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敬安鎮打造辣椒科創小鎮助農戶走上致富路

2020年06月23日16:11  來源:徐州日報
 
原標題:小辣椒種出了大產業

沛縣敬安鎮積極在現代農業上求突破,大力調整制種辣椒的品種結構,引導農民把小辣椒種出了大產業。全鎮辣椒育種面積已達1.6萬畝,平均畝純效益1.5萬元,每年實現制種生產產值3.2億元,直接帶動鎮內近5萬農民致富,種植地輻射帶動周邊3省5市,產銷佔據全國辣椒育種市場的半壁江山。

◆小辣椒吸引多路專家客商

6月18日,2020沛縣辣椒產業發展產學研對接活動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業專家及產業界翹楚近百人匯聚沛縣,共同參觀考察了江蘇省辣椒院士工作站、江蘇辣椒科創館以及沛縣辣椒制種基地。

辣椒制種是沛縣特色傳統產業,有近50年的發展歷史。該地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獨特的自然條件使該地成為農業生產的主要基地,特別適合辣椒等蔬菜的生產。2017年10月,敬安鎮以辣椒種子的生產繁育作為特色化產業申報獲批江蘇省農業特色創新小鎮——辣椒科創小鎮。規劃面積4平方公裡,核心區面積1.2平方公裡。小鎮以“一軸四區”為規劃理念,一軸就是始終圍繞“一切為辣椒產業富民服務”這一軸心﹔四區即“辣椒生產和制種區、辣椒文化展示區、旅游休閑區、宜居社區”。

“前些年我一直以為中國辣椒種植生產是以湖南、四川、重慶為主的,這次來沛縣敬安看了以后感覺很震撼,原來沛縣的辣椒品種和產量這麼多、質量這麼好,回去后會把沛縣和沛縣辣椒推介給朋友們。”參觀了恆潤高新、蘇潤種業以及胡庄辣椒制種特色村后,貴州金黔種業總經理袁琴說。

“依托全國最大的辣椒制種生產基地,徹底改變了過去的低端產業模式,已實現了辣椒的產品精致化、營銷網絡化、農業科技化。”敬安鎮黨委書記高立根說,敬安的小辣椒之所以能夠紅遍大市場,正是因為有了品質這個“敲門磚”。

◆穩定制種產業帶來“雙效益”

“公司每年有穩定種植面積達到6000畝,將土地集中流轉過來,每畝地每年補貼農民1000元,然后公司投資建設鋼架大棚,再返聘或承租給農民開展制種。”50歲的盧海林是江蘇恆潤高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他摘下一個紅辣椒掰開,大大的果肚裡滿是籽兒,這一品種,傾注了公司研發團隊5年的心血。

“25克‘巨無霸3號’種子就能種出一畝辣椒,我們育種一畝,可滿足2000畝種植需求,目前在山東、河南等地種植面積已超10萬畝。”盧海林說,過去一畝地單授粉所需人工成本就將近一萬元,而且成效很難把握,如今他們研發不育系雜交品種,每畝地用工成本降至5000元。前不久,中國工程院院士鄒學校及其科研團隊在敬安鎮成立院士工作站,加大科技力量投入,降低辣椒制種生產過程中的勞動成本,提高育種品質。

“統一辣椒父母本越冬育苗、統一分苗安排品種、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種子脫粒晾晒、統一回收銷售。”沛縣裕農辣椒育種家庭農場主高海濤介紹“五個統一”的運作模式,制種要求每畝地不少於10人,既有事前的技術培訓和事后的鑒定、總結、獎懲,更主要的是在制種期間,公司會組織幾十人的技術質量管理隊伍分片承包、跟蹤服務、檢查監督確保種子質量安全。

穩定的制種產業,為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僅江蘇恆潤高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每年6000多畝集中連片制種田,為4萬多農民提供務農生產致富,每年實現生產產值1.2億多元,新增農民收入3000多萬元。

◆大產業催生專業技術農民

55歲的熊友興是湖南常德人,他在老家干了30多年的農民,水稻、辣椒、玉米等都在行。3年前,他被聘請到敬安辣椒種植基地做技術員,從此他一門心思專做與辣椒種植有關的農活。他說,他到敬安后成為一名種植辣椒的專業農民,而當地一大批農民也像他一樣從“雜家”轉成“專家”。

家住唐樓村的呂康錦是多年的辣椒種植戶,今年他的農場種植了60畝辣椒。去年起,他和妻子出現了專業分工:妻子在家專事辣椒種植,他則通過政府提供的農機補貼購買了一台旋耕機,為其他椒農巡回耕地,說起農活,他的腦海裡隻有辣椒。

“小小的辣椒做成了大產業,催生了種植、機耕、農機維修、加工、貿易等五大專業農民。”敬安鎮黨委宣傳委員周奉軍說,隨著辣椒產業逐步壯大,該鎮農民已出現明顯的專業分工趨勢,一些已經掌握生產技術的農民開始自己成立專門代繁重種公司、承接外地企業辣椒制種任務等等。

沛縣辣椒基地現有各類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組織150多家,專業職業技術農民8000多人,吸引了來自江蘇、湖南、四川、江西、浙江等國內大型辣椒種子企業在此安排生產。敬安鎮人大主席賀文清說,產業發展帶來專業分工,專業分工又促進產業發展。該鎮將小辣椒種出了大產業,由此催生專業農民進一步推進了辣椒產業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於瓏 周杰)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