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8月17日從省人社廳獲悉,江蘇今年將組織1004名高級技師進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通過“回爐”再深造提升這些技能大咖的技能攻關和技藝創新能力,更好地服務江蘇疫情防控和高質量發展。
此次技能培訓的對象為企業生產一線崗位職業(工種)的高級技師﹔有關企業國家和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全國技術能手、江蘇技能狀元,以及具備同等職業資格和技能水平的境外引進企業高技能人才。培訓專業涵蓋燃煤電廠機務、煉油化工、石油鑽井工、鉗工、焊工、數控、汽車維修、維修電工、電線電纜制造工、眼鏡驗光員、機器視覺AI技術操作員等21個職業(工種)。相關培訓費用從公共財政列支。
江蘇高級工以上高技能人才有400多萬人,數量居全國第一,但處於技能最高等級的高級技師佔比一直偏低,存在“有‘高原’無‘高峰’”現象。近年來,江蘇嘗試對高級技師進行“回爐”培訓,同時以“名師帶徒”方式帶動更多技能人才成長。“回爐”高級技師從最初的二三百人增加到今年的千余人。
“培訓課上,行業領軍人物介紹最新技術,不同單位的高手切磋技藝互相學習,容易碰撞出思想火花、發現自身不足。”揚子石化烯烴廠乙烯車間高級技師徐曉慶說。江蘇油田採油一廠聯邵採油班站副經理、採油高級技師朱平正是在去年的培訓中與井下作業高級技師們交流后產生靈感,研制出一人快速換抽油機皮帶的操作方法,目前已在公司推廣使用。
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余強介紹,高級技師“回爐”採取集中培訓與崗位研修相結合的方式。集中培訓包括專題講座、項目研討、企業考察等,邀請知名專家和優秀實習指導教師講解前沿理論,傳授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組織課題攻關研討,考察省內著名企業,進行現場技術觀摩交流等。崗位研修主要是參訓學員根據本職業(工種)確定的研修課題,學習相關理論知識,開展實踐性課題研究。
江蘇人社部門將把通過考核的參訓人員列入全省高技能人才專家庫,作為技能大師工作室、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雙創計劃高技能人才引進等項目的重要評選條件之一。
(黃紅芳)