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责任制,省市县乡村逐级签订责任状,推动五级书记抓扶贫。
连续20多年组织省级机关、科研院校、苏南发达市县、国有属企业与经济薄弱地区建立“五方挂钩”帮扶机制,这项制度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江苏扶贫工作的品牌。
建立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
围绕“扶持谁”,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建档立卡,做到识真贫、扶真贫。围绕“谁来扶”,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围绕“如何退”,建立“五签字五确认”程序,从建档立卡到兑现脱贫帮扶销账全过程。
建立整体帮扶、连片开发的帮扶体系。
对苏北6个重点片区,建立省级联席会议制度,编制整体帮扶规划,推动政策、资金、项目向重点片区集聚。主攻薄弱环节,编制关键工程项目,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解决增收难题,以兴办民生社会事业阻断贫困延续。
建立统筹整合、精准滴灌的帮扶资金使用管理体系。
把扶贫开发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以金融扶持等专项政策为补充。对低收入人口按照每人1600元标准安排精准帮扶资金,对省定经济薄弱村按照每村60—200万元标准安排产业发展资金,对重点片区安排重点关键工程专项资金。
建立部门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支撑体系。
制定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帮扶政策,涵盖经济薄弱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创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覆盖低收入群体、经济薄弱村、重点片区、革命老区等重点区域,形成“四梁八柱”体系框架。
建立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和督查巡查体系。
制定考核办法,将脱贫攻坚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全省政治生态领域监测体系,既立军令状又竖指挥棒,既考核“硬杠杠”又注重“软指标”,既正向激励又注重问题反馈,树立奖罚分明的良好导向,确保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