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江蘇沿江濕地公園:給長江兩岸鑲上“翡翠”

2020年08月09日06:48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給長江兩岸鑲上“翡翠”

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我省濕地面積約佔全省國土面積四分之一,沿江濕地星羅棋布。保護好濕地,也就是在保護長江。炎炎夏日,記者探訪了多個沿江濕地公園和自然保護區。

退田還濕,給江豚營造安靜家園

鎮江市焦山公園北側,是長江中的一段夾江,不通航。沿江有一片開闊的江灘地,佔地總面積57.3平方公裡,這裡是長江豚類保護區。保護區內蘆葦遍地,灌木、喬木、池塘、沼澤錯雜。遠遠望去,遠處一片樹林的樹梢,布滿密密麻麻的“白點”。“那都是白色鷺鳥。”保護區負責人說,目前,保護區內共有100多種鳥類,包括鷺鳥、野鴨等,另有猛禽十多種。

這片規模不小的江灘地,以前被用作農業生產和水產養殖,有部分土地上還建了一個影視基地,如今,生產用地已全部退田、退漁還濕,影視基地已全部拆除,並進行生態修復。

鎮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吳斌介紹,2018年,保護區委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所淡水漁業中心科考,發現江中有21-22頭江豚,2020年,通過深水儀器觀察,江豚數量增加到25頭左右。為了保護江豚和鳥類,這片廣袤的江灘不對外開放,如今已成為全省沿江佔地面積最大的保護區,同時也是自然濕地。

蘆葦遍地,涵養長江水質

江陰市璜土鎮,長江堤壩外的灘地上,有一片寬闊的濕地,種滿了蘆葦和水柳﹔新江堤和老江堤之間,有一片寬達300米、綿延2公裡的綠化帶,綠化帶內各種草木競相生長。江陰市林業局副局長陸勇說,這裡本來想開發成碼頭,但為了涵養長江水質,市裡果斷放棄這一規劃,今年開始在這裡打造濕地公園。

利港街道所屬的窯港口長江濕地保護小區,是一望無際的蘆葦,江風吹過,蘆葦沙沙作響。陸勇說,這片蘆葦灘面積達555.78公頃,秋天蘆花開放時一片金黃,已成為江陰的網紅風景地。“江陰沿江原有很多港口碼頭和堆場,市民很難見到長江。這些年來,市裡斥資56億元拆除了絕大多數碼頭,並因地制宜打造各類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陸勇說,目前,江陰已建成由10個公園組成的濱江公園,這些公園成為市民休憩的好去處,沿江生態環境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泰興市虹橋鎮緊挨著長江。泰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李群先帶記者參觀了鎮區的一個小型濕地公園,水面上蘆葦和荷葉相映成趣,岸邊長廊蜿蜒、長橋臥波,“這僅僅是虹潤濕地公園的組成部分,精彩處在江堤外呢。”

江堤外的天星洲濕地公園果然精彩,江灘水面上建有長達幾公裡的棧道和親水步道,水中處處是水生植物。最讓人驚嘆的是江中的那座名為天星洲的島。天星洲長8公裡,最寬處達1公裡,總面積達3萬畝,隔著夾江望過去,島上長滿了樹木。“天星洲是不開發島,也不對外開放,島上隻種樹,島上有水面,是天然濕地,這對這段江面的生態保護起了很大作用。”李群說,近年來,泰興市利用50%的長江岸線,實施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建設,工程總投資6.2億元,主要實施岸線整理、濕地修復、堤岸綠化等生態環境提升工程,沿江生態環境有了質的提升。

既是濕地公園,也是風景地

溧陽天目湖是5A級景區,在天目湖上游,還有一個國家級天目湖濕地公園。正是梅雨季節,上游丘陵山地的溪水像千軍萬馬奔流而下,匯集到這裡,緊挨著丘陵的水面是土黃色的。黃濁的山洪經過一段段長滿水生植物的濕地后,水質神奇地變得清澈起來。

負責濕地公園建設管理的溧陽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彭攀介紹,天目湖屬長江和太湖水系,濕地公園佔地面積17311畝,為了讓溧陽人民喝上干淨衛生的水,政府出面流轉土地,濕地公園及周邊退耕還濕、植樹造林的面積達3.2萬畝。濕地公園建成后,作為溧陽人民的“大水缸”,天目湖水質長期穩定向好,2019年天目湖濕地公園被國家林草局認定為國家級濕地公園,也成為天目湖景區的有機組成部分。

同樣成為風景區的還有揚州市三江營省級濕地公園。這家公園位於長江、夾江、太平江三水交匯區,原來有多家船廠、畜禽養殖場等,環境問題比較嚴重。2018年,揚州市開展污染項目清理,關閉了船廠、碼頭和養殖場,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如今,昔日的環境老大難成為風景區。記者看到,公園內有永久性河流濕地、森林沼澤濕地、草本沼澤,以及人工魚塘濕地等,濕地率達88.5%,長江岸線長度超過4公裡。揚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沈萬林說,濕地公園的建成,不僅為鳥類等濕地動物提供適宜的營巢和庇護場所,還提供豐富的食物資源。

長江大保護,濕地修復顯身手

江蘇省濕地保護站站長盧克成告訴記者,長江本身就是我省的重要濕地,省委、省政府明確,我省生態修復、植樹造林的重中之重,是在長江兩岸建設“千裡綠廊”,而助力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和沿江綠色生態廊道建設,濕地生態修復能夠大顯身手,“濕地就像鑲嵌在長江兩岸的一顆顆‘翡翠’。”

鐵黃沙是常熟市與張家港市共有的江灘地,面積超過2萬畝。常熟市和張家港市政府把對鐵黃沙進行生態管控和生態涵養恢復放在重要位置,如今,鐵黃沙已成為長江生態綠色島、長江下游鳥類重要棲息地。

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蘇州市高新區,濕地公園湖面上的很多小島,是生態修復時專門為鳥類和兩棲動物棲息用的,島上植被茂盛,每個小島附近都有淺灘,很多蒼鷺、白鷺停留在生態浮島上。在蘇州,鳥類多少,成為衡量濕地保護水平高低的“標尺”。截至2019年10月底,太湖國家濕地公園監測到126種野生鳥類,比2018年12月底新增了12種。

蘇州市濕地保護管理站站長馮育青說,《蘇州市濕地保護條例》實施以來,蘇州的自然濕地保護率從2011年的13.5%提升到2019年的59%,濕地保護效果顯著,“太湖和長江是不可分割的水系,保護好太湖濕地,就是在保護長江,蘇州的濕地保護走在全國前列,為長江大保護作出了貢獻。”

本報記者 朱新法 許海燕

(責編:張妍、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