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終於走向全面清退:十年,黃粱一夢

2020年06月29日07:34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P2P終於走向“全面清退”

6月18日,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布通報,自2016年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以來,截至目前,江蘇216家法人P2P網貸機構已全部終止新增業務,實現了行業性的全面退出。

放眼全國,6月24日,青島市公布第一批13家自願退出且聲明網貸業務已結清的機構名單。6月26日,新疆公布第四批次自願退出且網貸風險已出清的機構名單,至此,新疆已累計清退27家P2P網貸平台……“能退盡退,應關盡關”,是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以來的主方向,專項整治以來,全國累計已經有5000多家機構退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國實際在運營的P2P網貸機構139家,較2019年初下降86%﹔借貸余額下降75%﹔出借人數下降80%﹔借款人數下降62%。機構數量、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1個月下降。按照要求,“爭取2020年基本完成互聯網金融和網貸風險專項整治的主要目標任務”。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過去的十余年,P2P網貸行業掀起一股黑旋風,從萌芽到野蠻生長到全面退出,發展、變化之快速,讓人目不暇接。與之相伴隨的,是偽普惠金融的質疑,是很多投資人的血本無歸。

十年,黃粱一夢

回顧P2P網貸平台的發展,從萌芽到野蠻生長再到清退,也不過短短十余年。

2006年、2007年,P2P從國外引入國內,較早成立的有拍拍貸等平台,行業發展較慢,受眾知曉范圍較窄。

2013年,余額寶橫空出世,沖擊銀行理財市場,刮起互聯網金融之風。網貸平台由此迎來野蠻生長發力期,各路資本開始看好這一領域,其中不乏國有資本、上市公司。在之后的激烈競爭中,代表著信用的國有背景成為部分平台宣稱自身實力的標簽。一些上市公司也著力布局互聯網金融行業,更有上市公司更名為“匹凸匹”,以蹭市場熱度。以“宜人貸”為代表的網貸平台實現海外上市,更是成為行業的高光。

到2014年、2015年,網貸平台達到頂峰狀態。據不完全統計,彼時全國共有各類P2P網貸平台6000多家,跑路、非法集資等問題亦隨之出現。當時的怪現象是層出不窮的新平台與越來越多的問題平台並存。

即便如此,也沒有引起足夠的警醒,高收益帶來的狂熱屢屢上演。在這段時間內,P2P網貸平台與遍布在各大高端寫字樓裡的理財公司,上演著頗為相同的故事:以高收益為誘餌,帶著一批又一批的中老年投資人,參觀公司、去借款企業看項目,舉辦論壇,邀請專家學者站台,指點財富增值之道。當時的一大景觀,即名字中帶有“融”“寶”“信”“和”“財”等字眼的理財公司人員站在鬧市區、菜市場門口發傳單。

陸金所、紅嶺創投、拍拍貸、人人貸、人人聚財……知名的與不知名的數千家平台,各自有著各自的生存之道。

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三期疊加綜合作用,導致部分企業經營困難,難以承受高成本借貸,帶來的一大后果則是一些頭部網貸平台的理財產品出現逾期、爆雷。

從2016年開始,監管層終於出手,接連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行業從高光時刻走向黯淡。從高峰時6000多家平台,到現在不足百家。

“這個行業,沒了。”一名做了七八年網貸平台的相關負責人感嘆。

多因,種下苦果

近日,南京市公安局建鄴分局發布“付融寶”案情通報顯示,持續加大對江蘇寶貝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即“付融寶”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的偵辦力度。2020年5月21日,梁某邦、朱某兵、崔某杰、吳某峰4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集資詐騙罪,被移送建鄴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類似的故事,近幾年在全國各地屢屢出現。

對於新事物,包容審慎監管正在成為共識。換句話說,“讓子彈飛一會兒!”但面對著越來越多的網貸平台爆雷、跑路,動輒牽涉數十億、上百億元的資金,穿透式監管成為主思路。

對於網貸平台來說,在眾多監管措施中,除了遲遲沒有落實的備案外,借款余額的相關規定成為最大的限制因素:按照規定,通過P2P平台借貸應當以小額為主。同一自然人在同一P2P平台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法人或其他組織則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而同一自然人在不同P2P平台借款總余額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法人或其他組織則不能超過人民幣500萬元。

這一規定,不僅限制了借款方,也限制了投資方。對於網貸平台而言,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言,“已經什麼都不能干了。”

導致一個行業的消失,原因應該是復雜的。回看網貸平台這十余年,可以說亂象頗多,最終導致了如今的后果。

網貸平台的野蠻生長,歸根結底是低門檻、無准入資質要求、監管介入晚。以最簡單的低門檻為例,隻需要花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元的資金,就可以購買一個網貸平台的網站,設置一些真假摻雜的投資標的,以醒目顯著的方式標出收益率即可吸引投資人。

不僅如此,部分自媒體平台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過各種形式宣傳網貸平台的產品,成為“鼓吹手”,獲取一定的收益。網貸之家,是目前國內網貸平台信息較全的網站。但是,即便是在全行業清退的當下,記者在網貸之家的網站上仍然看到該網站推出的“搶返利”項目,引導投資者注冊開戶,該項目與多個網貸平台相關,而所有的網貸平台,實際上都將面臨著被清退。

轉型,前途艱難

P2P網貸平台的發展,可以說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故事。

行業有沒有想過自救?有。從各地成立互聯網金融協會,到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即是希望以具有良好運營資質的平台抱團,以正能量帶領行業走上正途。然而,情懷敵不過貪婪。

3月22日,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防范金融風險是金融業的永恆主題,近三年來,金融風險也已經從原來的發散狀態轉為收斂,其中P2P網絡借貸風險大幅壓降,目前實際運營的網貸機構數量比三年前已經減少了近90%。

4月末,互聯網金融和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指出,化解網貸平台的風險還有一些重要挑戰:即停業機構處置任務仍然艱巨,已經停業的網貸機構存量風險仍處高位。“退而不清”“退而難清”問題突出,風險化解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還有一個重要難題是機構轉型工作存在許多困難。部分機構或轉型意願不強,或轉型能力不足。

對於具有核心風控技術、金融資源的網貸平台來說,尋找轉型方向相對較為容易。就目前而言,網貸平台轉型有兩個方向:助貸機構,為銀行拓展網貸提供導流﹔另一種是轉向信用中介,獲取小貸公司或者網絡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的牌照。

而實際上,轉向這兩類方向都存在著困難。首先網絡小貸牌照已經停止發放,而消費金融公司門檻較高且對出資人有嚴格的資質要求。其次,日前下發的《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要求商業銀行建立健全合作機構准入和退出機制,在內控制度、准入前評估、協議簽署、信息披露、持續管理等方面加強管理、壓實責任,這對於向助貸業務轉型的網貸平台來說,也是新的考驗。 (趙偉莉)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