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人們對經濟發展的信心也在恢復,其中一個重要體現是市場主體數量的變化。省市場監管局最新數據顯示,江蘇市場主體從3月開始實現正增長,截至6月底,全省市場主體累計達1111萬戶,較上年底增長6.3%。
保市場主體是“六保”的重要一環。可以說,保市場主體就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21日舉行的省市場監管局半年工作會,就下半年保市場主體工作作出部署。
促增量,
企業開辦用時壓縮至兩天
疫情發生后,靈活用工需求增長較快。上半年,漣水縣“訂個活”靈活用工平台十分火爆。在這個平台上,新設個體工商戶3809戶,戶數較去年同期上升24%。據介紹,“訂個活”平台主要是為個體工商戶進行集群注冊登記,目前累計集群登記4萬余戶。據悉,省內類似於“訂個活”這樣的共享經濟靈活用工平台企業有5家,通過開展個體工商戶集群注冊登記,累計幫助38.9萬人實現靈活就業。
為了促進市場主體快速發展,江蘇全面推進“証照分離”改革試點、啟動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試點、推出全省市場主體登記無差別受理、同標准辦理……截至6月底,江蘇新登記市場主體101萬戶,日均5549戶,同比增長19.9%。其中,新登記個體工商戶74.9萬戶,日均4117戶,同比增長28.6%。
既防控疫情,又促進復工復產復市,江蘇打出“組合拳”。省市場監管局局長朱勤虎說,促增量,就是要通過進一步提高市場准入便利化程度,促進市場主體“快生多生”,以市場活力的充分釋放對沖疫情影響。
南京上半年新增市場主體103418家,其中二季度同比上漲24.2%。這樣的速度,離不開企業開辦全流程實時在線一體化管理和全環節半日辦結。淮安上半年新增市場主體87610家,同比增長108.6%,企業登記注冊業務0.5個工作日即可辦結。從全省來看,企業開辦平均用時壓縮至2.01天,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審批時限壓縮58%。
朱勤虎介紹,接下來要將商事登記確認制、“一企一証”、住所在線核驗等改革試點適時向全省推廣。同時,進一步放寬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登記經營場所限制。推動“証照分離”全覆蓋試點擴大到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南京江北新區和120個國家級省級開發區。
紓困提質,
幫市場主體活下去強起來
為應對疫情影響,從中央到地方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均出台一系列政策,為企業減負、讓企業活下去。
朱勤虎認為,保存量,就是要認真落實應對疫情助企紓困的各項政策措施,使市場主體能夠活下去,“留住青山、贏得未來”。提質量,是要堅定不移推進質量提升、標准引領、知識產權強省等工作,促進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從紓困角度來看,既要解決融資難題,又要降低企業負擔,幫助企業輕裝前行。省市場監管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我省運用動產抵押、知識產權質押融資2024.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4.98%,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強有力支撐。鹽城市市場監管部門辦理動產抵押登記202件,幫助市場主體融資90.1億元,是去年同期的2.6倍。
江蘇還減免中小企業委托檢驗檢測費、部分特種設備檢驗費、醫療器械和藥品注冊費等費用1.28億元,對1171個有輕微違法行為的市場主體實行免罰。
作為經濟大省,江蘇一直重視質量提升,已累計組織150個重點行業、300個重點產品和近3000家重點企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同時,首批23個團體標准已落地,以高標准引領質量提升。
連雲港通過開展中小企業“對標提升”行動,為中小企業發展“問診把脈”。連雲港市市場監管局辦公室主任周文吉介紹,將探索自貿試驗區質量基礎協同服務先行先試,在標准創新、檢驗檢測、認証認可等方面出台22條舉措,為企業“強起來”提供支撐。
據介紹,我省正以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為重點,深入實施質量比對、質量攻關、質量合格率提升三大行動,爭取年內在高端紡織業取得突破、形成經驗。為進一步了解各地高質量發展中的痛點,省市場監管局還先后與蘇州、徐州等6個設區市簽署高質量合作協議,建立專項督導、專班負責、專報跟蹤、專題會商的督查落實機制。
公平有序競爭,
拓市場主體發展空間
擴容量,指的是營造寬鬆包容的創業環境、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拓展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空間。省市場監管局會同6個省級部門,對機動車、建筑工程、農業檢驗檢測機構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目前首批4.5萬余戶檢查計劃已下發。“適當降低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雙隨機抽查比例頻次,就是為市場主體發展提供更寬鬆的空間。”朱勤虎說。
上半年,南通市創新推出跨部門聯合抽查新機制,最大程度實現監管資源的有效整合。全市涉企檢查同比下降三分之一,有力助推了企業復工復產和地方經濟發展。
6月1日,常州“智慧市場監管一體化平台”正式上線,對企業信用等級進行動態評估與管理。這是全省首個智慧市場監管的綜合門戶,歸集了52個信息化子系統,統一入口、一鍵登錄,實現業務系統全覆蓋。朱勤虎介紹,我省將著力打造市場監管工作的“線上模式”,加快“智慧監管”建設,爭取年底基本建成數據中心和應急指揮中心,實現省、市、縣三級市場監管部門數據統一歸集共享和可視化分析。
市場公平有序競爭,是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今年以來,蘇州清理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梳理規章、文件5969份,出台免罰輕罰71個事項清單,辦理相關案件784件,為各類市場主體減免處罰金額3262.7萬元。
省市場監管局已啟動保護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專項治理行動,將繼續在原料藥、公用事業領域查處重點壟斷案件。同時,持續開展醫療、教育、水氣暖等領域的價格專項整治,擴大線下實體店購物無理由退貨覆蓋面等。對從事不涉及人身健康、公共安全、安全生產等一般性經營活動及新經濟新業態,堅持包容審慎監管﹔對一般性違法行為多用行政指導、慎用行政強制、少用行政處罰﹔對輕微違法行為嚴格落實市場監管領域免罰規定。 本報記者 趙偉莉 洪 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