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江蘇段、太湖全域年底前將全面禁捕退捕

江蘇:用十年“無漁”換年年“有魚”

2020年07月08日07:03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用十年“無漁” 換年年“有魚”

根據農業農村部的通告,今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的重點水域將分類分階段實行漁業禁捕,“長江禁漁10年政策”落地。

省政府3日印發相關通知,明確長江干流江蘇段,滁河、水陽江、秦淮河等重要支流和石臼湖等通江湖泊暫定實施10年禁捕,禁捕期內,生產性捕撈和娛樂性垂釣全面禁止,做到無捕撈漁船、無捕撈網具、無捕撈漁民、無捕撈生產,明年1月1日前,實現清船、清網、清湖。

連日來,記者在蘇南多地採訪,實地探訪作為“魚米之鄉”的江蘇各地,如何籌謀用10年“無漁”換年年“有魚”。

禁得住,斬斷利益鏈倒逼源頭“無漁”

7日一早,記者從無錫紡工碼頭登上一艘漁政船,前往太湖梅鱭河蜆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船行20分鐘左右,除了領航船,江上看不到一艘漁船。省漁政總隊總隊長王新勇指著遠方一座烏龜形狀的山體告訴記者,從烏龜山到拖山之間10萬畝水域正是保護區所在,烏龜山上設有雷達,增設“電子圍欄”,檢測、震懾非法圍捕者。

在煙波浩渺的太湖,有3個這樣的國家級保護區,佔太湖面積1/8。太湖每年9月開捕,次年2月起禁捕。根據我省最新出台的禁捕退捕實施方案,省內34個國家級、省級水生生物保護區實行常年禁捕,水生生物保護區所涉湖泊其他水域年底前全面退捕,意味著未來太湖從季節性禁捕進入全面禁捕。

“無錫既要管轄35公裡長的長江江陰段江域,也要管轄330平方公裡的太湖水面,禁漁壓力很大。”無錫市公安局副局長薛俊仁說,光今年該局就對非法捕撈犯罪活動立案偵辦17起。

記者從省漁政總隊了解到,今年長江禁漁以來,全省各級漁政執法機構組織開展日常巡護和專項行動1000多次,出動執法人員7300余人次、執法船艇1200余艘次,查處違法違規案件200多起,沒收漁獲物700多公斤。“面對屢禁不止、不斷翻新的非法捕撈行為,必須加強與農業農村、漁政、海事、市場監管等行政執法部門的聯動。”薛俊仁說。

“隻有斬斷產銷鏈、摧毀利益鏈,才能真正‘禁得住’。”無錫市市場監管局局長許偉英說,因為“嚴打”,如今生活中已基本找不到挂著“野生江鮮”“正宗江鮮”牌子的店面,未來還需強化對銷售、養殖環境的監管,杜絕野生魚蝦夾雜銷售,倒逼源頭“無漁”。

退得出,讓上岸漁民生活無虞

常熟市滸東新村村民郭振祥家世代打漁為生,這些年親眼看著常熟滸浦港從上世紀90年代“一個潮水就能帶來四五斤蝦”,到出一次船抓不到幾條魚的全過程,也見証了國家退漁政策的步步推進。去年底,鎮上來宣傳全面退漁的政策,於是“交了船”。

讓他欣慰的是,今年小年夜,7萬元的退漁補償金就打到了他卡上。“我們這裡的漁民大多年紀大了,也不大高興捉魚了。現在我和家主婆兩個人都有養老和醫療保險,每個月還有退休金,我還可以到工廠去打打零工,上岸對我們影響不大。” 郭振祥說。

這些年,我省沿江沿湖地區一直在探尋妥善安置“洗腳上岸”漁民的辦法。地處蘇浙交界、太湖“西走廊”的宜興市丁蜀鎮,轄區內有3個漁業水產村,在當地停泊的漁民有255戶,其中本鎮在冊漁民174戶。該鎮副鎮長曹曉平直言,讓漁民上岸容易,但安於岸上生活很難。當地一個漁民原來年收入二三十萬元,退捕后有兩年緩沖期,領最低工資保障,扣除按征地農民標准一次性繳納的2萬多元社保,每月收入隻剩1200元左右。如果無法解決就業問題,生活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科學安置,才能讓漁民退捕后生活有奔頭。”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建議,上岸漁民普遍文化程度較低,年齡較大,就業有困難,但無不是江上“老把式”。除了常規的轉產轉業措施外,可以吸收有經驗的漁民建立協助巡護隊、水生動物救護隊,參與長江漁業資源的巡護和科研監測,也是化解轉產壓力和多元化安置的一條路。

護得好,不讓魚米之鄉子孫“無魚”

徐跑是5名聯合提出“長江十年禁漁政策”建議的專家之一,他告訴記者,一段時間以來,長江已經陷入“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的惡性循環,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到最差的“無魚”等級。眼下,淡水水產養殖規模都早已遠超野捕,漁民數也並不多,人工養殖魚類在經過多代繁衍后,不可避免會出現遺傳多樣性退化,10年時間禁漁,可以繁衍優質野生魚來改善種群。

“長江禁漁,不僅不影響老百姓吃魚,反而有利於長江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徐跑給出一組數據,2017年初長江保護區實行全面禁捕時,江蘇段魚種為48種,到今年已恢復到79種。

“還需建立覆蓋長江江蘇段資源生態一站式監測評估體系,建立養殖種和生態種的鑒定規范,從而保障禁捕和增殖放流效果。”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張建軍建議。(付 奇)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