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安“少數民族村”:小康路上一戶不落

2020年08月10日07:03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少數民族村”,小康路上一戶不落

盛夏時節,海安濱海新區雙龍村6組農田裡大片大片的豆莢濃綠一片,紅瓦白牆的農家小院門口滿樹黃杏壓彎了枝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歡快的旋律,爽朗的笑聲,時不時從院內傳出。

一身藍布衣,腰圍黑色裙,小院的主人彭木秀身穿侗族傳統民族服飾載歌載舞。村干部朱秀萍帶著村裡10多個少數民族姐妹進行“百裡千家,文化惠民文藝演出”前彩排,彩排需要個寬敞的地方,彭木秀主動邀請大家來她家。

“嫁到這裡26年,為村裡的活動出份力,這是頭一回。”彭木秀笑著說,“倒不是我小氣,過去我的房子連站腳的地方都沒有,每天忙著種地養豬,參加這些活動想都不敢想。”1994年,彭木秀嫁到雙龍村,丈夫患有腿疾,生活重擔全壓在她肩上。“那時候,家裡就兩間破瓦房,一到雨天家裡漏雨,女兒寫作業都找不到干的地方。”剛開始,彭木秀家僅有4畝地,全家年收入少得可憐,逢年過節,全靠村裡和鄉親接濟,日子捉襟見肘。

“一定要幫助彭木秀脫貧、致富。”村支部書記趙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考慮到彭木秀家庭特殊,她是家庭主要勞動力,照顧丈夫女兒擔子重,2012年,村裡聯系上養豬大戶張昌元,希望通過一對一結對幫扶,改善彭木秀家貧困現狀。“我也想養豬,但我沒本錢,村裡跟我說的時候我心裡也打鼓。”彭木秀介紹,“結果張大哥說豬仔、飼料他提供,隻要我養起來,年底他就能收。有了大戶兜底,我就隻管甩開膀子干。頭一年,養豬就賺了5000元。”嘗到甜頭,彭木秀有了干勁,第二年多養了10頭豬,到了2014年這套漂亮的新房子就建了起來。

大大的液晶電視,雙開門電冰箱,立式空調呼啦啦地吹著冷風。“日子一年比一年好,2016年養了90頭豬,當年收入有5萬元,女兒也在同年考上大學,照顧女兒的擔子輕了,但經濟壓力更大了。”2016年是彭木秀奔小康的一個轉折點,“種地養豬始終是靠天吃飯,本錢有限很難再有發展,自己年紀也大了,要是能有份穩定工作就好了。”

“有困難,找村裡。”在雙龍村生活了20多年,村干部是彭木秀最強的后盾、最大的底氣。2017年,在趙華幫助下,她成為村辦企業華瑞漁網廠的一名職工,除務農的收入,每月還有3000多元的固定收入,生活緊繃的弦鬆了,閑時也能和村裡姐妹唱唱歌、跳跳舞。

身著絢麗多彩的各族服裝隨歌聲起舞,雙龍村少數民族歌舞隊的大家伙兒有說有笑。她們大多數是上世紀90年代初陸陸續續嫁來雙龍村。翻開趙華的工作手冊,雙龍村的少數民族媳婦共有21名,分別來自侗族、白族、苗族、彝族、回族、布依族、蒙古族。這21名少數民族媳婦個人情況、家庭情況都不盡相同。“我們村是遠近聞名的‘少數民族村’,嫁來我們村,就是我們自己人,小康路上一戶都不能落。”趙華語氣堅定。

從2008年起,雙龍村以“個人小康不是全面小康,必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為目標,逐步實行村干部包干每一戶少數民族家庭的工作方式,蒙古族的龔麗華有紡織的手藝,在村裡的協調下盤下鎮上一間店面,開起羊絨衫加工店,如今家裡蓋起小樓,買了兩輛汽車﹔布依族的羅廷瓊,嫁來之前就是教師,在村裡協調下成為鎮上角斜小學的數學教師,如今桃李滿天下……

“她們21個人,每人背景都不同,我們做的,就是讓她們都能實現自己的價值,都能過上幸福生活。”趙華介紹,現在,雙龍村少數民族家庭沒有一戶屬於低收入家庭,其中,家庭人均年收入超5萬元的有3戶,超4萬元的有5戶,超3萬元的有5戶。(嚴 磊)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