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起,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或是拿到職業類証書的單位或個人,可以申領職業技能培訓補貼了。”月初,市人社局、財政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市區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使用管理的通知》,為幫助企業、培訓機構和勞動者個人更好地享受補貼政策,昨天,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沈小晶對《通知》進行了解讀。
補貼單位,個人參加培訓免費
去年底,我市出台《南通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為促進方案落地實施、加快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市人社局出台文件對專賬資金的使用管理進行了詳細規定。
參加各類崗前培訓、安全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職業技能的考前和繼續教育培訓,脫產培訓、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高技能人才、高技能領軍人才、產業緊缺人才培訓,企業等生產經營主體吸納就業人員開展以工代訓及參加市級及以上技能、創業競賽培訓,都可以申領培訓補貼。“大部分的培訓補貼是由開展培訓的企業和人社部門認定的培訓機構來申請的,個人不參與。”沈小晶說,企業職工、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勞動力等就業重點群體、社工等特殊群體等等,參加相關培訓並獲得培訓合格証書,就可以享受培訓補貼,不過補貼都是發給培訓方的,“其實就是開展培訓的費用由政府來支付,不需要向個人收費。”
關於培訓補貼標准,理論課是15元/課時·人,每天不超過8課時﹔實操課20元/課時·人,補貼總課時不超過80課時,“也就是最多每人補貼1200元-1600元。”沈小晶說,在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期間,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城鄉低保對象中的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等對象,還可同時申領生活費補貼。
職業証書,7月2日后取得可領補貼
這兩天,人社部門接到不少人打來的電話,咨詢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証書后如何申領補貼、標准是多少。就此,沈小晶表示,由於資金管理規定是2020年7月2日才出台實施,因此必須是在市區就業並累計繳納失業保險費12個月及以上、7月2號以后取得職業資格証書、職業技能等級証書、專項職業能力証書等職業類証書的職工,才可以享受補貼。其中,初級工1000元/人,中級工2000元/人,高級工(初級職稱)3000元/人,技師(中級職稱)4000元/人,高級技師5000元/人。這裡的初、中級職稱僅指通過全國統一考試獲得職業資格,其職業資格直接對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不含通過評審獲得的職稱。
此外,首次參加經濟薄弱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農民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素質提升和職業農民技能培訓,按照實際產生的費用,也可以給予不超過2000元/人一次性培訓補貼,“這個每年都有近3萬人的培訓規模,今年應該會超過3萬人。”
在生產服務一線從事技術技能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參加技能研修提升培訓,可按照實際產生的費用給予不超過2000元/人一次性培訓補貼﹔企業組織一線在職職工參加高技能人才、高技能領軍人才、產業緊缺人才培訓,也有一次性補貼,“境內培訓不少於40課時的,1萬元每人﹔非政府資助的境外培訓不少於80課時,每人5萬元補貼。”沈小晶說。
以工代訓,新增補貼穩定就業
根據“穩就業、保就業”的要求,我市還從2020年起,對疫情防控期間市區企業新招錄且參加失業保險的就業人員,給予500元/人的一次性以工代訓補貼。“如果企業在人社系統有相關的賬戶信息,不需要企業申請,我們可以直接打過去,然后發個短信去說明款項﹔如果企業沒有信息,就必須通過網上申報,然后我們再通過系統比對。”市人社局就管中心主任沈志和介紹說,目前正在進行信息比對,預計7月底8月初第一筆錢可以打出去。
“企業、培訓機構及個人,都需向所在地的人社部門申請,並按要求提供材料。”沈小晶提醒,如有弄虛作假,將追回有關資金並處罰款,相關單位的失信信息計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何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