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企业致力肝病早期诊断 全国双创周上备受青睐

据新华社报道,10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双创周启动仪式上视频巡视了无锡海斯凯尔医学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海斯凯尔”)新成果的展示。说起当日视频连线的情景,公司联合创始人邵金华激动不已:“总理鼓励我们把技术和产品推广到基层医疗机构,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当日,海斯凯尔展示了其最新核心产品iLivtouch肝脏无创定量诊断系统。邵金华说,能在全国双创周启动仪式上亮相,对他们这家创业公司而言意义非凡,“让更多的人知晓关注肝脏健康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对创新创业的前景更有信心”。
由于肝脏没有痛觉神经,肝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一直是全球性的医学难题。“如果能有某种检测技术帮助人们尽早发现病情,那将挽救多少生命!”十多年前,还在清华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的邵金华研究“肝脏弹性成像”理论,并由此确立了日后的创业方向。
创业不易,跨界研发医疗设备困难重重。除了技术研发,还有企业注册、资金短缺等难题要面对。无数次建模型、写代码、调系统,并经过动物实验、模型实验、人体实验到临床实验后,无创肝纤维化诊断系统逐渐成型。“2010年,我无意中发现了无锡正在开展的人才引进项目。”于是,凭借一份人才项目申报书,邵金华和两位创业伙伴迅速在无锡高新区创立了海斯凯尔。
“科研要求高精尖,产业发展则要求稳定、可靠和安全。从生产到销售环节,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参与,入门指导能避免企业走不少弯路。”在邵金华看来,当地对新企业的入门指导起到了“及时雨”的作用,“不仅为我们提供资金、场地和配套,还在省科研人才的优惠政策和申报方面提供了诸多便利。”到2014年,海斯凯尔研制出全球首台影像引导的肝纤维化无创检测系统——FibroTouch,实现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一次突破。
“我们的人才引进工作有一条自己的路径。”无锡高新区人社局局长冼薇表示,当地一方面坚持“从项目到人才”,即引进一个项目,引来一群人才,另一方面也在探索“从人才到项目”,即引进一个人才,培育一个产业,已经成为国内瞬时弹性成像技术领军企业的海斯凯尔就是成功案例。
近年来,海斯凯尔陆续获得多项国家和省市级科技项目支持,获得两项中国专利优秀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省专利发明奖、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新技术新产品成果银奖等技术荣誉。光环如许,正是企业团队在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中成功创业的写照。
“目前,我们同时开展了十多项涉及近50家医院的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也在努力建立临床应用标准。”邵金华透露,海斯凯尔未来还将在超声弹性成像设备研发方面进行持续投入,以开发应用包括乳腺、甲状腺、心脏等人体多脏器的无创检测设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