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华:扛起重大使命 谱写新的篇章

张敬华

2020年11月24日07:44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扛起重大使命 谱写新的篇章

“十四五”时期,南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牢记“强富美高”谆谆嘱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提出的最新要求,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枢纽,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高能级辐射的经济中心城市、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取决于创新。南京将把创新摆在核心地位,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四个面向”,更大力度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万亿元,研发强度达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

以更大决心推动原始创新。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优势,着力解决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的问题,为保障科技安全、产业安全、经济安全作出南京贡献。近年来,南京抢先布局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等重大科技设施平台,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上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将以创建综合性科学中心为牵引,更大力度推动原始创新,努力突破一批从0到1的重大科技成果。一手抓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紫金山实验室建成国家实验室、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建成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项目布局。瞄准综合交通、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更好支撑高水平科研活动。一手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源头创新登峰行动,发挥企业牵头作用,组建创新联盟,联合高校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攻坚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在宁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学科,鼓励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

以新型研发机构带动培育创新型企业矩阵。企业是创新主体,科技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代表着城市的创新能力。近年来,南京积极探索孵化科技企业的有效机制,组建了410家科技人员持大股、市场化运营、项目化落地的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引进科技型企业近7000家,高新技术企业从三年前1850家到今年有望增加到7000家。“十四五”时期,南京将更大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形成既有“参天大树”也有“蚂蚁雄兵”的科创企业矩阵。实施新研机构提质增效行动,坚持走市场化、股份制发展之路,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壮大职业经理人队伍,全面提升运营质量效益,打造若干全国顶尖的新研机构,每年引进孵化5000家科技型企业。实施“科创森林成长计划”,建立研发投入递增奖励制度,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大规模推广应用,促进科技型企业“小升高”“高升规”“专精特新”企业大量涌现,2025年市场主体超过300万家、实现倍增。

以实施补链强链壮大特色产业创新集群。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是否占据主导地位、有多少条以该国产业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近年来,南京着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形成了软件和信息服务5000亿级和6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着力提高重点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和竞争力,到2025年8大重点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万亿元。实施“125”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跨越行动,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规模超万亿,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两大产业规模突破五千亿,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等五大产业集群规模达到二千亿左右。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布局未来网络、区块链、航空航天设备、新金融、量子信息、安全应急等未来产业。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力争每条产业链拥有10家左右创新能力突出的“链主式”企业。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以“链主式”企业为核心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紧密协作,加快形成高黏性、内生型产业协作创新体系。

以一流创新生态汇聚一流创新人才。高端人才是最稀缺、最具创造力的优质要素,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创新要素就会跟着集聚到哪里,哪里的创新活力就最强劲。“十四五”时期,南京将把人才作为创新名城建设的第一资源、第一选项,突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大胆破除科技领域的制度瓶颈和藩篱,像改革开放之初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一样,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着力提高人才集聚度,实施“紫金山人才计划”,力争到2025年面向全球集聚顶尖人才团队100个、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000名、累计引进创就业海外留学人才8万名。着力增强人才归属感,建立“海归湾”,为海外博士来宁创业就业提供生活保障和指导;推出“紫金山人才卡”,集成提供创新创业、子女教育、健康医疗、安居保障等特色服务。着力激发人才创造性,深化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提高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占比,赋予长期使用权,提高股权收益权分配比重,全面推广科研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创业模式,形成稳定可靠的创新预期。

以都市型高新区和城市硅巷为载体提升创新浓度。创新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和深圳粤海街道等高密度创新区域表明,空间上的集聚极大促进知识共享与合作创新,形成明显的知识、人才、科技溢出效应。近年来,南京持续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南京高新区三年进位12名、跻身全国前15强,建成90万平方米城市硅巷。“十四五”时期,南京将构筑多层次立体化创新空间,推动创新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优化硅巷创新功能。整合改造主城区的老校区、老厂区和传统街区,配置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功能,引入高水平创新团队和孵化项目,打造“无边界”的都市创新综合体,力争“十四五”期间硅巷总规模达300万平方米。提升高新园区发展能级。推动全市15个高新园联动协同、特色发展,共享国家级高新区优惠政策,增强科技成果产业化承载能力,到“十四五”末确保国家级南京高新区进入世界一流园区行列。布局校地融合创新港。深化校地融合发展,在知名高校周边建设3-5个占地1500-2000亩的大学创新港,打造产学研融通新高地,形成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创新闭环。

(作者为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

(责编:萧潇、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