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江蘇頻道 >> 圖片
比賽現場。常州高新區供圖 2024常州新北半程馬拉鬆開跑 萬余名跑者參賽

  比賽現場。常州高新區供圖 青少年參賽者。…

楊慶國一手操辦下建成的增梯至今已運行了4年。人民網記者 馬曉波攝。 調查︱南京老樓增梯“后半篇文章”怎麼寫?

  “電梯管家”楊慶國,管不動了。 楊慶國是南京玄武區黃埔花園居民,今年已經82歲高齡。…

比賽現場。海門區委宣傳部供圖 2024南通海門馬拉鬆開跑 萬名跑友參加

  比賽現場。海門區委宣傳部供圖 11月10日,2024南通海門馬拉鬆鳴槍開跑,國內外萬名跑者參賽。…

57萬標箱!江陰港提前50天達到上一年度集裝箱吞吐量

  正在裝箱的“三晟興”輪。江陰海事局供圖 11月10日,隨著“三晟興”輪在江蘇江陰蘇南國際集裝箱碼頭裝箱完畢后開航,江陰港提前50天達到去年全年57萬標箱吐吞量,同比增長17.72%。…

國民黨江陰要塞司令部舊址內,工程師在檢查供水系統。人民網 郜超攝 革命舊址尋訪 | 爭渡爭渡,敢叫天塹變通途

   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物局聯合人民網江蘇頻道,開展“紅色中國·江蘇印記”革命舊址尋訪系列活動。值此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今年的尋訪活動主題聚焦“追尋革命足跡 凝聚奮進力量”。人民網採訪團隊陸續走進我國百年近代史上30多處革命文物文保單位。本次尋訪走進和渡江戰役有關的多處革命舊址,這場戰役以摧枯拉朽之勢突破長江天塹,為新中國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南通海達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內,工人們正在對紫菜進行深加工。人民網 徐晨曦攝 向海而興 “如日東升”

   今年是南通市被列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40周年。40年來,南通市堅持江海聯動開發、內外開放並舉,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20年成功躋身GDP萬億之城,下屬區縣“七虎”競逐。面向未來,南通正把沿海發展作為邁向“下一個萬億”的最大增量。為此,人民網推出“南通,向海40年”系列報道,本篇聚焦如東縣。…

來自海外的水晶原石在東海加工成精美水晶產品。人民網 李昱辰攝 絲路青年遇見江蘇

  坐標連雲港國際汽車綠色智能物流中心,一輛輛AGV移動機器人在場地內來回穿梭。AI算法、數字孿生等新興技術為該中心賦予了“數智大腦”,每天有3000台以上的國產汽車從這裡轉運出海。…

等待運輸的車輛。惠山經開區供圖 首批40台“無錫造”新能源皮卡出海

  等待裝運的車輛。惠山經開區供圖 11月1日,位於無錫惠山經開區的上汽大通無錫分公司廠區內,首批40台電動皮卡訂單車——上汽大通MAXUS eTerron9發運法國。…

圖1  2024年7月9日,督察組暗查發現,徐州天安化工公司焦爐大量煙氣直排 江蘇淮安宿遷徐州等城市空氣質量出現反彈

  2024年10月,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江蘇省發現,淮安、宿遷、徐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責任落實不到位,一些涉氣行業污染治理不力,有的“兩高”項目產能置換不規范,機動車尾氣檢測和治理機構違規操作,空氣質量出現反彈。 一、基本情況 淮安、宿遷、徐州市是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在全省長期靠后,2023年細顆粒物(PM2.5)濃度出現反彈,優良天數比率同比下降,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南京新濟洲候鳥“大食堂”新客不斷

  比去年早了約15天,冬候鳥遷徙“先頭部隊”今年提前光臨南京長江新濟洲國家濕地公園。這裡是南京首個國家級濕地公園、長江入蘇第一洲、我國首個長江洲灘型濕地公園,區域內植被和野生動物幾乎不受人為打擾,成為鳥類等野生動物的天然“大食堂”“大宿舍”。…

航拍通州灣呂四起步港區“2+2”碼頭。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深水大港 啟東圓夢

   今年是南通市被列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40周年。40年來,南通市堅持江海聯動開發、內外開放並舉,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20年成功躋身GDP萬億之城,下屬區縣“七虎”競逐。面向未來,南通正把沿海發展作為邁向“下一個萬億”的最大增量。為此,人民網推出“南通,向海40年”系列報道,本篇關注啟東市。…

《人民日報》2024年10月29日10版 版面截圖 人民日報︱江蘇等多地推動“法理情”結合 化解糾紛

  《人民日報》2024年10月29日10版 版面截圖 福建廈門市思明區司法局筼筜司法所專職調解員邵甘草(右)正在整理調解文書。本報記者 施 鈺攝 遼寧沈陽市大東區鐵道兵社區召開鄰裡糾紛調解會。…

金風科技大豐基地總裝車間。受訪者供圖 綠能綻放,鹽城勇當“碳路先鋒”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並寄望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作為制造業大省,江蘇把堅守實體經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強省之要,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具備良好的條件和能力。為此,人民網推出“在江蘇,看見新質生產力”系列融媒體報道,本篇關注鹽城發力風光儲氫一體化綠能賽道。…

演出現場。人民網 呂倩媛攝 靳東主演話劇《溫暖的味道》在南京上演

  演出現場。人民網 呂倩媛攝 人民網南京10月26日電(呂倩媛)10月25日晚,由王延鬆導演、靳東等領銜主演的話劇《溫暖的味道》在江蘇大劇院上演,這也是該劇在南京的首場演出。…

航拍生態科技島。建萱攝 南京江心洲:生態科技“雙面繡”

   大到一個省,小到一座城,都有諸多星光閃耀的標簽,它們代表著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成果,是江蘇綜合實力的不同側面。有些成績、榮譽雖屬國內拔尖、業內頭籌,但並不為外界所熟知。為此,人民網推出“你所不知道的江蘇”專欄,向你介紹“蘇大強”鮮為人知的另一面。本期聚焦南京江心洲從農業島到生態科技島的精彩變身。…

朱二帥從烏拉圭採購的“紫水晶王”。受訪者供圖 絲路青年 遇見江蘇丨紫水晶跨國記

  4米高、3米寬、8噸重,一家水晶商行裡擺放的“紫水晶王”格外顯眼。“這麼大的紫水晶,我還從未見過!”烏拉圭《共和國報》記者Vanessa說。…

拉美記者在人造草坪上踢足球。人民網 周夢嬌攝 絲路青年 遇見江蘇丨把人造草坪鋪到拉美

  “這是我在中國的第一個進球得分!這草地真的很好。”10月20日上午,江蘇淮安,巴西247新聞網記者Guilherme與阿根廷《號角報》編輯Nicolas剛剛在人造草坪上較量了一番球技。…

養殖戶展示新採收的豆丹。人民網 黃啟源攝 江蘇連雲港:一條豆丹養出10億元產業鏈

  日前,在江蘇連雲港市灌南縣堆溝港鎮平橋村豆丹養殖基地,養殖大戶朱同林忙著將攀爬在大豆枝葉上的豆丹一條條採收下來,放入裝有木屑的桶中,桶滿后入筐過磅、裝車銷售。 豆丹原本是蠶食豆葉的害虫,在連雲港人眼中卻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綠色食品。…

修整后的道路。伊楊陽攝 辦實事丨小區內部路破損出行難?徐州銅山區:專班推進解決!

  新修的小區內部路。受訪者供圖 眼見小區裡破損不堪的路如願修好,江蘇徐州銅山區居民伊女士對當地政府的辦事效率甚為滿意。…

勝利圩片區高標准農田裡,水稻進入成熟期。劉列攝 南京最大“糧倉”開鐮收割

  10月21日,被譽為南京最大“糧倉”的高淳區勝利圩片區高標准農田內,萬畝水稻開鐮收割。作為南京的農業大區,高淳區今年新建高標准農田500畝、“噸糧田”8000畝,落實省、市水稻綠色高產高效創建豐產片14個、總面積1.5萬畝,水稻種植面積達12.67萬畝,優良食味稻米種植佔比達78%,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達97.8%。…

上一頁 5 6 7 8 9 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