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華大學本科生到博士,再成為高新技術產業創業者,43歲的高裕弟有著“專利王子”之稱。作為昆山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他見証了中國有機發光顯示(OLED)技術在實驗室“破繭而出”的歷史,並成為首個吃螃蟹的人﹔作為生產線建設者,2019年,他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
“不斷努力、不懈奮斗,開創中國科技的未來,這是我們奔向小康的強大動力。”高裕弟說。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始終朝著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目標前行。如今,江蘇省以地區生產總值全國第二的成績,成為中國經濟版圖上小康社會建設的先行者。
站在新起點,江蘇面向高質量發展再出發。
奔小康 創新不停步
“我們可以像在天文台觀測星空一樣,觀察大腦的奧秘。”北京大學分子醫學南京轉化研究院腦觀象台主任趙婷在南京江北新區的實驗室裡,每天詳細記錄小老鼠大腦神經元的變化情況。
小老鼠頭上戴著特制“小頭盔”——微型化雙光子熒光顯微鏡。通過這個設備,實驗室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在動物自由行為條件下觀測大腦神經元的創舉。
“這項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回答更多和大腦奧秘相關的問題。”趙婷說,實驗室正在研究全腦成像技術與抑郁症相關的神經遞質系統,為未來開發新藥物“探路”。
該研究院研發的一款治療脫發症的大分子生物靶向藥已進入Ⅱ期臨床實驗。目前,治療脫發的藥物都是小分子藥物,沒有靶向性,易產生副作用。而這裡開發出的克隆抗體屬於大分子生物靶向藥,在調節相關信號通路上更精准。
“未來,物聯網行業將會大規模使用IPv6網絡。相比世界通用的IPv4網絡,IPv6具有更強大的超算能力,這項技術將成為萬物互聯時代的重要支撐。”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南京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孔佳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科技創新進行領跑、加速跑。
江北新區成立5年來,地區生產總值已突破278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714家。今年在疫情防控巨大考驗下,經濟發展實現7.4%的增長。
產業發展支撐全面小康
位於蘇州相城區的黃橋街道是蘇州典型的工業老鎮。經過幾十年發展,之前的工業模式和開發能力已近極限。新產業發展需要拓展空間,老舊產業要退出,成為發展新難題。
據新的產業用地規劃,黃橋片區(黃橋街道)規劃1平方公裡集聚產業用地(工業區),預留1平方公裡產業用地。在工業區內的0.4平方公裡將集中建設高標准廠房,容積率提升至2.5。這種以建筑空間換土地空間方式,一次性“置換”出近2平方公裡的鄉鎮零散工業用地。
黃橋街道此舉成為蘇州“告別粗放擴張、向低效土地要空間,向存量土地要效益”的有益探索。蘇州工業用地存在布局分散、利用強度低、產出效益不高的短板。其中最典型的是“二八效應”:20%的用地面積創造了64%的銷售收入和80%的稅收。
從過去“村村點火、鎮鎮冒煙”的鄉鎮工業時代,到外資主導的代工經濟時代,再到如今的自主創新時代,蘇州亟須騰籠換鳥、盤活存量。
在1月召開的蘇州開放再出發大會上,“蘇州開放創新合作熱力圖”列出68.8平方公裡可供產業用地,涉及45個片區,明確了主導產業發展方向。
與之呼應的是蘇州開展產業用地更新“雙百”行動,劃定100萬畝工業和生產性研發用地保障線,5年實現100平方公裡工業用地更新。
促產業,讓全面小康支撐更牢。如今,蘇州以集約用地和畝均效益為抓手,引導產業規模集聚、高質量發展,目標直指提升產業含“綠”量,產出含“金”量、科技含“新”量。
“蘇州全面小康指數位居全國第三。越是沖刺在前,越是接近目標,越是挑戰嚴峻,越要加倍努力,確保全面小康圓滿收官。”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說。
改革開放成全面小康動力之源
在昆山揚皓光電有限公司展覽室裡,全國內銷第一張增值稅發票引人注目。
2016年11月1日,蘇州昆山綜保區、蘇州工業園綜保區在全國首批施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這一做法調整了過去隻有保稅區外企業才能做內銷的規定,獲得內銷資格的企業享有與區外企業同等公平競爭待遇,增強內銷動力。試點以來,企業營運成本進一步降低,競爭力不斷增強,2017年實現總銷售額46.15億元。
“在我們這裡,1公斤起運,15天運抵。”自貿區蘇州片區內,工作人員介紹最新的陸路運輸服務。在“空運直通港”快速通關新模式助力下,自貿區蘇州片區提升物流效率6小時,並降低物流成本15%-25%。
“用足、用好政策為創新保駕護航。”蘇州自貿區綜合協調局副局長祝歡說。
自2019年挂牌以來,蘇州自貿片區先后出台政策文件47項,形成制度創新案例50個,新增內資企業注冊資本501.91億元,實際使用外資10.18億美元,新增備案境外投資機構54個。
在蘇州工業園區一站式服務中心,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創業者絡繹不絕。得益於一站式服務改革,原本需要4個月的審批流程如今縮短到1個月。目前,園區每月新增市場主體約2000家,工業項目從立項到拿到施工許可証隻需33天。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從“蘇南模式”到“昆山之路”,從“張家港精神”到“園區經驗”,江蘇領風氣之先,解放思想,為不斷推進小康建設注入“活的靈魂”。江蘇改革開放初期形成的“四千四萬”精神,在新時代賦予了全新內涵。
近年來,江蘇在全國率先建立高質量發展監測評價和年度考核指標體系,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奮勇向前。(李超 李潤文 韓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