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預演近3月 南京部分小區垃圾減量近半

2020年07月13日07:34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撤桶並點,居民分類意識強了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經南京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按法定程序報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后,預計今年11月實施。實際上,為探索《條例》中關鍵制度措施的實施路徑,4月中旬以來,南京已在64個小區和101個單位展開強制分類前的“預演”。“實戰”預演近3月,這些先行先試的地方情形如何?居民是否已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習慣?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南京市57個小區實現“撤桶並點”、垃圾定時定點投放,99個單位已配置分類設施、強化責任制度並採取了分類減量措施。南京市城管局二級巡視員陳雷介紹,小區實施“撤桶並點”后,過去長期困擾居民的垃圾桶蚊蠅孳生、臭味難聞等問題得到解決,生活環境有了很大改善。同時,採取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和源頭減量措施,給垃圾投放“上了規矩”,一些小區的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分出量明顯增加,其他垃圾量有所減少。居民的分類意識明顯提升,垃圾分類參與人數和投放准確率逐步提高。

然而,先行先試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一些小區和單位還沒有達到預期目標。陳雷坦言,一些居民擔心垃圾分類收集點的設置影響鄰近住戶和小區環境,后期運行維護成本高,“撤桶並點”后存在投放垃圾距離遠、不方便等問題,“我們會認真聽取意見,耐心交流協商,積極爭取廣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成熟方案后再實施,保障居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7月6日上午,記者走進該市先行先試垃圾分類的晶都茗苑小區,隻見小區環境整潔,在多處設有垃圾分類宣傳展板、標語。棲霞區齊民路社區黨總支書記朱宇說,這個小區為拆遷安置房小區,有近6000名居民。為推動居民養成分類習慣,將原來36個垃圾點位的132個垃圾桶全部撤除,設置了4個垃圾分類環保屋,居民到此集中投放垃圾,並有專人指導。環保屋美觀整潔,已成為小區一景,其內擺放著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桶,空調24小時開放,還有除臭等設施。

撤掉垃圾桶后,在哪裡建“垃圾房”?這是很多小區面臨的難題。朱宇介紹,前期他們匯集物業管理處、居民志願者等各方力量對2048戶居民進行入戶走訪,挨家挨戶宣傳並征求意見。14天裡,共收集到120余條意見和建議,大多聚焦垃圾分類中的點位選擇、分類方式、投放時間等問題。

住在該小區6棟的居民蘭登香告訴記者,剛知道要在他們樓棟前幾米處建“垃圾房”時,因為擔心有異味,她曾極力反對,十幾名居民甚至每天搬椅子坐在此地阻止建設。后來社區人員帶他們去金堯新區小區現場參觀,親眼看到環保屋不影響環境、沒有異味后,大家才慢慢轉變了看法。

“結合居民意見,我們的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做了18次、36項優化和完善。”朱宇說,像現在小區北門出口處有一個垃圾分類環保屋,設計之初考慮空間等因素,他們計劃將其建在進口處。這時,很多住在2棟、3棟的居民提出,他們出門扔垃圾得穿過中間馬路到進口處投放后再返回出口處,很不方便。最終,這一環保屋被建在出口處。環保屋的門從向外推拉改為自動閉合,也是吸納了居民意見。

截至目前,晶都茗苑小區垃圾分類積分卡整體發放率達98%以上,使用率達97%以上,4座垃圾分類環保屋自4月22日運行至今,共回收有害垃圾12公斤、可回收物21.649噸、廚余垃圾39.192噸、其他垃圾17.078噸,其他垃圾減量率達37%。在金堯山庄、勝科星洲府等小區,其他垃圾減量率已達50%左右。

南京將如何持續推進垃圾分類?陳雷說,將進一步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力度,舉行各項活動,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同時加大末端處置設施建設,研究制定推進“綠色辦公”、服務行業垃圾源頭減量等相關政策。南京市城管局環衛處副處長龍瑞說,《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后,在每個小區都將逐步撤掉垃圾桶,實行定時定點集中投放垃圾。

末端處置方面,南京已建成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一期和溧水、高淳、六合區餐廚廠,以及140處餐廚就地就近處理設施。到今年8月,南京市餐廚垃圾集中處理能力將達到550噸/日,就地就近處理能力達400噸/日。年底,南京將開工建設棲霞餐廚廠、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二期,年內即可滿足垃圾分類實施進度要求。 (白 雪)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