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快查!”7月24日晚8點,我省34.89萬考生和他們的家長、親友迎來高考“查分時刻”。本報記者採訪了一批考生及家長,記錄了一組查分后的“鏡頭”。
“學霸”考生,
高分是如何得來的
“已經18個過400分了!”晚上,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的會議室熱鬧非凡,高三年級的所有班主任都聚在一起,盯著分數統計表。高考查分系統開放后,不時有喜訊傳來。“這位叫王曉譞的同學平時都在理科本一線上浮動,這次考了405分,實在是一匹‘黑馬’!”高三(6)班班主任戴志生剛接完家長的報喜電話,樂呵呵地說:“我們是真的替他們高興!”
“孩子最后一個階段的狀態都很好,我們就不提更多要求。”王曉譞媽媽在電話那頭說,面臨高考,她一直和女兒說心態一定要放鬆,沒有給任何壓力,“咱考的好就上好大學,考的一般就上一般的大學。有了這樣的心態上考場,孩子才有超常發揮。”
“哇塞!我的選測生物居然考了A!”復讀的興化考生吳苗今年考了397分,聽到選測分數,高興得跳了起來。去年,吳苗考了394分,卻因為生物考了C而未能如願上到理想大學。她說,高考成績總有點出乎意料,譬如語文沒想到考了130多分,而自己最棒的英語卻考差了,“當然,總分還算不錯。快快快,我要去查下能上什麼學校!”
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考生臧啟蒙考了文科397分。“爸媽比我更開心,即刻給了我個大擁抱!”臧啟蒙說,今年高考很特殊,備考期間也有焦慮情緒,父母的陪伴和鼓勵給了他莫大的信心,此外,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作為“大后方”始終關心他的課業。早在高二下學期,臧啟蒙就訂下了學習計劃——每隔兩天做一套試卷,一直堅持到高考前,對於錯題,他一方面歸納總結,自主整理了“錯題集”﹔另一方面積極與任課老師溝通,做到錯題“日日清”不拖延。“現在回頭來看,備考期間努力提高自己的這個過程,是我最大的收獲。”
分數差不多,
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憂
對於差不多的高考分數,卻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憂,心理預期決定了查分后的情緒。高考中有無限可能,最好的情況當然是超常發揮,最壞的情況是發揮失常,考砸了的大有人在。
“哎,和預期差了不少,心情太差了。”徐州考生家長陳曉一查到孩子的成績,理科369分的總分讓全家人都蒙了。“沒出分前,家庭群就一直有親戚問,考了多少分,我這兩天明顯緊張,還要故作輕鬆。孩子媽媽不停收拾房間。分數一出來,12年的努力化為泡影。她想學醫,本來目標想上南京醫科大學的,現在要看看別的醫科院校有沒有可能吧?”
“女兒高出本一文科12分,感恩老師精心指導、同學們關心支持,尤其似乎是愛人多年用心付出,孩子繼續努力加油!”一查到分數后,文欣的父親高興地編發了一條朋友圈,他表示,自己平時工作繁忙,很少有時間關注女兒的學業,女兒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也給家裡的“小二子”樹立了榜樣。
“數學考砸了,比我兩次模考低了10多分。”揚州理科考生小謝考了353分,心情有點小失落,“不過爸媽一點都沒責怪我,可能是我之前做足了心理建設,他們情緒比較穩定,還安慰我說好在保住了‘基本盤’,上個本一沒問題了。”小謝的爸爸告訴記者,多麼遺憾也沒用,孩子已經盡力了,接下來是好好挑個專業,今后路長著呢。
但考生中最多的還是正常發揮,基本上跟平時成績相差上下十來分之內。“孩子考了383分,比心理預期略低了一些,但我覺得不錯了。”南京考生家長吳女士說。
選擇合適學校與專業,
才是最好的
隨著考分的公布,志願填報成為考生和家長的首要任務,不少人在為填報志願時如何選擇學校和專業而傷腦筋。雖然許多人都有個“名校夢”,但不是每個人都能上名校。考生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合適的學校和專業。
“爸媽,我可能要上高職了。”查到分數的那一刻,南京某中學的王同學趴在沙發上哭了。“總分280,文科本二的線都沒過,選測還有一個C。”平時在班上成績還不錯的小王這次高考發揮失常,他也不願多說。王媽媽壓低聲音告訴記者:“一模二模都在本二線上20多分呢,但想在南京上個好一點的本二學校也很難。其實好的高職學校的分數也都超過本二線了,在南京上個高職,選一個好專業,未必不是一條出路。”
“孩子平時都穩定在年級裡前幾名,沒參加任何競賽,一心一意通過高考奔頂尖雙一流大學的,這次隻考了386分,對他打擊很大。”蘇州一名考生家長黃先生告訴記者,“孩子考完就覺得自己考砸了,不肯查分,連准考証都不給我們,還是我們搶來查的。”黃先生表示,孩子到現在還在哭,自己心裡也不好受,但既然結果如此必須接受,幫助孩子適應。
“這屆孩子們特別不容易。”南京市第十三中學校長張恆柱提醒家長要冷靜面對孩子的高考成績,他說:“多想想孩子為高考付出的努力,千萬不要因此責怪抱怨,最難過的肯定是孩子。要多鼓勵孩子,人生可供選擇的路還有很多,絕不取決於一場考試。”
“知道高考成績了,可能好多同學非常興奮,考得很理想,也有個別同學有點小遺憾。”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高三班主任、語文備課組長劉加偉說,無論如何,12年的辛苦沒有白費,不管結果怎麼樣,付出了就無怨無悔。“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小步,希望大家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樹立信心,努力發展自己,帶著對父母和老師的感恩,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希望大家能夠路越走越寬,舞台越來越寬廣。”(王 拓 楊頻萍 王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