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心理彈性,讓內心變得強大起來

2020年08月16日13:2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提升心理彈性,讓內心變得強大起來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難免遭遇挫折,但有人一蹶不振,有人卻越挫越勇,難道這只是天分使然嗎?其實,能否快速從打擊中走出來,並非少數幸運兒才擁有的稟賦,而是取決於一種非常重要的因素,即心理彈性。提升心理彈性就像增強心靈的免疫力,是保持長期心理健康的關鍵。

  當下,隨著各地高考陸續放榜,面對分數,“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故事又一年上演,家長和孩子的后高考期焦慮也引發廣大網友的熱議。其實,焦慮這一負性情緒是現代人的通病,它在不知不覺中吞噬了人們生活中的快樂,打破了身心的健康平衡,甚至使個體付出生命代價。

  在焦慮中枯萎的那些花朵

  2020年6月,中北大學發生了一起學生墜亡事件,大二學生小洋在課程補考中作弊,被監考老師發現並沒收試卷,他離開考場后不久墜樓。2019年11月,重慶一位高三學生跳樓身亡,留下遺言“對不起,我盡力了。在下一次讓自己失望之前,還是自己早點了結為好。”

  除了一些自我傷害的危機事件,還有一些青少年,將內心的壓力發泄到他人身上。2020年7月,河南平頂山高考考場中,一名考生因情緒失控,當場撕毀另外兩名考生的答題卡,對他人造成了惡性影響。

  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開學延后、網絡授課、中高考推遲等舉措打亂了學生正常的學習節奏和習慣,孩子難免會出現不適應、焦躁的情緒,尤其是在中小學復課后,一些地方學生心理危機事件頻發,甚至出現學生跳樓及其他各種極端事件,而起因竟然只是一言不合或一事不順。例如,今年3月河北石家庄一名12歲的孩子,因上網課不積極,被家長嚴厲訓斥了幾句后,一時想不開,從樓上跳下,不幸身亡。無獨有偶,河北邯鄲一名9歲的小學生,因未按時完成作業,曾被老師踢出“釘釘群”,便從15樓跳下,結束了幼小的生命。

  惋惜之余,這些極端負性事件,也引發了輿論關注。面對挫折與困境,為什麼有的人消極脆弱甚至走極端,而有的人卻表現出較強的適應和抗壓能力呢?以高考為例,每年都有上百萬的考生面對升學的巨大壓力,有的孩子能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備考,但也有考生因壓力過大自殺,或是做出損人害己的極端事件。

  其實,相似的情境和壓力,個體的心態和行為表現卻截然不同,可以用“心理彈性”這一概念,來解釋這種差異。

  是什麼在影響著個體的心理彈性

  心理彈性(Resilience),又稱為復原力,是指個體面對逆境、創傷、悲劇、威脅或其他重大壓力的良好適應過程。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安東尼(Anthony)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借用物理學中的彈性概念,來解釋人們受到外部壓力后,有些人能恢復到原先的狀態,而有些人短期無法恢復到正常狀態的現象。

  目前,學界對心理彈性有多種定義,雖然說法不一,但都認可兩個基本的操作性定義要素:個體遭遇逆境和個體成功應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個體心理發生發展的過程,可以看作其心理彈性不斷增強的過程,即個體社會適應能力提高的過程。心理彈性在壓力與心理健康的關系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壓力可直接影響心理健康水平,同時也通過心理彈性對心理健康產生間接影響。面臨相同的壓力時,若個體心理彈性越小,則其越難理性應對挫折和壓力,心理健康狀況越差﹔反之若個體心理彈性越大,則其心理健康狀況越好。因此,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密切。

  心理彈性並不是一個寬泛虛無的概念,它有著具體可測的維度,個人能力、社交能力、組織計劃能力、家庭凝聚力、社會支持、問題解決、情緒穩定、家人支持、朋友支持、社會支持力、家庭支持力、個人抗逆性等方面都被列為心理彈性程度的具體量化因子。

  到底是什麼在影響著個體的心理彈性?心理學家庫普弗(Kumpfer)認為,心理彈性的影響因素可分為內部影響因素和外部影響因素。從內部影響因素來看,遺傳與人格特質決定個體對待事物的總體態度是樂觀還是悲觀,此外個體的性別、年齡、智力水平、社會技能等也會導致其認知-情感加工水平、自我評價能力的區別,從而造成心理彈性的差異。外部影響因素包括危險因素和保護因素。危險因素是由各種各樣的壓力和挑戰所構成,如源自家庭的親子關系、父母關系、家庭經濟狀況等壓力,源自社會的學業、就業、升職、情感、人際關系等壓力。而保護因素,包括家庭的正面支持、良好的同伴關系、學校和社區的保護等。若保護因素能夠抗衡、消除危險因素對個體的消極影響或傷害,則其心理狀況就能維持在健康水平。一些小事引發的負面反應會產生間接連鎖反應,比如父母離婚,可能會使家庭經濟能力變差,造成兒童受教育程度降低、社交能力不良,從而導致心理彈性降低。由於不同個體的基因、后天生長環境、經歷不一,所以每個個體的心理彈性各異,如有的個體經歷逆境,會變得更堅強,但有的個體經歷同樣的挫敗,卻變得更脆弱。許多研究証實,父母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彈性有重要影響。例如,上海師范大學2019年的一項研究顯示:上海市初中生心理彈性僅在是否獨生子女上有顯著差異﹔父母教養方式部分因子在性別、是否獨生子女上有顯著差異﹔父母教養方式與心理彈性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父母教養方式能顯著預測子女的心理彈性,整體貢獻率較高。正是因為個體的心理彈性受原生家庭教養、社會經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通過后天的教育和訓練來改變心理彈性也就成為可能,因此心理彈性具有可塑性,即個體若能夠自我調節,並獲得積極的引導、幫助和激勵,則其心理彈性是可以適度增加的。家庭和學校可以根據上述心理彈性的特點,從多維度來鍛煉孩子的心理彈性,以增強其抗挫力。

  了解並掌握一些提高心理彈性的方法

  研究表明,心理彈性水平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少年兒童的心理彈性尚未塑造成型,這一方面會導致他們較容易產生情緒波動,另一方面,會使其心理彈性更易塑造。因此,培育和提升少年兒童的心理彈性,對維護社會整體的心理健康水平至關重要。

  兒童時期,家庭關系的融洽非常重要,在孩子面前,扶養人應當盡量保持關系的和諧。在學齡前,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正確地認識成功和失敗,適當地鼓勵孩子發展,幫助其建立積極樂觀的心態。而對於學齡的兒童,教師需要有正確的教育方式和價值觀。

  在家庭層面,家長要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況,疏導孩子的心理問題,鼓勵孩子宣泄自己的情緒,適當減輕孩子的負擔﹔切忌溺愛孩子,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全方位的保護隻會使孩子的心理彈性變差,要學會把解決問題的權力還給孩子﹔注重挫折教育,讓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比如在陪孩子玩耍時不要一味遷讓,要給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平時家長還可採用OB訓練干預技術,即讓孩子盡量多接觸原本陌生的人,並且共同合作完成一些任務。讓孩子進入陌生環境與陌生的人相處本身就是一種挑戰,而之后他們認識以及一起解決問題的過程都相當於是在應對挑戰,經歷這樣無害又益智的鍛煉可有效提高孩子的心理彈性。

  在學校、企業內引入OB訓練干預技術,讓參與者進入陌生環境進行探索,有助於參與者心理彈性水平的提高。常見的學校夏令營活動、團體輔導、各類企業文化活動都包含了心理OB訓練的思路。學校、企業也可以引入心理彈性測試,比如用Connor-Davidson等心理彈性量表,定期測評學生、員工的心理彈性水平,對心理彈性水平較低者進行個性化的心理干預和援助。對於個人而言,由於心理彈性與個人的規劃相關,設定適合自己的人生目標,減少過高的期望,也是幸福安康的關鍵。

  增強心理彈性是個體亦是社會的目標課題

  除可塑性之外,心理彈性還具有穩定性、有限性的特性。穩定性是指個體的心理彈性雖然有可塑性,但在某個時期或某個年齡段,其心理彈性大小是相對穩定的。有限性是指從生命全程看,個體的心理彈性雖然是發展變化的,但可達到的最大值是有限的。由此筆者認為,那種一味將危機爆發歸因於當事個體心理彈性小的觀點值得商榷。因為在某一境遇下,一旦外部壓力超過個體當時的心理彈性上限時,任何人都將出現心理崩潰,從而導致危機事件發生。

  需要強調的是,在壓力情境下,心理彈性與承受的壓力呈負相關,承受的壓力越大,個體的心理彈性就越小。換言之,在個體擁有的保護性因素與其所面臨的環境壓力的博弈中,如果保護性因素不足以抵消和化解壓力的影響,那麼其心理彈性會減弱甚至會失去。這就詮釋了為何一個平時能夠輕鬆應對的小挫折在遭遇多重壓力的特殊時刻,很可能會變成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可見,將日趨頻繁的青少年自殺、傷害他人等極端事件簡單地歸因於個體心理彈性小的觀點是片面的。提供充分的社會支持,及時化解、減少壓力,維護和增進當事人心理彈性水平才是避免極端事件發生的有效保障。

  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發展和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特別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往往自我意識旺盛,所以他們一旦遭遇困境,就會產生嚴重的挫敗感,更需要提高心理彈性。筆者研究發現,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低齡者焦慮抑郁狀況更嚴重,原因是青少年壓力應對的心理承受力較小。在學校層面,要加強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及時傾聽學生的心聲,使孩子們能夠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中成長﹔要創設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狀態﹔營造積極向上、互幫互助的校園氛圍,增強學生對集體學習生活的歸屬感﹔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開展專題心理講座、提供支持性心理輔導等。也可以借鑒國外心理彈性應用與干預研究的一些成功經驗,如Henderson和Milstein在1996年提出的心理彈性六策略訓練計劃,這六個策略分別為:為學生提供機會去參與有意義的活動﹔建立並且保持對學生的高期望﹔創立一個互相關愛與支持的學校氛圍﹔增強學生親社會的傾向﹔制定清楚並且一致的行為規范﹔傳授給學生社會和生活技能。

  此外,職場人士由於快速的生活節奏和激烈的競爭,成為心理、精神問題的高發群體,提高心理彈性也是他們不容忽視的訴求。在公司層面,應為員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改善公司的人際環境﹔合理安排員工的工作任務等。

  當然,不僅是青少年和職場人士,其他群體也同樣需要維護和提高自身的心理彈性,因為心理健康問題已日漸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社會問題與公共衛生問題。更令人擔憂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全球范圍內持續蔓延,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疫情反復、民生就業等各種壓力以及由此滋生的消極社會情緒和社會心態可能會長期存在。因此,亟須加強對公眾的社會支持,維護其心理彈性。而有效的社會支持離不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建立與完善。需要強調的是,社會心理服務不應隻局限於少數心理障礙群體和特殊人群,而應盡可能覆蓋更多的正常個體,通過提升心理彈性,降低其發生心理障礙的可能性。相關部門也可以依托社區、街道,實現社會心理服務的網格化,定期開展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和咨詢服務,向居民傳授人際交往、情緒控制、壓力管理等心理衛生知識和技能。

  事實上,心理健康不僅關系到每個人的幸福安康,更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增強心理彈性不只是每個人終身的課題,也是社會心理服務的目標之一。

  (作者:胡耿丹,系同濟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馬曉波、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