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人才政策連續出台 招才引智彰顯戰略眼光 

2020年07月14日15:31  來源:南通日報
 
原標題:海門招才引智彰顯戰略眼光

“海門出台的又一批政策,增強了海歸回來創業的吸引力。”昨天,海門市謇公湖科創園引進的王勃然博士說:“我到這裡已經兩年,深切感受到海門招才引智的戰略眼光。”年初,海門市出台《領軍型創業人才(團隊)引進辦法》《海歸聚海工程實施意見》,圍繞現代家紡、電子信息、現代建筑、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3+3”重點產業,計劃用5年時間,吸聚150名左右海歸高層次人才來海門創新創業。

近年來,海門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優化研發和創業環境,提供產業基地,吸引了一大批“高精尖缺”人才。先后引進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等頂尖人才62名﹔省“雙創計劃”人才57名,省“雙創博士”37名,省“雙創團隊”8個。“雙創人才”入選數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縣(市、區)第一。

連續出台政策,吸引人才

盤點近年來海門的人才政策,以《關於實施“東洲英才”計劃的意見》為龍頭,先后制訂《創業海門“523”人才計劃》《人才新政10條》《人才強企10條》《進一步集聚高層次人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招才引智政策30多項。

這些人才政策中,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針對不同產業,出台不同政策。目前,已出台生物醫藥、海工裝備和郵輪產業人才發展專項扶持政策。

海門冬澤特醫食品研發有限公司項目落地后,政府通過“一事一議”政策給予創始人郭博士300萬元啟動資金。目前,該公司已針對不同的特殊營養需求人群,先后研發產品10余個系列,產品轉化為生產力,使用該團隊研發產品的三甲醫院超300家。

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海門還專門出台“助力人才企業復工復產10條舉措”,通過開通全天候服務熱線、開設“東洲專車”、發放“防疫暖心包”300余份、提前核發人才項目資金1370萬元等暖心舉措,助力人才企業穩發展、提信心。

近兩年,海門共提供人才項目資助和獎勵1.1億元、科技扶持資金5000余萬元,發放人才崗位津貼4200余萬元、人才購(租)房補貼500余萬元、博士后生活補助近50萬元。

優化研創環境,留住人才

漫步謇公湖畔,行走於沿江觀光帶,享受創業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樂趣。港通科技城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海濤說,“隨著謇公湖生態公園、體育中心、足球小鎮等項目的建設,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海門優化研發、創業環境,集聚高端人才的大手筆。”

5月初,江蘇武珞科技園揭牌,運營總監楊濤就已開始著手眾創空間的搭建。他說,他們將導入武漢大學蘇州研究院資源,引進培育高科技企業。

謇公湖科創園已經成為人才集聚中心。年初以來,先后引進高端人才項目9個,成功舉辦“智匯海門創享未來”全球創客大賽,並對接跟進人才科創項目18個。

海門還支持臨江新區、正余鎮等重點區鎮加快建設“人才高地”,推動中科院長三角藥物研究院、國家級機器人領域創新成果產業化中心成功落戶,玲瓏灣創客中心建成國家級眾創空間,海門科技園獲評省“雙創”示范基地。 

海門強化人才安居服務。海門慧聚藥業研發副總經理邱小龍博士,成功研發出多項科技成果。隨后,他將妻子和女兒接到身邊,購房獲得專項補貼,女兒也通過“綠色通道”上了心儀的學校,這讓他徹底融入了這座城市。

6月10日,在省委、省政府舉行的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海門市高技術船舶及海工用高性能鋼板關鍵技術創新及產業化等3個企業主導或參與的項目榜上有名。

提供產業基地,惠及人才

5月21日,13所在通高校負責人走進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現場,開展對接交流活動。

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由中天鋼鐵集團投資,總投資千億元,是省級重大產業項目。該項目於今年1月份新落戶海門港新區,海門為中天建設項目“量身定做”引才計劃。

近年來,海門圍繞“3+3”重點產業和豪華郵輪、機器人兩大地標產業,先后主辦(承辦)高端人才高端裝備主題峰會等20多場重大人才活動,吸引了包括院士在內的50多位頂尖人才來海創新創業。

海門創設“東洲智薈”路演中心,臨江新區等重點區鎮打造標准化路演大廳,來海門創業的領軍人才(團隊),可通過“東洲智薈”即時路演引進、即時獲得資助。

奚岩博士是江蘇一影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創始人,公司創立於臨江新區,旨在以先進的成像技術提升產品性能,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該公司積極參與政府組織的產業活動,近三年獲得數千萬元首輪投資。

2017年,羅順博士在海門創辦澳斯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落戶臨江生物醫藥科創園內,年初與園內百奧賽圖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意向。羅順說,他到海門來了兩年,已經簽約近億元合同,成為國內眾多生物制藥企業的合作伙伴。

海門實施“東洲英才”引進計劃以來,人才創業項目應稅銷售總額累計約4億元,創新創業項目累計實現新增稅收超5億元,人才綜合競爭力躋身江蘇省8強。(陳 靜)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