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常州2月18日电 (马焘焘)2月18日上午,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新春第一会——全市创新发展大会。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指出,面向“十四五”发展新蓝图,推动创新再出发是常州发展的唯一选择,要将创新作为常州的“最核心战略”,将创新打造为常州“最硬核力量”“最鲜明标识”。
齐家滨在会上说,全市创新发展大会作为春节后“第一会”,既是总结激励的嘉奖会,也是鼓劲加压的动员会。2020年,全市上下扛住疫情巨大冲击,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大战大考交出合格答卷,名列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11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第16位、先进制造业城市第17位、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第18位。上市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珠峰高程测量、中国天眼、嫦娥奔月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中都有常州元素。
齐家滨指出,面向“十四五”发展新蓝图,推动创新再出发是常州发展的唯一选择,必须扛起创新再出发的担当,坚定不移将创新作为常州的“最核心战略”;立足连续15年开展科技长征的坚实基础,必须坚定创新再出发的信心,持之以恒将创新打造为常州的“最硬核力量”;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必须激扬创新再出发的斗志,鼓足干劲将创新打造为常州的“最鲜明标识”。要以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以科技创新带动社会全面创新。要提高“创新密度”,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超5000家、人才资源总量超185万人、科技型上市企业超100家,R&D投入占比达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5件。要提高“创新力度”,“十四五”市区两级拿出400亿元科创资金,撬动1600亿元社会资本,五年形成2000亿元投资规模,从“后补贴”转向“前激励”,“饱和式”投入,举非常之力、行非常之策。要提高“创新浓度”,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更加开放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升全社会创新的便利性、宽松性和包容性,营造“可以失败,但不可以不创新”的氛围。
齐家滨强调,创新再出发,重点是要做好“五件事”。一是要搭平台,构建创新“策源地”。要全力打造重大创新平台,建好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高校与城市共生共荣,聚合更多资源,创造无限可能;二是要建载体,种好创新“丰产田”。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构建以重点园区为特色、高新园区为支撑、双创基地为基础的创新布局,让创新种子尽早萌芽,创新幼苗茁壮成长,创新树木茂密成林;三是要强产业,打造创新“集团军”。坚定不移通过创新赋能实体经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在海内外开展“揭榜挂帅”,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发挥市领导挂帅的“链长制”作用,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四是要聚人才,点燃创新“强引擎”。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升级版,为各路英才来常创新创业拿出最大诚意、最好资源、最优服务,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0万人以上;五是要优环境,营造创新“生态圈”。积极营造最优创新环境,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抓科技金融,抓知识产权,抓服务保障,抓场景应用,使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在常州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容易成功。
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虎指出,全市上下要全面落实创新政策,增强责任意识和行动自觉,全面落实1+1政策体系,推动形成全社会创新、全方位创新的生动局面。要全力做强创新主体,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大力发展链主企业。要全心引育创新人才,树立引才聚才的强烈危机感和紧迫感,推出“动真格”的举措、最贴心的服务,懂得引才之策、留才之道,舍得下本钱引育人才,对看准了的创新项目、创新人才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让常州成为天下英才最向往的地方。
大会发布了《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形成贯穿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人才支撑、科技金融为重点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会上还表彰了一批中国工业大奖、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常州市重大贡献奖、2020年“星级企业”的单位以及一批创新企业、创新平台和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