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地处长江之滨、南京之南,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百姓安居乐业。进入新时代,地处两省三市交界的高淳,是镶嵌在南京都市圈及宁杭经济带、宁宣黄成长带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按照现代活力新副城、美丽南京示范区、创新名城南部支点“一城一区一支点”发展定位,南京高淳一幅好山好水里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小康画卷正徐徐展开。
经济高质量支撑小康品质
近年来,高淳把“产城人”融合发展作为经济增长、产业增效、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紧紧牵住重大项目建设“牛鼻子”,牢牢稳住实体经济“压舱石”,努力做大做强区域经济。
稳住经济基本盘。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下行压力,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刺激消费、帮扶群众,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好转,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5%,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工业投资增长10.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2%、3.8%,主要指标基本实现“双过半”,实际利用外资进度和增幅均列全市第一,限上社零增幅全市第一、全社会社零增幅全市第二。
点燃项目动力源。今年上半年,高淳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4个,成功签约韩国半导体、比克电池两个50亿元以上项目,获二季度全市招商工作擂台赛“目标任务进度奖”;11个省市重大项目投资进度57.8%,105个区重点产业项目投资进度48.6%,280个“四新”项目投资进度均在80%以上。
谋划发展增长极。同步推进开发区、高新区、国际慢城、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园、高淳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淳通航产业园六大板块建设。其中,南京高职园已引进4所高校,5年内在校大学生将达到8万人以上,将进一步助推高淳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生态高颜值引领小康风貌
“美”是高淳的城市气质,这种兼具“颜值”和内涵的美,美在文化遗产、自然景观的融合共生,全域大花园建设让高淳360度美景无死角。
自然本底更加纯净。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全域消除V类水体等工作深入推进,扬尘管控、餐饮油烟整治等防治措施全面落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居全市首位,PM2.5浓度好于全市平均水平,固城湖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及以上。坚持不懈的净气治水,使高淳的天更明、水更蓝、山更青,前段时间,水天一色的石臼湖美景“天空之镜”占据各大传播平台热搜榜首。
乡村风光更加秀美。统筹抓好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市级美丽乡村和小茅山田园综合体建设,建成乡村林荫道115公里,成片造林3800亩,村庄无害化卫生公厕、自然村污水管网和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淳青生态观光茶旅成为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三条垄田园慢村入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慢城蓝溪村,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江苏省文明村”“南京市美丽乡村”“南京市乡村旅游十强”“新世纪魅力南京十佳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生态实践更加科学。高淳在全省率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9月份将推出首个GEP区级标准。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获生态环境部专家组肯定、有望下半年创成,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方案获省级批复,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66个子项目完成24项。
改革高成效丰富小康内涵
作为远郊涉农区,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下好乡村振兴这盘棋。
以改革活化资源。高淳是全市仅有的两家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目前已制定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1+5+N”方案体系,提出24类77条改革举措,并在东坝街道开辟了一套全要素试验田,初步形成“三块地”改革、“新村民”户籍等特色。
以改革激发活力。2017年,高淳在全市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初步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2019年全市首批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局,今年上半年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获得省政府批复,全市率先实现街镇区域“一支队伍管执法”;大力推进不见面审批,行政权力事项可不见面率100%,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完成审批服务,做到“一张网络管服务”。同时,街镇集成改革通过市级评估,砖墙、桠溪20个行政村撤并试点顺利完成。全省首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建成投用,28人入选第二批省乡土人才“三带计划”、人数位居全市第一。
民生高水平提升小康感受
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才是能被群众理解并拥护的小康。高淳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加快建设与各层次需求相适应的保障体系,努力打造具有高淳特色的小康社会。“近年来,高淳在保障体系上,打造了不少便民服务圈,什么超市便利圈、养老服务圈、休闲健身圈、医疗卫生圈、文化阅读圈、党员服务圈和基层网格员服务圈等。一个个民生圈,不仅‘圈’出了生活的便利,更‘圈’出了百姓在奔小康的道路上的幸福感。”固城街道机关干部杨来生对南京晨报记者说。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130个新都市项目和165个城乡建设项目、78个精细化建管项目稳妥推进,启动老旧小区出新3.9万平方米,完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等房屋征收48万平方米。10类35项重点民生实事有序实施,引进南师附中、芳草园小学、鼓楼幼儿园等优质教育资源,区人民医院获评国家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全市首家区级养老服务综合中心正式启用。实施再造劳动力优势十项行动计划、“名校优生”入淳计划,加快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省级试点区建设,实现建档立卡低收入人群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
提升精神自足水平。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补短板、抓整改,德润高淳、“最美高淳人”等评选活动深入开展。市民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扎实推进,移风易俗、殡葬改革等工作顺利实施。漆桥古村落等传统村落规划保护进一步加强,乡土文化名人评选、民俗文化展演等工作稳步实施,高淳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充分彰显。
提升安全稳定水平。深入实施27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狠抓危化品综合治理、违法违规“小化工”专项整治,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和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区。今年面对特大洪水,高淳干群团结一心、保卫家园;洪水退去后第一时间研究启动灾后重建、圩堤防加固工程等,筑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如今,高淳人正在追求更高层次美好生活。特色养殖、乡村文化旅游等,一系列好的产业政策纷纷落地,全区人民干劲十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奋斗逐梦,相信高淳人发展的康庄大道一定能越走越宽广。
来源:南京晨报
通讯员 杨军 邱霞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卢斌
高淳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