃蟹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