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海事服务泰州高质量发展 “祥泰之州”唱响蓝色乐章

2021年11月17日17:54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截至10月31日,安全保障到港船舶28.3万艘次、到港船舶载货量2.9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8.41%、3.54%;查验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2805艘次、保障外贸货物吞吐量237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2%、16.48%。

跃动的数字,闪耀着泰州海事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成就。近年来,泰州海事局在泰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围绕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和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持续推进,对标对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奋斗指向和“致力民生,聚力转型”,全面依法履职、锐意进取,主动服务泰州、守护泰州、融入泰州,助力泰州走在全国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前沿方阵。

无人自助值守站服务到码头。泰州海事局供图

以优质服务促更高水平开放

“合并以后,我们局属高港、滨江两个海巡执法大队现在是合署办公、实施一体化运行。”11月15日,泰州海事局高港海巡执法大队大队长严栋说,为了主动适应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两区”融合发展,更好服务“药城与海港并进”,该局对局属执法大队专门做了改革。

据介绍,为推动泰州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泰州海事局开展全市港产城融调研,主动建言献策,目前已发布靖江、泰兴两地调研报告;贯彻实施《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2021年)》,调整优化航路航法,持续改善辖区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不见面审批、口岸联合查验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持续提升12.5米深水航道效能,运行全要素“水上大交管”,高质量服务船舶进出港。

同时,该局还积极服务常泰长江大桥、江阴二通道等重点工程施工,助力泰州市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保障12.5米深水航道维护性疏浚作业;在建水工项目数量居江苏省沿江八市之首,助力泰州市沿江码头提档升级,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

泰州海事局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国首批内河船舶“多证合一”证明书在泰州发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在辖区重点码头、基层站点建成运行8个海事政务自助服务站,30项政务服务事项、90%以上窗口业务实现全程不见面审批,政务平均办结时限压至法定时限的50%。

在服务发展方面,泰州海事局全力助推泰州建设世界船谷。开展试航船舶全过程监管、全市造船及配套产业发展等造船产业政策研究,向泰州市委、市政府呈送《关于打造世界一流“船谷” 擘画高技术船舶全产业集群发展蓝图的报告》。服务造船产业做大做强,服务集油散化兼装一体特种船舶(OBO)、高端海上旅游艇、全球最大LNG罐箱运输双燃料甲板货船、全国首艘内河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在泰建造。

全国首个全要素船籍港管理平台在泰州上线运行。泰州海事局供图

以智慧监管保安全畅通

2021年6月,全国首个全要素船籍港管理平台在泰州海事局上线运行,泰州全市65家航运公司和1128艘船籍港管理船舶纳入平台管理,实现“静态数据集成、实时船位跟踪、分类分级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航运公司管理水平和船籍港船舶安全运营水平。

泰州港“龙形水道、世界大港、钻石中轴、祥泰之州、安全高地”特征明显,航线网络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长江通航密度最高、航运最繁忙、监管难度最大的水域之一,也是长江南北融合的重要通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保障长江泰州段水域安全,必须要向智慧监管发力,筑牢安全堤坝。为此,泰州海事局矢志创新,发布全省首个《泰州沿江内港池水上交通安全和船舶防污染管理指南(1.0版)》,建立全省首个“智慧海事研发测试基地”,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智慧监管的同时,该局还着力推动消除一批重大隐患,重点管控一批重大风险,创新形成一批典型做法。“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实现长江泰州水域三无船存量历史性清零,分阶段取缔水上过驳作业,结束了长达40年的水上过驳作业历史,并建立长效治理机制。”泰州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周守猛介绍。

疫情期间,泰州海事局坚持高标准联防联控、靶向施策,确保“管得住”“防得准”,为水域安全加码。督促辖区所有对外开放码头、引航站等建立涉外疫情防控专班,持续强化专班管理、引航管理、船岸船船界面管控,运行熔断机制;强化在港国际航行船舶管理,全面落实船岸、船船界面管控,全方位做好水路疫情防控;同步加强船员换班管理,今年以来稳妥实施国际航行船舶中国籍船员在泰州换班275艘次、3693人次,占江苏全省33%。

以生态优先助绿色发展

“我们持续推进危化品货主(码头)高质量选船机制,到港危化品专业化选船率达到98%。”泰州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处长吉仁介绍,近年来,该局坚定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严格压实生态红线,聚焦高水平生态,积极推动长江航运绿色发展。

做实船载危化品管理。在江苏海事系统内率先开展船载危化品管理“江苏模式”泰州先行试验区、危化品运输船岸协同管理泰兴示范区建设,基本完成德桥仓储示范点建设,汇聚智能监控、红外防撞声光报警等10项行业前沿科技;牵头制定全国首个LPG船专用选船标准,在全国率先试点提升到港液化气船门槛。

做优船舶污染防治。深化“一零两全四免费”治理机制,推行体系内船舶和港作船、公务船生活污水管系舷外直排阀全铅封,首创“末位问责制”,对沿江码头污染物接收情况“每月一次排名、每月一次通报、每月一次问责”,督促码头全面落实船舶污染物接收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船舶污染物“先接收后作业”制度,今年以来,累计实施船舶垃圾接收10.1万次,生活污水接收7.5万次,分别同比增长26.7%、94.9%。

做强绿色港口建设。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推动安装长江首个运用于饮用水源地油污染监测的“浮动式水面溢油监测报警系统”,联合泰州市交通运输局推动落实内河船舶先接岸电后作业制度,新建、改造岸电设施120套,非危泊位岸电设施覆盖率100%,岸电总容量2.24万千伏安。联合天津水科院,在长江泰州水域首次试点船舶黑烟检测普查和研究,有效填补江苏在船舶运行阶段开展大气污染物排放检测的空白,并初步建成“桥基、岸基”固定式和“船基”移动式“三位一体”的船舶尾气遥感监测网络,助力泰州市绿色港口建设迈上更高层次。(肖文斌)

(责编:唐璐璐、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