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2020上半年消費投訴數據,直播帶貨、教育培訓等消費投訴成為投訴熱點。
【上半年江蘇共受理消費投訴82947件 同比上升39.28%】
2020年上半年江蘇全省消保委系統共受理消費投訴82947件,同比2019年上半年增加39.28%,其中,商品類投訴45417件,服務類投訴37530件。商品種類投訴中,家用電器類投訴9698件,仍佔據商品類投訴首位,食品類、日用商品類投訴分居二、三位。服務類投訴中,生活、社會服務類投訴躍居服務類投訴首位,投訴量達13121件,銷售服務、教育培訓和文化、娛樂、體育服務投訴量居高不下。
【直播購物有風險 消費需謹慎】
投訴熱點問題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網游充值、教育培訓等方面。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省消保委組織共受理直播購物投訴681件,主要問題有商家夸大宣傳,商品貨不對板、質價不符、引誘消費者私下轉賬交易,發生糾紛后不予退貨等等。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投訴部主任傅錚告訴記者:“消費者孫女士今年1月份的時候通過這種直播平台,在南京的某公司生產的面膜她買了12300元,金額還是蠻大的。當時買的時候,商家承諾她如果不滿意包退,結果消費者買完之后,再想去跟商家聯系退款的時候就被拒了。”
“結合剛剛的案例我們會發現,通過直播平台購物的話,退貨會相對難一點。主要是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不同於傳統的網購平台,傳統網購平台產品的介紹都是會留痕的,但是直播平台可能就是一瞬間。主播介紹的事情后期想找証據的話,對消費者來說舉証難度太大。第二個就是直播平台是新興的產業,平台的監管還存在跟不上的情況,可能對消費者七天無理由退貨建立的法定保障還存在漏洞。”
【教育培訓成預付費投訴“重災區”】
受疫情沖擊,教育培訓行業消費投訴成為預付費投訴的“重災區”。根據統計,上半年全省消保委組織共受理涉及教育培訓投訴2983件,問題集中在三大方面:
一、商家會誘導消費者簽訂一些金額大、周期長的合同,這樣消費者資金被套住的金額會比較大。
二、為了讓消費者多充值,商家會配套推銷一些金融貸款,最后消費者可能會出現維權也難、貸款更難的維權窘境。
三、受疫情影響,很多經營者前期提供的課程的質量,師資力量配不齊,消費者的權益受損,退款的時候比較難。
此外,教育培訓還存在機構資金鏈斷裂,關店失聯,消費者費用難追回,以及制定霸王條款、規定高額違約金等問題。江蘇省消保委提醒消費者,參與教育培訓前應先了解機構的品牌、信譽和師資水平,選擇具備正規辦學資質且信譽良好的培訓機構,盡量購買周期短、預付金額少的服務,謹防“金融貸款”陷阱。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董雯、謝自強 報道)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