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获得国家批复的都市圈,南京凭什么?

2021年02月10日08:03  来源:交汇点
 
原标题:首个获得国家批复的都市圈,南京凭什么?

春节来临前,“南京都市圈”突然成为朋友圈里妥妥的“C位”。2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原则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复函明确,南京都市圈将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助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为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1号君了解到,这也是首个获得国家批复的都市圈发展规划。有了“官方认证”,一向低调的“蓝鲸人”再次用实力惊艳世人。

全国首个,为何是南京?

长三角城市群,以不到全国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是正在崛起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城市群的“硬核”。

“南京都市圈”初步构想的提出始于2000年的江苏省城市工作会议;2002年,南京、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滁州6座城市共同编制了早期的南京都市圈规划,地跨苏皖两省的南京都市圈架构雏形初具;2007年,首届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召开,签署了《南京都市圈共同发展行动纲领》;继而到2013年,南京都市圈第一届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召开,成员增加了江苏淮安和安徽宣城,扩大至8个城市;在2020年12月底召开的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上,常州下辖的两个县级行政区溧阳市、金坛区成为新成员,南京都市圈由此形成了“8+2”的城市格局。

目前,南京都市圈规划范围则拓展到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8市全域及常州市金坛区和溧阳市。总面积6.6 万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3500万。

从全国最早启动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到全国首个获批规划的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起步早、跑得快,在全国都市圈中同样大放异彩。

在恒大研究院“泽平宏观”2019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中,十大最具发展潜力都市圈的排名,南京都市圈排名中国第五,仅次于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四大都市圈。

南京的“强磁场”来源于南京的“战斗力”。2019年,GDP位居第11位的南京,在2020年实现GDP达1.48万亿元,增幅居GDP超万亿城市前列,经济总量继2016年首次进入全国GDP万亿元俱乐部城市后,又首次跻身全国十强之列。

今年1月的市两会上,南京首次提出五年打造“超大城市”的目标,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超大城市。面向“十四五”,南京未来的城市定位之一是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

纵观此前获批的国家中心城市,一般都是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中获批的。2016年5月,成都在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获批;2016年12月,武汉和郑州在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获批;2018年2月,西安在国务院批复的《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中获批。

由此不难预测,南京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也将指日可待。

江苏+安徽,1+1>2

“请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指导推动政策会商和项目对接,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复函》明确,南京都市圈建设,江苏与安徽要“协同作战”。众网友调侃:“‘徽京’再次坐实了!”

徽京虽然只是一句调侃,但背后是南京与安徽一众城市“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

历史上,江苏与安徽同属江南省。江南一省不仅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更是当之无愧的“高考强省”,素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

两省“分家”后,循着不同的路径,探索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南京地理位置远离江苏的几何中心,苏北近两年才有望加入南京“1.5小时交通圈”。而南京与马鞍山、滁州等苏皖交界线上的城市反倒走得更近,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中有一半隶属安徽。

由点及面,南京都市圈的苏皖互动从毗邻地区开始绽放。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实施,其中六个省际毗邻区域合作示范区,南京都市圈独占一半:浦口—南谯、顶山—汊河、江宁—博望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不仅是南京都市圈发展的标杆,更为更高层级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率先探路。

浦口—南谯,扮靓生态经济“样板房”;顶山—汊河,打好产业科技创新“基础桩”;江宁—博望,种好民生一体化“试验田”。南京都市圈三个毗邻区域示范区各展所长、各显其能,生态、产业、民生一体化融合多点开花。

以示范区为起点,南京与马鞍山、滁州等经济腹地愈发“亲密”。2月7日,宁马城际S2(南京段)、宁滁城际S4(南京段)两条跨市地铁同时迎来首次环评。待通车后,宁马、宁滁同城化“都市圈通勤交通网”将让三地居民更亲如一家,从此,工作在南京、家住在马鞍山滁州的个案将越来越普遍。

如何在“发散”前先“聚集”

都市圈,是一个城市辐射能力的终极检验,对于南京,如何在“发散”前先“聚集”,正成为它的必答之题。

2020年12月19日,河西金融城三期项目正式开工,就是南京在金融领域聚集资源的有力体现。1号君了解到,该项目将打造现代、时尚、宜用的都市活力街区,汇聚金融总部、超甲办公、未来商业等多元业态,进一步提升河西新城的金融集聚度,更好彰显总部经济效应、放大金融服务功能。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钱往哪里流,人和资源就会往哪里去,未来这里才有足够的溢出效应,继而能够辐射周边。南京自然深谙其道,并将金融视作南京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南京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提升12位,列全球第89位;在内地入选城市中排名第7位,较上期提升2位,南京金融的首位度和显示度不断提升。

不过,南京并不满足。2月7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2021年金融机构负责人座谈会,会上透露,目前全市正在研究制定加快东部地区重要金融中心建设的政策文件,计划以河西南京金融城为核心集聚区,致力打造资源高度集中、资金高度汇流、人才高度聚合的金融中心城市。同时,南京市希望各金融机构,推动在宁布局独立子公司或总部型、区域型和功能性金融机构,助推南京金融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提升金融辐射力和影响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沈佳暄 陈澄

(责编:萧潇、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