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秋熟作物重大病虫害總體呈偏重發生態勢

2020年07月17日07:29  來源:新華報業網
 
原標題:涉及糧食安全!江蘇這些秋熟作物病虫害總體偏重

7月16日,記者從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據近期農業專家綜合分析秋熟水稻、玉米及在田蔬菜主要病虫發生基數、品種抗性、栽培方式,以及夏秋季天氣等因素,預計全省秋熟作物重大病虫害總體呈偏重發生態勢。

今年秋熟作物重大病虫害有哪些特點?

發生較為突出的病虫有水稻稻縱卷葉螟與稻飛虱(簡稱“兩遷”害虫)、稻瘟病、紋枯病、玉米草地貪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地區間、品種間發生程度差異大。

發生態勢具體情況如何?

遷飛性害虫將偏重發生。受今年入梅早、梅雨期長、雨量大等因素影響,水稻“兩遷”害虫遷入早、遷入虫量大,近期蘇南、沿江多地出現較大的成虫峰,成虫數量顯著高於上年及常年同期,加之南方稻區發生程度重、虫源基數高,下一階段還會大量補充遷入我省,預計水稻生長中后期“兩遷”害虫將呈偏重發生態勢,沿江、蘇南地區稻縱卷葉螟有重度發生的風險。

2019年首次遷入我國的草地貪夜蛾,今年在我省遷入早、遷入范圍大,盡管目前大多為點狀發生,但由於華南等南方虫源地發生普遍,7-8月還將持續遷入我省,預計夏秋季在我省玉米上發生范圍進一步擴大,發生程度加重,沿海、淮北、沿江等地將可能出現連片發生危害現象。

此外,蔬菜甜菜夜蛾、斜紋夜蛾遷入虫量大,沿江蘇南部分地區發生早、田間虫量高,預計夏秋季在沿海、沿江、裡下河等地露地蔬菜上呈偏重發生態勢。

流行性病害呈局部偏重流行態勢。受6月中旬以來持續降雨、田間濕度大等因素影響,今年水稻苗瘟和葉瘟在感病品種上發生早、發生普遍,水稻紋枯病見病早,這些都為夏秋季發生危害提供了大量的菌源基數。

另據省氣象部門預報,預計今年盛夏(7∼8月)降水量,淮北和江淮地區較常年偏多0∼2成,氣溫偏高,高溫高濕氣候條件適宜稻瘟病、紋枯病等流行性病害發生,預計水稻穗期稻瘟病在丘陵、沿江、沿海及淮北局部感病品種上偏重流行,稻曲病在丘陵、沿淮局部偏重流行,紋枯病在江淮地區偏重流行。

此外,水稻條紋葉枯病、白葉枯病、玉米紋枯病、玉米鏽病等病害總體呈偏輕發生態勢。

內源性害虫總體中等發生。水稻螟虫、灰飛虱、玉米螟、蔬菜小菜蛾、棉鈴虫、蚜虫、煙粉虱等內源性害虫近年發生較為平穩,殘留基數、當前虫情與常年相仿,加之作物品種與抗性變化不大,預計夏秋季總體為中等發生。其中水稻二化螟中等發生,沿江、丘陵及淮北局部偏重。

水稻大螟偏輕發生,蘇南及沿海局部中等﹔玉米螟中等發生、沿江與沿海局部偏重﹔玉米上棉鈴虫大部偏輕、淮北局部偏重發生,蔬菜煙粉虱中等發生、淮北局部偏重。

如何防治?

江蘇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副站長楊榮明介紹,將根據《農作物病虫害防治條例》要求,繼續加強農作物重大病虫害監測工作,定期組織專家會商,及時發布預報,進一步提高中短期預報的精准性,切實當好病虫防治的參謀,同時加強病虫防治服務指導,為保障全年糧食穩定生產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發揮積極的支撐作用。(王建朋)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