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市高淳區有村民反映,村子中間老的蕪太公路出新升級了。本身是一件好事,可路修好了,一個好好的村子被硬生生隔斷了,給村民們的出行帶來不便,而且帶來了很多的安全隱患。
2020年7月4日上午,記者在蕪太公路南京市高淳區陽江鎮張家溝段看到,盡管不時有車輛快速通過,村民們仍然接二連三地翻越道路中間的護欄,到公路對面去,現場險象環生。村民介紹,張家溝是他們世代居住的自然村,呈南北走向,有兩百多戶人家,多年以來,東西走向的蕪太公路穿村而過,公路上設置有平交道口。2016年開始,蕪太公路進行省一級公路升級改造,今年4月,原本的平交道口突然被封閉了起來,阻斷了村子南北來往的交通。村裡有四五百畝田都在南側,路南面大概有六七戶人家不能過來,村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很大影響。
記者觀察發現,從張家溝沿蕪太公路向東西兩側800米范圍內都設置了紅綠燈路口,通過這兩個路口都可以到達公路對面。但村民說,這兩個路口距離村子都太遠了,村子兩側的村民想要到公路對面,在不違反交通規則的情況下,單趟將近1.4公裡,來回一趟則將近3公裡,面對這麼遠的路程,大家寧可冒險翻護欄也不願意繞道。
村民說,紅綠燈從張家溝往西走大概800米,往東走有700米,700米來回就是1400米,每天早上到田裡去養殖螃蟹來回要走3公裡,中午再走3公裡,晚上又是3公裡,到田裡干活每天要走10公裡。
既然封閉的道路嚴重影響村民出行,道路施工時,相關單位為何不在這裡保留平交道口、設置紅綠燈呢?高淳區陽江鎮政府相關人員表示,對於此事當地村民反映確實比較強烈,他們先后多次組織建設、設計、交通、公安等部門和村民溝通,但各職能部門均表示,從安全角度考慮,這個平交道口不能開。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這條路還處於施工階段,並未正式交付,道路施工歸交通局管,更多情況記者應該找高淳區交通局,但高淳區交通局又讓記者找南京市交通局,南京市交通局又讓記者找道路設計單位。
今天(7月6日)上午,道路設計單位回應稱,蕪太公路張家溝東西兩側700米和800米范圍內均有平交道口,如果在張家溝再設置平交道口就違反相關規范,存在安全隱患。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莫洪韻說,根據技術標准,按照規定(一級公路)平交口間距最小是1000米,《南京市交通干線沿線環境綜合整治“五項行動”方案》當中也提到,普通國省道交叉口的間距不少於兩公裡,村民提出來的開口是位於一般公路段,這是不符合規范的狀態。
可如果嚴格按照規范執行,如何保障張家溝兩百多戶村民的日常出行便利呢?而且在目前的狀況下,張家溝村民頻繁翻越公路護欄,帶來的安全隱患更大。對此,設計單位又表示,下一步看是不是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協調研究。
對此,我們將繼續保持關注。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周會峰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