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 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2020年07月14日06:42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7月13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十三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審議《關於加強鄉村治理提升鄉村文明水平的意見》等改革方案,研究部署我省改革工作。省委書記、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婁勤儉主持會議。

省委深改委副主任吳政隆、任振鶴、樊金龍出席會議,省委深改委委員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婁勤儉在講話中指出,我們要深刻領會、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改革的先導和突破作用,堅持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困難挑戰越大,越是要通過深化改革把制度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把新的動能極大釋放出來,把蟄伏的潛能全面激活起來,鞏固增強抗風險能力,使改革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婁勤儉強調,貫徹落實好總書記在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會議上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推動我省的改革工作,一要以制度建設完善過去行之有效的做法,加快把應對風險挑戰中行之有效的創新經驗進行提升,上升為制度性安排,從制度層面鞏固增強抗風險能力,更好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二要用改革的辦法破解當前發展中的難題,圍繞經濟循環打通“堵點”,針對民生關切紓解“痛點”,把落實“六穩”“六保”任務中的矛盾問題作為改革的發力點,以改革除積弊、闖新路,在改革中更好“保”、實現“穩”。三要著眼長遠抓緊謀劃先導性改革任務,圍繞保障“十四五”發展,面向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突出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注重制度和治理體系建設,研究破解深層次矛盾問題,推動一些重點領域改革實現聯動突破。四要鼓勵探索、激發基層改革創新活力,進一步為基層放權賦能,鼓勵基層放手改、大膽闖﹔進一步推動改革集成超越,對好經驗、好做法及時借鑒推廣。要把握發展規律,鼓勵和引導新生事物健康成長,加速壯大發展新動能。

婁勤儉強調,要把抓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部署改革任務的落實和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結合起來,把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貫通起來,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和韌勁,壓緊壓實責任,突出改革實效,強化督促問效,推動改革不斷向深裡走、往實處落。

會議審議了《關於加強鄉村治理提升鄉村文明水平的意見》《關於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關於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實施意見》《關於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的實施意見》《關於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施意見》《關於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的實施意見》《關於建立健全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實施意見》《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意見》,要求根據會議討論情況修改完善后按程序報批。

會議指出,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提升鄉村文明水平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要把握我省“三農”發展階段性特征和城鄉結構演變趨勢,著力解決存在的短板弱項問題,積極探索具有江蘇特色的鄉村善治之路。

會議強調,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構建符合我省農村特點、貼近農民需求的管護模式,全面提升管護水平和質量。

會議指出,科學劃定生態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是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建設不可逾越的紅線,要堅持底線思維,強化問題導向,在統籌、細化、管控上下更大功夫,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會議強調,深化土地二級市場改革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堅持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方向,完善交易規則,創新運營模式,健全服務監管,促進土地要素流通順暢,進一步激發土地市場活力。

會議指出,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抓住部省共建試點契機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實現系統治理、制度化治理,為建設美麗江蘇奠定堅實基礎。

會議強調,要堅持糧食安全不動搖,進一步抓好糧食儲備安全管理工作,細化各項任務,壓實各方責任,堅決守住管好“江蘇糧倉”。

會議指出,建立健全自然保護地體系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要科學合理規劃布局,嚴格規范保護監管,有序高效利用資源,提升我省自然保護地建設水平。

會議強調,要牢固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理念,更大力度保護知識產權,更加注重支撐創新驅動,更高質量服務發展大局,努力把我省建設成為知識產權保護最好的地區。(耿 聯)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