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江苏赛区)开赛 

南京溧水开发区发力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链条

2021年06月24日11:09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溧水赛场智能监控室。李四摄

6月23日,首届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江苏赛区)在南京溧水开发区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开赛,作为南京创新周期间的一项重点活动赛事,该活动旨在更好地发掘优质智能交通产品和技术,给企业、研究机构、金融机构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测试赛上,一款新能源无人驾驶小型公交车亮相,该车长4.5米,高2.65米,宽2米,一次可以容纳8个人。在25公里/小时的时速下,体感平稳,通行顺畅。车上装了3个激光雷达,3个摄像头,通过遥感技术,让车子实现全方位采集、识别行车路线的功能,而超声波雷达则可以用来近距离检测障碍物。据悉,预计今年7月,这款无人驾驶公交车就会投放使用,穿梭在溧水的地铁和机场沿线,届时市民可以感受到无人驾驶的便利。 

比赛现场,不少参赛队伍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赛在国内并不多见,“符合要求的赛道,不是哪里都有的,赛事也需要通信、交通管理等一系列保障,如果不是政府搭台,企业之间很难广泛交流,切磋技艺。”一名参赛者说。  

溧水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李四摄

首届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缘何能落地溧水?这与当地多年来的谋划布局有关。据了解,早在2013年,溧水区委区政府就明确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全区第一产业予以培育,在溧水开发区规划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目前溧水开发区已云集比亚迪、金龙、长安、恒天等6家整车制造企业,上下游相关产业链企业约100家,基本形成了从整车制造到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覆盖上下游产业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系统,已成为全省最大和全国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现在,溧水开发区又全面瞄准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的广阔蓝海,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条。

据介绍,溧水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总长8.5公里,覆盖5G通信网络、北斗差分定位、C-V2X车路协同、微环境气象、半封闭测试环境等基础设备设施,并已引入专业团队成立运营公司,建立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与评价体系,持续为测试主体提供运行安全、行业应用、特殊交通环境等丰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测试及研发测试服务。目前测试道上已部署包括事故多发路段、限速预警、闯红灯预警、绿波车速引导,超速、逆行车辆提醒,气象信息,行人横穿,道路异物提醒等22项车路协同测试场景,实现车辆上路实测,全功能示范。此外,测试道路侧还建设交通情报板、V2X信号机、电子交通标志、智能站台等设备,引导企业加装车载设备、安装高精度定位设备,可在部分路口试点实现特种车辆优先等特殊场景,开展技术验证和效果评估等,未来还将推广至公交车优先场景。

夏云走访辖区内新能源企业。李四摄

溧水区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夏云表示,政府斥资千万打造智能测试路,就是为了促进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智能网联车联研发测试,对场地环境要求很高,政府出钱做工程建道路,给当地企业研发做服务配套,能降低他们的研发成本,也能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引育智能网联企业落地。”他表示,溧水经开区将在智能商用车、汽车执行控制部件、车载软件算法、车载终端研发等领域完成产业布局,加大产业优势,提升产业生态链质量,丰富终端市场“科技供给”,全力构建产业生态开放格局,为引领全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作出示范性探索。

为了切实保障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和辖区内新能源企业稳健发展,溧水经开区做了一系列政务服务创新举措。比如设立分管领导联系点,由“企业找领导“变成“领导找企业”,分管领导每人直接对接6到8家企业,每个月须走访一遍,了解企业状况,协调企业在经营种出现的问题,做到“主动服务,解决问题”。此外,还定期举办产业链活动,发布相关优惠政策,组织供需洽谈,根据落地企业要求,面向全国定向邀约领域专家、产业链企业参会,以便丰富产业链,获取行业新动向等。

夏云说,智能交通是新一代智能基础设施的典型代表,涵盖了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自动驾驶、智慧出行服务等多个落地场景,将切实有效提升人们日常出行以及物流运输的安全和效率,实现零交通事故、无拥堵顺畅出行。溧水经开区发力智能交通,也是为了做到切实惠民。(周西宁 罗来卿) 

(责编:唐璐璐、吴纪攀)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