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13市“半年報”全部出爐:超八成“轉正”

2020年08月06日13:23  來源:新華報業網
 
原標題:江蘇13市“半年報”全部出爐:超八成“轉正”,它們分別是……

8月5日,《淮安日報》發布上半年該市經濟運行情況,淮安數據出爐。

至此,上半年江蘇13個設區市經濟半年報已全部出爐。

毋庸置疑,這是 “嚴峻考驗”下,各地半年成績的一次集中亮相——在一眾“V型”攻勢下,我們既能看出國內GDP第二省份各地發生的可喜轉變、高質量發展積累的經濟韌性,也能看到一些客觀存在的挑戰。

與此同時,伴隨經濟“半年報”出爐,各地2020年下半場“哨聲”也正式吹響。

上半場:是什麼“拽著”我們的大盤往前奔跑?

看各地數據之前,我們多瞄兩眼全省情況。

二季度,江蘇GDP回正﹔上半年,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江蘇地區生產總值46722.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9%。

對江蘇來講,這無異於疫情影響下經濟“止跌回暖”的信號。然而,一季度過后踩的這一腳油門,源於何?推動變化的內因是誰?

上半年江蘇有這麼幾組數據的變化值得一看——

第一產業增加值,一季度同比下降1.4%,上半年同比增長0.1%﹔

第二產業增加值,一季度同比下降8.8%,上半年同比下降0.2%﹔

第三產業增加值,一季度同比下降2.0%,上半年同比增長1.8%。

三組數據一放,誰變化最大,無需贅言、一目了然。

幾組數據之下,不妨再關注一組細分數據——

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而僅僅三個月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江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變化為下降7.8%。

從第二產業大類,到旗下工業門類,再到細分的制造業領域,越往下伸,由一季度到半年度的“反彈”越明顯。

而第二產業,雖在比重上略低於三產,卻仍是江蘇眼下的“主打”。也因此,由上至下,工業大類及建筑業的回暖,成為拉動江蘇經濟復蘇、對經濟運行質態影響至深的撬動點。

與此同時別忘記,復工復產面的擴大,往往都是由二產向三產傳導的。意味著二產如若“不動”,無論與工業密切相連的生產性服務業,金融服務業,還是最通俗的生活服務業,第三產業的“大半江山”都很難“自行恢復”。

有強大的工業基因做基礎,加之二產逆轉帶來的預熱效果,上半年江蘇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

全省如此,各地同樣如此。

由工業直接或間接帶動的經濟增速,為一系列設區市GDP的“轉正”,提供了動能:

好比南京——

上半年,這座省會城市以下兩組細分指標一經交叉,令第二產業尤其是工業對其經濟盤面的拉升作用,躍然眼前。

一組是:投資繼續發揮關鍵性作用,工業投資增長10.4%,四大先進制造業投資374.07億元、增長8.8%﹔另一組是: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4%,佔規上工業比重同比提高6.2個百分點——等於寫下一句腳注:錢,不僅花在刀刃上,還起到了一定的收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上漲,就是正向收益。

不僅如此,稍經比較還會驚奇地發現:

1-6月,當南京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時,江蘇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的同比增速為8.8%,而全國這一指標增速是多少呢?4.5%。

南京之外,再好比蘇州——

按可比價格計算,上半年蘇州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8%,較一季度提高9.1個百分點。而其中,僅蘇州市工業投資就較去年增長了26.3%。要知道,鑒於“園區經濟”等載體的強勢表現,本來蘇州在工業投資領域就有不俗的成績,在這個基礎上,今年又增長了26.3%,增速位居江蘇乃至全國“GDP萬億俱樂部”城市前列。對此,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近期曾表示,蘇州制造業的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確認。基於蘇州的亮眼表現,上半年該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已經超過上海,規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已超越深圳(蘇州為1.6%,深圳為-1.6%)。一時間,“蘇州正式成為中國第一大工業城市”登上頭條。

不僅僅是上面兩家地市,在江蘇,上半年GDP同比增速緊跟南京的南通,二產表現同樣搶眼。

從一個關鍵性指標“工業企業利潤”的變化走勢,便可看出,誰在猛力拉動南通經濟回暖——

上半年,僅1-5月,南通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同比降幅,就較今年1-2月足足收窄了28.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僅0.5個百分點——企業利潤總額已基本回到去年同期水平。

上半年,在江蘇各地經濟持續回暖的基礎上,各領域“創新突圍”,加速了新機遇的誕生、推動了由點至鏈的轉型,也為經濟好轉注入更多的可能。

13市超8成“回正”:誰是“領頭羊”,誰可能成 “后起之秀”?

伴隨江蘇13“弟兄”數據出爐,上半年各自發展的亮點紛紛呈現,但與此同時,一些客觀存在的短板也顯現出來。

先將各市上半年GDP增速逐一列出,供大家參考——

首先,最耀眼的是省會南京。上半年,南京“狠狠”刷了一遍自身的“首位度”,1-6月,南京以地區生產總值同比2.2%的增速高居省內第一、躋身全國城市十強、居國內副省級城市之首。不僅如此,2.2%這個數字分量有多重?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說,它標志著:改革開放40多年來,南京首次進入全國城市十強!

還不止於此:

從數據看,南京領跑全國十強榜單上各市GDP的增速。1號君注意到,同期,上榜的城市還有北京、上海、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和天津。雖然榜單中其他二線城市表現也好於全國,但同比增速畢竟都在2個百分點以下。

南京之外,江蘇南通、宿遷地區生產總值均同比增長2%﹔

常州、揚州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同比增長1.3%、1.1%﹔

蘇州、無錫、鎮江、鹽城、泰州、徐州分別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8%、0.8%,0.5%、0.4%、0.2%、0.1%。

淮安和連雲港則分別為-0.9%和-3.8%。

說到這兒,其實也能看出上半年江蘇區域經濟回暖的進度條,客觀存在一定“冷熱差異”。

總體上,蘇南恢復快於蘇北、沿江恢復快於沿海。對此,其實近期江蘇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也就這一結論予以了佐証——

1-6月,江蘇沿海三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5%,而同期沿江八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增速快於沿海0.7個百分點。

上半年,宿遷和南通的經濟增速相當亮眼,這是否會使13市GDP總量排序發生變化?

1號君梳理發現,相較去年年中各市發布數據生成的“位次”,眼下各地排序並無變化,從地區生產總值來看,蘇州依舊穩坐江蘇“頭把交椅”。蘇州、南京、無錫、南通與常州仍然位居前五。

總體排序不變的前提下,南京與蘇州、南通與無錫、宿遷與連雲港之間的差距都在縮小。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宿遷市GDP同比增長2.0%,由一季度的下降2.6%轉為正增長,增速不僅位居全省第二,還高於全國、全省3.6個和1.1個百分點。上半年,宿遷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356.38億元,同比增長11.5%。

基於近期公布的數據,連雲港也是大家關心的焦點。

-3.8%,放在江蘇13個設區市中,是有些顯眼。但對連雲港自身而言,這已是經濟加快回暖的重要信號——

今年第一季度(1-3月),連雲港GDP同比下跌7.1%,相較於此,在半年度贏得3.3個百分點的提升,並不容易。要知道,1-6月南京GDP的增速是2.2%,比一季度的增速也隻高出0.6個百分點。

連雲港的-3.8%,有其原因。

在連雲港,反映上半年二產回暖狀況的該市“工業投資”指標,雖然從一季度-34.7%回升至-16.5%,但離達到乃至超越去年同期水平,卻仍有相當距離。

誠然,作為重要開放城市,上半年連雲港市外資外貿逆風跑出了“加速度”,傳出利好消息:1-6月,全市實際利用外資3.9億美元,同比增長30.3%,但業界相關人士告訴1號君,3.9億美元的規模,仍不足以撬動當地第二產業整個“大盤子”。

然而值得肯定的是,從連雲港工業用電量一季度同比下跌-6.3%,到上半年同比增長3.6%的轉變來看,真正屬於這座城市的“好戲”還在后面——連雲港經濟增速的“反彈”態勢,或將是下半年一大亮點。

下半場:哨聲已響,方案俱出

7月28日,2020年第三季度開啟后的第28天,“南京發布”官方微信公眾號刊發題為《一周4次密集調研,南京市委書記為何如此重視這項工作?》的文章,指出,剛剛過去的一周裡,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連續進行四次調研,內容均聚焦一個主題:經濟運行特別是工業經濟運行工作。

7月20日,張敬華到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調研工業經濟運行﹔

7月21日,專題調研江北新區工作,並主持召開新區黨工委會議﹔

7月22日,到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江寧濱江經濟開發區調研走訪工業企業﹔

7月24日,到六合區調研經濟運行和高質量發展。

四次調研,傳遞出南京堅定不移抓工業經濟和制造業、保護扶持市場主體發展的定力和決心。

張敬華指出,必須進一步增強抓牢工業經濟、做強實體經濟的緊迫感,進一步強化依靠創新驅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導向,在積極投身“兩個循環”中化危為機、跨越超越,筑牢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根基。他強調,工業企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穩定增長的根基。各級各部門要更好保護和支持市場主體、激發企業活力,推動企業在奪取“雙勝利”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供有力支撐。

下半場,蘇州又將從何處出發?

7月31日,蘇州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上,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也從大的方向上講述了蘇州下半年要做的事。

藍紹敏說,首先,要繼續做好防控疫情、穩就業保民生的基礎面。

其次,高度重視投資和消費,扭住內需這個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對外堅守貿易“基本盤”,對內搶抓消費回補“新機遇”。

此外,在產業上努力培育一號產業——舉全市之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同時做強產業鏈供應鏈,提升科技創新“源動力”。進一步聚集優質金融資源,拓展傳導渠道,啟動建設產業資本中心,推進深交所蘇南服務中心落地。發揮江蘇國際知識產權運營交易中心優勢,強化知識產業創造、運用,營造尊重創新、保護創新的濃厚氛圍。

藍紹敏強調,著眼於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的疊加影響,蘇州要全力打造服務融入國家戰略的C位城市、新時代對外開放的示范城市、國際國內資本投資的首選城市、高端創新要素集聚的活躍城市、地緣優勢更加突出的頭部城市、空間集約精明增長的緊湊城市、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韌性城市。

鹽城市委書記戴源表示,爭取全年經濟發展好成績,關鍵還是要抓住產業項目這個核心。全市各板塊研究謀劃要抓住本質,明晰主導產業方向,集中集體智慧、聽取專家意見、借鑒先進做法,有針對性地招企業、強配套,努力實現集群成鏈、做大做強。主要領導要沉到一線,充分發揮“第一責任人”作用,靠前指揮抓項目、主動出擊敢作為,推動更多項目落地建設。各項決策行動要果斷堅決,對認准的路子、看准的項目,敢決策、會決策、快行動,以隻爭朝夕的緊迫感加快項目聚集、資源集聚。

揚州市委書記夏心旻提出,揚州要繼續堅持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突出穩增長,堅定不移惠企業、促發展,加快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著力構建經濟以內循環為主和“雙循環”互動的新發展格局﹔要聚焦做大做強產業,把美麗幸福揚州基礎筑牢——立足揚州現有制造業基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企業技術改造,與此同時加大科創產業發展,不斷招引和用好實驗室等研發平台,幫助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產業創新。

連雲港市委常委會就做好下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工作指出,要重抓項目投入,咬定1600億元產業投資年度目標,加大項目推進和儲備力度,加強對上溝通跟進工作,爭取更多大項目、好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落地實施。要緊扣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的要求,圍繞石化等優勢產業,努力壯大龍頭、補鏈強鏈,提高垂直整合度和自主可控度﹔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穩定提升產業鏈的關鍵作用,加強新醫藥等重點領域攻關,實現危中尋機、爭取發展主動……

交匯點記者 李睿哲王建朋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市政府網站﹔

部分素材參考:界面新聞、澎湃新聞、各地市日報及政府官網、官微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