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战疫半月记:防疫发展两手硬 温暖坚定待无恙

淮安市支援医务人员周雪梅在苏州姑苏区进行核酸采样。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苏州战“疫”半个月后,当地疫情防控形势正在日趋好转。截至2月28日24时,苏州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1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9例。目前,苏州已有11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6000人解除隔离,封控区和管控区分别减少2个,社会面初步实现“清零”,多个景区、商场恢复开放,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2.13疫情发生以来,苏州第一时间全力投入抗疫斗争,在不停工、不停产的基础上,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说。
众志成城战疫情
2月13日晚,4人核酸检测复核结果阳性。疫情会不会扩散,时间要持续多久,生产生活怎么办?江南的初春里,透着几许担忧与寒意。隔离管控、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环境消杀……应急机制连夜启动,一切紧张有序。
2月14日新增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2月15日新增确诊病例18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2月16日新增确诊病例16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本土确诊病例持续上升,苏州多地启动区域核酸检测。“开展多轮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感染者,从而实现精准防控。”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张钧介绍,苏州市共设置采样点9133个。
疫情就是险情。对于常住人口超过1200万的苏州来说,没有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没有快速高效的应急机制,不足于应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2月18日,苏州市委组织部、市委市级机关工委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打赢疫情防控战》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全面发动起来、组织起来。
姑苏区沧浪街道三香社区工作站站长贺婷告诉记者,该社区十多名社工从14日凌晨就已全部就位,一直坚守岗位,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作为党员,只要百姓安心,再辛苦都值得。”让贺婷感动的是,省内兄弟城市的医务人员伸出援手,与苏州人民并肩抗击疫情,终于迎来了现在的阶段性成果。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苏州本轮疫情发生后,江苏省内南京、徐州、常州、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等地6200余名医务工作者星夜驰援。周雪梅来自淮安市洪泽区一家医院,她被分配至苏州三香公园核酸检测采样点。“我们17日夜里11点多赶到苏州,18日凌晨5点多就赶到采样点,每天至少采样1500人。虽然累了点,但使命光荣。”数据显示,截至2月25日,苏州全市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超过5800万人份。
累了,在桌子上趴一会儿;饿了,泡一碗方便面充饥。疫情期间,数万名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和国际友人舍小家为大家,只为守住一个共同的“家”。2月18日,由于连续三天两夜连续工作,苏州市工业园区“85”后党员杨俊也在组织完成第四次区域核酸检测后突然晕倒,在医院醒来后仍然牵挂着一线的防控工作。
苏州社会面“清零”后,马路上的车辆逐渐多了起来。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防疫发展两手硬
连日来,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消息接踵而至:2月23日召开的全国防疫工作视频会上透露,苏州疫情得到基本控制;25日,苏州有11名患者治愈出院,封控区和管控区各减少2个,社会面初步实现“清零”,多个景区和商场恢复开放;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苏州疫情近日新增感染者主要来自管控人群,疫情整体处于下降趋势,社区传播风险逐步下降。
如何在巩固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的前提下,确保经济社会运行平稳?2月24日,苏州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的工作意见》。《意见》提出,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切实加强民生保障、加强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纾困服务三个方面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工作。
苏州工业园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重新按下“启动键”,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当地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有企业近万家,其中工业企业1400多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450家,数量及产值占园区比重均超过一半。为降低疫情影响,园区采取提前摸排部署、梳理名册、编制复工方案、解决物资保障等措施,确保企业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
本轮疫情以来,吴中区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保障工业企业生产运行。截至2月24日,全区已复工规上工业企业达1010家、复工率98.2%,到岗员工13万人、返岗率97.9%。
“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苏州对受疫情影响企业采取了一系列临时性、应急性的制度安排,比如各金融机构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开设了融资绿色通道,税务部门也出台了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的延期政策。”苏州市发改委副主任虞峰介绍。
不仅如此,为全面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苏州还提出重点抓好交通保障,确保物流通道畅通,切实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此外,苏州要求各地各部门对照年度目标任务,结合一季度既定安排,切实做好纾困服务、稳企复产各项工作,指导企业科学组织开展员工体检,进一步强化用工保障。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做核酸”“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做核酸”……半个月来,这样的诗意“调侃”,让人们已经见证了苏州人在战疫过程中慷慨从容、温暖坚定的力量。
春已至,待无恙,相约姑苏赏春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