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水陽江水碧橋段水位壓力增大,防汛形勢嚴峻。截至7月8日16時,水碧橋水位 12.97 米。馮芃攝
昨天,中山碼頭輪渡公司工作人員對閘口封土進行加高加固。徐琦攝
上中游地區水量來勢洶洶,疊加天文大潮影響,長江南京段一直超警戒水位。長江的高水位運行及地區強降雨,導致秦淮河、滁河等也均超警戒水位。當下防汛壓力最大的水陽江,雖然昨天水位呈緩慢下降態勢,但未來幾天內仍將維持在13米左右的超高水位運行。
昨天11:30左右的高潮時段,長江南京下關站水位達到9.62米,超出警戒水位0.92米,較前一日的最高水位高出了15厘米。
“當下長江防汛壓力巨大,目前每天5000人次在長江岸線巡查。”市防指處長李宗超告訴記者,預計兩天后,長江水位有望緩慢下降,但超警戒水位運行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長江的高水位運行,給一系列河湖防汛帶來了壓力,秦淮河、滁河、水陽江等均遠遠超出警戒位,為此,南京已於7日上午啟動全市防汛Ⅲ級響應。“啟動Ⅲ級響應,說明水位已經比警戒水位高出一定程度,堤防等可能會出現一些險情。響應主要是落實相關搶險待命措施,並組織一些專家待命,一旦出現險情第一時間現場處理。”李宗超表示,近年來我市進行了一批堤防加固工程,堤防防洪能力大大提高,但仍需要嚴防死守,“現在最擔心的是長江水位下不去導致內河水位高,一旦遇到強降雨天氣,會給城市防汛排澇帶來壓力。”記者昨天在秦淮河沿線看到,親水步道幾乎都淹沒在水中。
縱觀全市防汛形勢,眼下防汛壓力最大的仍是水陽江流域。昨天上午8時,水陽江水碧橋水位12.96米,超過保証水位0.16米。“保証水位,就是防洪工程所能保証安全運行的水位。”高淳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水陽江流域防汛仍維持著應急I級響應,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嚴格做好險情防御,加大堤防巡查頻次,並在沿線布設了43個防汛值班點,由專人值守。
該負責人表示,依據上游來水情況及結合長江水情分析,預計水陽江水位將緩慢下降,但超警戒位運行還有一段時間,“隻要在12.80米以上的水位運行,應急I級響應就會一直在。”
市防指發布的水情監測數據顯示,昨天17時,長江下關站水位9.43米,超警戒0.73米(當日高潮水位9.62米)﹔水陽江水碧橋站13.07米(警戒10.50米、保証12.80米),超警戒2.57米、超保証0.27米﹔秦淮河東山站9.64米,超警戒0.84米﹔石臼湖蛇山站11.86米,超警戒1.46米……與此同時,全市有1座中型水庫(六合大河橋)和40座小水庫(江寧16座、溧水21座、浦口1座、六合2座)出現溢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