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向创新要第一增长动力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0年12月03日07:26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南京:勇争一流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1月28日上午,在南京举办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30个智能制造重大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金额536.3亿元,超过3200家企业参展本届大会的云上展馆,线上参观人数超过800万人次。11月29日,1万名跑友参加南京马拉松,南京用周密的疫情防控、先进的科技手段、一流的服务保障,打造了一场“创新名城 美丽古都”的活力盛典。

今年前三季度,南京经济增幅3.3%。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重要活动如期而至,没有什么能阻挡南京这座城市发展的脚步。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说,要进一步走好总书记指明的发展新路,按照总书记赋予江苏的新使命新任务,瞄准高质量发展、高能级城市、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谱写长江南京段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走在前。

“五大突破”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南京在131个经济体中创新能力排名第21位,在国内仅次于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2017-2020年,从第94位、27位、25位到第21位,南京实现“四连跳”。

南京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3年持续用力,高新技术企业从1850家增长到去年的4680家,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全市独角兽瞪羚企业总数达422家。

“‘十四五’的5年是创新发展的5年,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更加需要突出科技创新这个战略支撑。”张敬华说,南京着力推动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高质量发展,一定要在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创新空间载体建设、开放合作创新拓展五个方面实现大突破,到“十四五”末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

早在2017年底,南京就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连续3年新年第一个工作日都召开“创新名城”建设大会,连续3年制定实施关于创新的市委一号文;在全国第二个成立市委创新委,强化抓创新的顶层设计,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整合提升高新园区并实施去行政化改革、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完善人才服务政策体系……“创新”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号工程。

今年10月,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创内生安全云平台“莲花哪吒”,标志着我国开辟的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新领域进入应用创新的新阶段。南京重点打造以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一室一中心”等为代表的重大创新平台,加强技术攻关和源头创新。

南京楚航科技有限公司由德国海归人才团队创立,专门研发基于新型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智能驾驶系统。落户南京后,仅用1年就从2人团队的小公司成长为90多人、估值达6亿元的高成长性企业。3年来,南京建立一批科研人员持大股、项目化落地、市场化运营的新型研发机构,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有效模式。新增新型研发机构超过400家,孵化引进企业超7000家,8位诺奖图灵奖得主、115位国内外院士参与其中。

从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中国·南京智慧公共安全大会,到国际微纳创新联盟成立、幕府创新区产业发布,连日来南京重要活动接连不断,同时紧锣密鼓召开不同领域座谈会,听取各界对南京“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

南京明确,继续努力,全方位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到“十四五”末,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两万家,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真正把南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打造高能级区域增长极

未来5年是我国城市发展版图重塑的重要窗口期,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城市群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提升城市能级,打造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这是南京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特别要求江苏“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张敬华表示,南京一定要发挥好人口、市场、产业、枢纽等优势,紧紧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在提供高质量供给、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上做示范,同时要更高水平扩大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通道。

11月28日,安徽滁州在南京举办文化旅游推介会,首次对外发布“一码游滁州”,今年底滁州西环高速将完工通车,这条高速在全椒县西北侧衔接合宁高速,滁州将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南京,其爆发式发展还将持续。南京轨道交通顺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趋势,持续推动核心区域轨道交通线网加密,加快推进宁句、宁马、宁扬、宁滁城际等建设,构建都市圈通勤网络。在更大范围内,以南京为中心的“米”字形交通网络正在形成。盐通高铁日前完成提速试验,届时南京到连云港的时间将从5小时缩短到2小时左右。

有强大的产业才有强大的辐射。南京在全国率先实施“链长制”,组织开展8条产业链补链强链行动。今年前三季度,南京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8.5%、23.1%、20.6%、14.6%。南京启动“125”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突破行动,目标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规模超万亿元,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两大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五大集群规模分别达2000亿元左右,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三。

“高品质生活”满足百姓向往

每天清晨和傍晚,在长江南京段,从南边的鱼嘴湿地到北边的幕燕风光带,到处可见锻炼休闲的人群。推进中的沿江两岸9大城市客厅正在为南京市民提供广阔的公共空间,长江已成为这座城市最令人向往的风景。

今年8月,南京组建紫金山玄武湖规划保护建设指挥部,开展区域资源整合环境提升有关工作,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心公园,建设市民共享空间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详细规划将启动国际招标。

一双“生态眼”把占95%工业废水污染负荷的319家工业企业、6个饮用水源地、7条主要入江支流、9大片区机动车尾气、1400多家建筑工地、长江岸线、工业园区,全部纳入实时监控。

让水源安全、空气清新,推进高效能治理,创造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品质生活,让南京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南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忠实践行。全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28.8微克/立方米,22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水环境质量位居全省首位,入选全国首个生态园林城市。

位于南京老城南门东片区的小西湖片区,改造方式秉承“小规模、渐进式”,“延续生活、延续传承”,在留下大量原住民的同时,也保留了老城南的“烟火气”。

“品质”正成为南京建设的关键词。过去5年,南京主城区累计整治老旧小区909个5503栋、面积1874万平方米,惠及21.78万户居民。

面向“十四五”,南京将围绕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幸福人生、扎实推进富民增收、持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加快建设成为一座以人民为中心的美丽古都。(董 翔 颜 芳)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